【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華是學員 韓滌清 聯考分數226分,復旦MBA提前面試優秀。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許多人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也讓延後十天的考研張榜多了些期許,似乎是這段日子中最有懸念的事兒了。2月19日晚上,復旦就提前公佈了成績,綜合能力141、英語85,總分226分,總體來說和我的預估沒差太多,但是和自己曾經的目標還是有些差距。因此也談不上太多的驚喜或者失望。

回首備考MBA的那段時光,要感謝我的家人以及華是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作為在職考生,工作、家庭的壓力很容易擠佔掉我們的時間,如果沒有家庭的支持和老師、同學們的鼓勵,放棄要比堅持容易得多。也曾有人問過我,工作還不錯再去讀書有意義嗎?抑或是犧牲休息時間再去學習值得嗎?我堅信,意義在於邁出的第一步,值不值得在於能否堅持到底。

誰不曾夢見過百萬雄兵,但沒有人只靠做夢就能贏。

這必定是一條過程大於結果的路,在過程中做好每一步,結果自然水到渠成。聯考不難但也屬實不簡單。有限的時間和散佈的考點對於每一位考生來說都是挑戰。雖然最終成績並不突出,但希望我的總結會對後來人有所啟發。

【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一.時間

對於參加MBA聯考的考生來說時間管理是貫穿全過程的主題,包括備考和考場時間。考場時間我稍後再講。備考時間對於在職考生尤其重要,我們的時間肯定有限,所以能越早開始越好。我是從2019年4月份開始準備的,先是全力準備MBA預面試,並在5月中旬順利拿下兩所學校的面試優秀C線。5月以後開始逐步瞭解一下英語和數學的考試內容,各章節大致的知識點分佈。在這一階段,我儘量每天投入一小時。

從系統強化班開始後,我的複習節奏就基本緊跟著華是老師的安排。每週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完成老師的作業,每天的每日一練打卡。總體時間也是在每天一個半小時左右。基本每天一個主題,數學、英語和邏輯穿插進行。數學要把時光朋老師的管理類聯考數學《高分突破》的基礎題刷一遍,我建議是無論是否要爭取獎學金都要刷一下提高部分。這部分題目對於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檢驗效果非常好。邏輯跟著華是老師的節奏逐漸提高要求,做到從入門到熟悉。英語除了常規的單詞記憶以外,要格外注重閱讀,特別是閱讀技巧的訓練。這一階段,語文寫作這塊我並沒有特別多的投入,日常在中午午休的時候抄兩篇範文。

到了十一假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整體要求進一步提高。從10月份起,每天我都儘量保證兩個小時。為了利用時間,上下班選擇了公共交通,可以聽課背單詞,中午抄寫中英的作文。因為直到10月,我的複習狀態比較連續所以強化班的摸底測試以及一模我考得都很不錯,都超過了240分,甚至超常發揮到256分。但後面因為其他主客觀原因,學習計劃被打亂以後,二模、三模更多的是在找回狀態。直到正式考試,狀態也都比較一般。這也是為什麼我強烈建議早作準備的原因,在職考生的學習太容易被幹擾了,前面多做準備後面才不會很狼狽。

到了十二月就可以逐步放慢節奏了,這一階段主要是在梳理回顧,若干次的模考和真題訓練,我們會積累下來很多試題,回顧錯題要比刷新題來的效率高。越到臨考,越要沉著。

【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二.科目

聯考細分下來分為數學、邏輯、寫作和英語。數學難度不大但是題目靈活性強,邏輯總體屬於淺顯的,寫作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而英語難度介乎四級與六級之間。

數學:之前看過有些過來人輕描淡寫地說聯考數學考的是技巧,不用怎麼複習的。實則不然,對於大部分同學來說,畢業那麼多年後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練習,上了考場很難正確地使用所謂的解題技巧。並且聯考時間非常緊張,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所以對於我們這種普通人來說,還是刷題吧。但不是說做的越多越好,要有針對性。薄弱的或者分數權重高的章節,要多做,多總結。時光朋老師發的數學講義也會幫我們總結各類題型與解題方法,要不斷地強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開始模塊的階段,務必做好錯題集,反覆訂正,做到錯題不錯。

邏輯:對很多同學來說比較陌生。我本科階段屬於計算機相關專業,有過類似的學科學習,雖然基本淡忘了,但是華是學院孫勇老師講課的時候我接受度比較高。邏輯最忌諱的就是不肯跳出自己原來的思維模式。雖然我最終的邏輯考試也不算太理想,但我還是建議大家,緊跟孫老師的思路,尤其是假言部分。哪怕一開始學習的時候會覺得很多說法好像很奇怪,但是細究下來你會發現其中合理性。一旦跟上了節奏,至少可以保證七成左右的正確率。

語文寫作:某種意義上是邏輯的延伸。聯考的寫作講究邏輯性,並且有一套相對完整的規則。論證有效性分析要熟練掌握常見的邏輯漏洞及其形式,同時會按照合理的結構進行分析說明。論說文的確比較難,立意要準,結構要穩,還要旁徵博引、用詞考究,甚至,你還得寫一首好字。所以一定要多看看老師的講義,哪怕抄幾遍範文也很有用。有時間的話,平時看看傳統媒體上的社論社評,學習學習專業人士的謀篇佈局,並積累素材。

英語:這次是我考完之後最為滿意的一科,甚至估計自己可以上90分。但最終成績只有85分。現在回想,也許是這次英語的客觀題偏簡單,因此客觀題的評分趨嚴。所以,得閱讀者得英語,如果這次哪位同學閱讀沒有發揮好,客觀題嚴格評分對其影響就非常大了。閱讀離不開詞彙量,離不開斷句。詞彙靠背,斷句靠練。我完成了華是的所有閱讀材料的練習,並且做過幾套英語一的真題。所以這次閱讀理解難度不大的情況下,我自估是全對。

【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三.安排管理類聯考最難的部分就是時間,很多人折戟沉沙的原因就是上午來不及做。而我的問題是……我做得太快了,尤其是數學很多時候為了保證速度會忽略細節,就像這次考試我45分鐘就完成了數學部分,最後數學成績差強人意。所以合理把握時間,要細讀每一題,但不能死抓不放,每題2分鐘,適當學會放棄。找到適合自己的做題順序也很重要,各種方案沒有優劣之分,適合自己最重要,在一次次的模塊中找到自己的節奏吧。英語倒是普遍來得及,這次我提前半小時交卷,還把試題全都做了兩遍。但同樣還是要注意時間把控,真有同學是專注於閱讀理解以至於作文沒時間寫完,這個同樣很不划算。

另一個安排,就是考試住宿、交通。這次我可謂是起大早趕晚集,把自己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在9月我就定好了酒店,酒店本身倒是挺安靜,還有早餐,打車過去一個起步費就行。壞就壞在這個打車上,考試當天下起了雨,從酒店到復旦打車就很不容易,還遇上了堵車。最後我是一路跑步過去的,雖然趕上了考試,但是鞋子溼透,非常狼狽。緊張的心態一直延續到考試中,數學做得太倉促和這個也有一定關係。中午本想回酒店休息的計劃也就不用提了。所以如果要定酒店,一定要在考點周邊,至少是坐地鐵過去方便的地方。開車和打車在考試當天都是屬於高風險的選擇。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心態,大家普遍都有越臨近考試越迷茫、焦慮的情況。因為複習材料好像永遠看不完。實際上這是很正常的情況,題庫萬萬千,時間卻有限。一定要在考前做好心態的調整。在複習的最後階段要有抓大放小的勇氣。並且要理性面對成績,一模之後我的心態波動很大,經歷過焦躁到焦慮的整個過程。我的解決辦法就是考前十天,堅決不做新題。放慢節奏,只做梳理。休息、調整為主。

【復旦MBA備考分享】 一場過程大於結果的奮鬥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非常感謝你能看完這些內容。其實,是否考研,是否考MBA,是否花時間備考,都只是一次次的選擇,選擇本身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如果覺得適合自己,那就去努力。相信自己,相信華是學院老師,相信一路同行的戰友們。對自己有信心,因為我們走的是一條大概率成功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