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可以發射熱誘彈欺騙導彈,潛艇有沒有自保手段欺騙敵方魚雷?

浮夢dream彡晨曦灬罒


很早就有了,早的都快過時了,傳統的軟殺傷反魚雷措施就包括“欺騙”手段。在這裡,軟殺傷就是指通過釋放干擾器材對來襲魚雷進行誘騙或干擾,致使魚雷誤導或丟失目標而攻擊失敗,軟殺傷器材主要包括氣幕彈和魚雷誘餌。氣幕彈屬於利用化學制劑與海水作用發生化學反應,在水中形成氣泡幕的水聲干擾器材;而魚雷誘餌則大多屬於誘騙敵方魚雷的反魚雷器材,比如自航式魚雷誘餌,帶有動力系統,可以模擬母艇的運動特性和聲學特性,也能進行磁場模擬,其中的自航式聲魚雷誘餌主要是通過模擬母艇的聲學信號,誘騙來襲主被動自導魚雷。

▲自航式聲魚雷誘餌,外形和魚雷相似,可以模擬母艇聲學特徵誘騙來襲魚雷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魚雷誘餌,也不是其他軟對抗措施,因為隨著現代魚雷的識別水平不斷提高,抗干擾能力越來越強,傳統的軟對抗效果越來越弱。現代各國都已經意識到,新型高性能智能魚雷”航速高、航程遠並具備再攻擊能力,使得傳統軟殺傷難以及時奏效;線導技術的提高、多頻率聲自導(多目標、識別增強)技術也讓軟殺傷措施形同虛設;無自導直航魚雷和尾流自導魚雷也不受軟殺傷措施的影響。因此,“欺騙”手段對於太“聰明”或太“傻”的魚雷都不奏效,基於這種趨勢,硬殺傷手段才成為如今各國海軍更重視的反魚雷措施而得以迅速發展。

▲潛艇裝填MK 48重型魚雷

今天我們要說的“反魚雷魚雷”就是針對傳統軟殺傷手段日漸失效應運而生的。一般來說,這種反魚雷魚雷的單雷作戰效能高,例如在面臨1枚來襲魚雷時,德國的“海蜘蛛”反魚雷魚雷只需1枚就能對付;反魚雷魚雷還具備無需被動等待,主動跟蹤前迎,縮短對抗作戰時間;實現中近程防禦,可以在1-3公里範圍內摧毀來襲魚雷;作戰效率高,能在現有反魚雷器材的基礎上提高艦艇1-3倍的生存能力等諸多優點。

▲美軍艦艇發射MK 46輕型反潛魚雷

當然,反魚雷魚雷得以應用,也得益於現代潛艇來襲魚雷預警能力的提高和相關探測傳感器性能的提升。上世紀80年代,美國率先提出反魚雷魚雷技術並開始了長達10年的試驗驗證,當時美國的選擇是基於MK 46輕型反潛魚雷改進為反魚雷魚雷,但是最終改進項目沒有通過美國海軍的驗收。此後,美國轉而直接開發smart反魚雷魚雷,這種反魚雷器材的口徑為160毫米,長度2.8米,航程大約1公里,航速約30-40節,可以使用潛艇上的多功能對抗發射管發射,也可以用水面艦艇上的專用發射管發射。

▲美國航母水兵演練反魚雷魚雷發射


裝備空間


誘餌彈能夠誘騙聲吶探測,聲自導魚雷,水聲對抗也體現在潛艇本身聲吶對抗,潛艇上的主被動聲吶比軍艦上的普遍功率強大,而且海面以下是潛艇的主場,任何艦船的水聲信號都能傳很遠,所以,潛艇的被動聲吶能夠提前發現軍艦,而軍艦都有後發現潛艇,這是潛艇能夠獲得繼續發展的重要條件。潛艇可以採取懸浮靜默,躲入躍鹽層,利用海洋背景和被動聲吶和對手進行水聲探測對抗,如果被對手發現並釋放魚雷攻擊,就可以了發射誘餌彈誘騙潛艇了。



(二)釋放氣幕彈:反潛魚雷有一個尾流自導魚雷,利用潛艇航行時的尾流效應攻擊潛艇,尾流自導魚雷不屬於聲導魚雷,聲吶信號干擾對它不起作用。另外,潛艇被定位,無法擺脫時,或者是被多枚魚雷攻擊時,會釋放氣幕彈,在潛艇敵對方向形成一道氣幕牆,也就是氣泡。不要小看這些小氣泡,作用可是非常了得,不但能夠阻止尾流自導魚雷,而且能阻擋聲吶信號對潛艇的探測,形成一道遮蔽牆。

氣幕彈的氣泡,或是潛艇發射的氣泡可不是隨便往水裡吹氣這麼簡單,通常情況下氣泡體積越大,上浮越快,作用時間就越短,潛艇不能無限的釋放氣泡,所以,氣泡直徑是有要求的。直徑小於 0.2釐米的氣泡上浮速度就比較慢,而更小的氣泡上浮速度更慢,氣泡在水裡並不是無聲的,你把一瓶氣水搖晃幾下,會聽到“絲絲的聲音”。而這些小氣泡在水中的諧振頻率,正是聲吶和聲自導魚雷的工作頻率段內,所以,這些氣泡能有效干擾聲吶和聲導魚雷的工作,目前,即便是功率強大的聲吶也很難通過這層氣幕牆的遮擋。氣幕彈不但阻擋對手聲吶探測,而且也會遮擋潛艇自身的生聲信號。



(三)主動對抗:關於潛艇主動對抗反潛武器打擊屢見報端,主動對抗是潛艇發射反魚雷武器,擊毀來襲魚雷,並利用爆炸產生的聲波信號干擾逃避被打擊。總之,潛艇的防禦手段比戰鬥機要多,也更加實際,和戰鬥機一樣,所有的防禦手段都是針對對潛艇的攻擊和探測。戰鬥機的隱身就是解決被雷達探測的,潛艇的靜默戰術,降噪措施也是為了更加隱蔽。武器裝備都是矛盾相生相剋的,有矛必有盾,所以,反潛與潛艇的防禦這對(兒)矛盾體,還會繼續相生相剋下去。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有這東西,但是沒啥用。

現代魚雷制導方式主要有三種,有線制導,聲制導,尾流制導。潛艇主要使用有線制導魚雷,水面艦艇和飛機使用聲制導,至於一度傳得神乎其神的尾流制導因不實用已經基本放棄。

對有線制導來說,因為發射者幾乎全程引導,抗干擾能力很強,以其用誘餌干擾魚雷,還不如直接反擊敵艦,使其無法保持控制而攻擊失敗。

聲制導魚雷自帶聲吶系統,通過追蹤潛艇噪音定位。為對付這種模式,當然可以通過製造類似聲源,誤導其定位實現干擾。

問題是反潛進入魚雷攻擊階段,意味著潛艇位置已被基本鎖定,周圍有一堆聲吶浮標在監聽。這時發射誘餌等於多一個聲源讓聲吶定位。

現代反潛模式不是軍艦潛艇單挑,而是多艘軍艦多架直升機協同作業,可能從多個方向同時發動攻擊,就算干擾成功一兩枚魚雷又頂啥用?

況且海戰和空戰不同,戰機速度極快,格鬥彈攻擊窗口也就幾秒鐘,一下錯過戰機就遠遠脫離了。潛艇哪怕旦核潛艇,也不過30節極限速度,直升機隨便也能飛五倍速,可以追著一而再再而三的單方面吊打,你潛艇能帶多少誘餌?


真正鱷魚不哭


潛艇保護自己的手段除了大潛深/大傾角機動、水下高航速、降低螺旋槳噪音值、安裝聲干擾設備、增加聲吶探測距離遠、氣幕彈之外,還有兩個手段:反魚雷誘餌、魚雷硬殺傷!





反魚雷誘餌就是誘餌彈模擬潛艇螺旋槳的聲學特徵來誤導魚雷導引頭,反魚雷誘餌又有自航式或者拖拽式。它對付聲導魚雷效果較好;聲學反魚雷系統對付線導、尾流自導魚雷效果較差,而用發泡劑產生假尾流效果和持續時間都有限。

所以,潛艇還有另外的手段:反魚雷魚雷!它的特點是:單雷攔截面寬——潛艇防禦面可是三維全向;它必須主動迎擊對抗魚雷;必須主動跟蹤前迎,縮短對抗時間;採用‘’硬殺傷‘’爆炸燬傷來襲魚雷;中、近程防禦(多數反魚雷魚雷在1-3公里內範圍進行攔截);攔截概率高(俄羅斯海軍的研究表明,反魚雷魚雷可以在現有對抗器材的基礎上將水面艦船的生存力提高3-4倍)。2018年,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型反魚雷魚雷:德國的‘’海蜘蛛‘’攔截試驗成功!



‘海蜘蛛‘’系統系在‘’海矛‘’魚雷上改進而來的低成本反魚雷系統:它的長度為3108mm,直徑為324mm,重400千克。它的戰鬥部重80千克,最大速度25米/秒,有效射程1400米,在淺水和深海都能夠為水面艦艇和潛艇提供放魚雷攻擊的能力。採用數字化主被動聲納制導,特別針對尾流自導魚雷進行了探測能力的優化;它還採用低成本固體火箭發動機,這使它能夠大批量地被投入使用。它的最大特性:一入水就啟動火箭動力推進方式,非場利於在海區淺水區的使用,例如波羅的海海域——北約沒有放棄在淺海封鎖俄羅斯水下核狼的計劃!


其實,早在2013年,美國研發了“水下幽靈”反魚雷系統,它能在2.5海里範圍內攔截來襲的各類魚雷,還能與2枚~4枚來襲魚雷同時交戰。



毛熊家的“帕科特-E/NK”反魚雷系統中用於搜索魚雷的專用目標指示聲納站、發射裝置和直接破壞武器,可發射小型魚雷和反魚雷魚雷。魚雷直徑324毫米,長3.1米,總重380千克,採用裝藥80千克的高爆彈頭;它的最大水下速度大於50節/小時,最大航程2千米,反魚雷自導方式為自導作用距離大於400米的主/被動聲自導,反應時間不超過10秒,單次齊射命中率達到了90%。關鍵在於,它已經在2019年量產,直接打擊美國和北約的水下艦隊!


而美國的反魚雷魚雷計劃卻停止了:2018年9月,美國海軍耗時5年多、花費了7.6億美元的反魚雷防禦系統研製項目取消!作戰試驗與評估主任辦公室的報告中宣稱,當有大量艦船在發射艦平臺周圍活動時,魚雷警告系統的虛警率很高,這意味著敵方魚雷可以混在己方艦船的“掩護”下向目標發起攻擊。對抗反魚雷的殺傷力也未經過檢驗,該系統的可靠性無法滿足實戰要求:試驗中,發射的反魚雷差點擊中發射艦!





另外,美國海軍評估,ATTDS中的魚雷警告系統難以探測到中國解放軍在2012年研製、2018年列裝的魚-9型重型魚雷;而複合制導方式的魚—6更加讓美軍頭皮發麻:




熊style


潛艇也有誘餌彈的,貌似可以模擬潛艇自身的聲學信號干擾來襲的魚雷,一些有潛艇戰的影視劇有類似情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