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西方國家知識點彙總


在高中歷史學習中,世界史是比較難的一部分,因為這部分並不像中國史那樣大家接觸的比較多。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世界史中幾個重要國家的知識點~

英國


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背景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1)表現:

①手工工場建立並得到發展;

②農村中出現資本主義農場和牧場。


(2)原因:

①新航路開闢後,英國地處大西洋航運的中心;

②圈地運動的推行;

③海外貿易和海外掠奪


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和成長(有共同利益)

①資產階級構成:銀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場主

②新貴族構成:牧場主和農場主、兼營工業和商業


3.斯圖亞特王朝(1603年——)的專制統治

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相信“君權神授”厲行君主專制,觸犯資產階級利益;


4.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有通過徵稅法案的權力,同國王展開鬥爭


5.導火線:1638年,蘇格蘭人民起義


(二)過程


1.革命爆發:1640年11月新議會的召開

①目的:籌措軍費討伐蘇格蘭人;

②鬥爭:國王企圖由議會通過法案,徵收新稅;議會:拒絕通過徵稅法案,並要求限制王權,得到群眾支持。

③意義:揭開革命的序幕。


2.內戰爆發;

議會軍和王軍

著名人物:克倫威爾;

戰役;納西比戰役、馬斯頓荒原戰役。


3.處死國王:1649年1月


4.革命高潮:成立共和國(1649—1653年)

①克倫威爾掌握大權,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

②建立護國主政治:1653年底,克倫威爾被宣佈為護國主,多次解散議會,成為軍事獨裁者。


5.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①背景:克倫威爾死後,政局動亂。

②目的:保護革命成果。

③復辟: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④政策:實行反攻倒算,引起資產階級和新貴族不滿;


6.革命完成:1688年“光榮革命,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1689年初,威廉和瑪麗共同登上英國王位。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三)結果: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目的:限制王權;


2.過程:1689年《權利法案》: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作為。


3.影響: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專政。


(四)意義


1.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都有廣泛的影響,標誌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


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一)海上霸權的建立


1.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96頁的圖片)


(二)世界殖民霸權的確立


1.17世紀以後走上殖民爭奪的道路,相繼打敗荷蘭、法國。


2.從事罪惡的三角貿易,併成為主要經營者。


3.在亞洲,東印度公司進行海外殖民和掠奪,印度成為英國最大的殖民地。


4.竭力壓制北美經濟發展,鎮壓北美人民的反抗導致爆發美國獨立戰爭1783年承認美國獨立。


世界工業壟斷地位的形成——英國的工業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


2.資本:資產階級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積聚了豐厚的資本,拓展了海外市場和原料產地。


3.勞動力: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僱傭勞動力。


4.技術: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


5.市場:(直接原因):市場需求的擴大。(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手工工場的生產供不應求。


(二)進程


1.時間: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揭開工業革命的序幕。(首先在棉紡織業中引發了發明機器,今進行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

②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基本上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工業革命基本完成。

③18世紀末,工業革命逐漸從英國向歐洲大陸和北美傳播。


2.生產手段和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

①機器生產取代手工操作;

②工廠取代手工工場


(三)重大發明


1.紡織:珍妮紡紗機;


2.動力:1785年瓦特製成改良型蒸汽機


3.交通運輸:1825年史蒂芬孫發明火車。(美國人富爾頓)


(四)影響:(對英國)


1.英國率先進行並完成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號稱“世界工廠”,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2.使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1836 -- 1848年,英國發生憲章運動,工人為爭取普選權而展開大規模的鬥爭。是世界上第一次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世界工業壟斷地位的喪失——19世紀末英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


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產量被美、德相繼趕上和超過,退居第三位。喪失了19 世紀中期以來在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


最大的殖民帝國地位引起了新興的德國的強烈不滿。


一戰到二戰期間的英國


(一)一戰前


英、德為爭奪殖民地形成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對殖民地的爭奪)。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組成英、法、俄協約國集團。


(二)一戰後


1.成為戰勝國,是巴黎和會的主宰國之一,雖嚴重削弱、但綜合國力仍世界第一位,希望繼續保持海上絕對優勢,維護龐大的殖民帝國;美國一戰後代替歐洲,掌握世界經濟霸權,企圖攫取戰後世界領導權;圍繞爭奪世界霸權,英美之間的矛盾成為,一戰後世界的主要矛盾。結果,國聯由英法控制,說明美國的綜合國力還不足掌握世界霸權。


2.對外政策:大陸均衡


(三)二戰前:30年代執行綏靖政策


①目的:保住既得利益,禍水東引。

②實質:自私自利,姑息養奸;

③表現:慕尼黑陰謀;奇怪戰爭;

④影響:犧牲了弱小國家的利益;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使30年代的反法西斯局部戰爭失敗。

⑤放棄:1940年5月,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對德採取強硬政策。


(四)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貢獻


①英法敦克爾刻大撤退,不列顛之戰,為未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② 1942年初,與美國,蘇聯等國家聯合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組成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③1944年6 月,美英軍隊,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④1945年初,美、英、法軍隊從西面攻入德國境內。

⑤參與二戰中的四次國際會議。


(五)二戰後


1.衰落,初期唯美國馬首是瞻;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加入北約組織。


2.隨著經濟恢復和發展及歐洲共同體的成立,70年代加入歐洲共同體。


其他


1.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人物及其成就

①戲劇家莎士比亞;

②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


2.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1)概念:指英國為維護霸主地位,憑藉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的相互牽制和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的外交政策。


(2)實施:

①聯合抗法:組織反法聯盟,打敗拿破崙帝國,重新確立英國的霸主地位。

②聯法抗德:20世紀初與法、俄結盟,對付德國;

③扶德抑法:巴黎和會上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巴黎和會後,不與法國結盟,用德國牽制法國。

④縱德反蘇:二戰前,英國聯合法國共同縱容德國侵略,企圖將矛頭引向蘇聯。


高考歷史知識點——西方國家知識點彙總

法國


法國大革命(1789——1794年)-----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


1.背景

①政治:封建等級森嚴;

②經濟: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③財政困難

④思想準備:啟蒙思想


2.過程:(1789年攻佔巴士底獄——1794年熱月政變)

重大事件:

①發佈《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原則,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下來。

②1792年廢除君主制度,建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死路易十六。

③英國組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威脅法國;

④雅各賓派統治時期(革命的高潮階段)


☆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結束法國封建制度: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地價在10年內付清;農村公有土地可按當地人口分配;無條件地廢除貴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權利。作用:贏得農民對雅各賓派的支持。

☆試行恐怖政策:挽救了共和國、挽救了革命,但也傷及無辜。


☆發佈總動員令:宣佈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作用:到1793年底,法國基本把外國干涉軍驅逐出國境;


3.意義:

①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人民群眾一再挽救革命,並把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

②結束了法國的封建制度;

③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

④為此後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具有世界意義。


拿破崙統治時期(1799——1814年)(革命成果的鞏固時期)


(一)督政府統治時期:對內不能穩定政局,對外不能抗拒歐洲國家的干涉


說明共和制不能適應當時實現政治穩定的需要,要迅速穩定,必須實行集權式體制。


1799年,霧月政變,拿破崙上臺,建立獨裁體制,適應了當時形勢的需要。


(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1804—1814年),確立了歐洲大陸霸主地位。


1.1804年,拿破崙加冕稱帝。


2.措施:頒佈《法典》,以法律的形式將革命成果鞏固下來,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規範。有利於政治穩定和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摧毀了封建舊制度,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


3.對外戰爭:

①性質:經歷了從反干涉為主的正義戰爭到謀取霸權為主的侵略戰爭的轉變;

②評價:早期戰爭捍衛了大革命成果,傳播了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農民的解放。後期戰爭,侵犯了歐洲國家的獨立,掠奪各國人民,激起人民反抗,最後導致帝國的滅亡。


4.帝國的崩潰:1814年3月反法聯軍進入巴黎,拿破崙退位,帝國覆滅。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


法國的工業革命:19世紀中期完成,成為僅次於英國的工業國家


巴黎公社革命


(一)背景(自發性)


1.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巴黎人民起義,推翻第二帝國,建立第三共和國。


2.資產階級政府對普軍採取屈膝投降態度,準備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裝,激起工人義憤。


(二)過程:(暴力性)


1871年3 月,巴黎公社成立,5月失敗 。


(三)性質: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


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的法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發展相對緩慢,19世紀末工業的發展速度落後於美德,降到第四位。


一戰到二戰期間的法國


(一)一戰前,法德矛盾尖銳(源於普法戰爭),為對付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加入協約國。


(二)一戰後,是戰勝國,巴黎和會的主宰國之一,收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瓜分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同英國一起控制國聯,取得賠款。體現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


(三)二戰前,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在德國上臺,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法國實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歐洲霸主地位逐漸喪失。


(四)二戰中


1.1940年6月德國進攻法國,意大利對法宣戰,法國投降。


2.1944年6 月盟軍進入巴黎,法國光復。


(五)二戰後


二戰後至50年代初,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後進入經濟發展“黃金時期”,1967年組織並加入歐共體,“冷戰”期間,加入北約組織。


1.戰後參與對德國的分區佔領;


2.歐共體(歐盟)成員國


高考歷史知識點——西方國家知識點彙總

美國


美國的建立——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年)


(一)背景


1.社會狀況:

①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個殖民地。

②移民主要來自英國、歐洲其他國家和非洲黑奴。

③統一的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革命的主要力量)


2.經濟狀況:

①資本主義是經濟發展的主流。(資產階級形成)

②18世紀中期殖民地經濟迅速發展。(北部工商業發達、中部盛產小麥、南部種植園經濟繁榮:種植園主階級形成)

③英國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殖民地人民與英國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


(二)過程


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1.爆發: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2.組建大陸軍(華盛頓為總司令):


3.美國獨立: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


4.戰爭轉折:薩拉託加大捷;(不久,法國幫助美國對英國作戰。)


5.戰爭結束:1781年10 月,約克鎮英軍投降。


6.英國承認 美國獨立:1783年。


(三)美國共和政體的確立——1787年憲法


評價:

①民主性:確立了共和政體;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體現了三權分立的原則。

②侷限性:種族歧視:不承認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權利。

③作用:鞏固了國家政權。


(四)第一屆聯邦政府的成立


1789年組成,華盛頓當選為第一任總統。


(五)歷史意義


1.性質:

①民族解放戰爭;

②資產階級革命。


2.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近代美洲第一個獨立國家。(民族解放戰爭)


3.建立了相對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資產階級革命)


4.對法國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


5.遺留問題:沒有廢除南方的奴隸制度。


19世紀上半期迅速完成工業革命。


美國領土的擴張:通過購買、搶佔和吞併等方式,成為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等大國。


維護國家統一、廢除奴隸制——美國內戰


1.原因:北方資本主義經濟與南方種植園經濟矛盾不可調和,焦點:奴隸制的存廢


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為總統。


2.過程

①爆發:1861年,南方挑起戰爭。

②北方失利:原因:南方蓄謀已久,準備充分;北方幻想妥協,戰備鬆懈。

③扭轉戰局:通過《宅地法》;頒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擴充兵力,調整軍事部署。

④內戰結束:1865年,南方軍隊投降。


3.歷史意義:

①性質:內戰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②成果:它維護了統一,廢除了奴隸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起飛鋪平了道路。

③侷限性:內戰沒有徹底消除種族歧視,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工業強國地位的確立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是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工業發展最迅速的國家。1894年工業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成為以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步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程度最高。


一戰前後的美國


(一)一戰前美國的對外擴張


1.拉丁美洲:1903年攫取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和運河區的永久租讓權。(截至1999年底)


2.亞洲:1899年,提出對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二)一戰中,大發戰爭財。


1.1917年,美國參戰,成為主要的戰勝國之一。


2.一戰削弱了歐洲列強,美國的經濟實力進一步加強。


(三)一戰後1919年1月參加巴黎和會,總統威爾遜成為主宰和會的“三巨頭”之一,經濟上代替歐洲,開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但綜合國力,英國仍然是第一位。)


1921一1922年因與日本矛盾,召開華盛頓會議,簽訂條約,成為此會最大的受益者。


(四)1924—1929年經濟穩定,持續發展.


二戰前後的美國


(一)二戰前


1.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羅斯福新政

①背景:面對經濟危機,胡佛政府無力扭轉頹勢,人民不滿,要求改革。

②特點:政府全面干預經濟

③內容:(略)

④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

⑤認識: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但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成為成就美國經濟霸主地位的體制基礎。


2.中立政策


目的:防止美國捲入戰爭。實質:縱容侵略。作用: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


(二)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2.政策調整

①修改中立法,加強對英國等國的援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蘇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3.重大戰事:

①中途島海戰,美軍由防禦轉入進攻;

②1944年6月,美英軍隊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

③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


4.政治、經濟、軍事實力

①政治:參與並主導四次國際會議;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蘇雅爾塔體系開始形成;

②成為世界經濟霸主;

③軍事:壟斷原子彈;


(三)二戰後---確立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


1.經濟: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形成以美國經濟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二戰後發展階段:

①二戰後到70年代初,經濟穩定發展;

原因: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產業。

表現: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國生產的;70年代初,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比戰後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②70年代以後,經濟發展速度放緩。

原因: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解體;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引發經濟危機;陷入侵越戰爭的泥潭;日本、西歐的經濟競爭。

表現:1975年經濟危機結束後,經濟進入“滯脹”階段。

影響:美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動搖。

③80年代逐漸扭轉經濟頹勢

原因:降低稅率;減少政府財政支出;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

表現:1982年,經濟開始復甦,此後,經濟出現持續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顯著降低。

問題:財政赤字急劇上升。

④90年代,經濟呈現繁榮景象,特點---知識經濟

原因:大刀闊斧的改革;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

表現:通貨膨脹率下降,就業率上升,財政赤字逐年遞減,甚至出現贏餘


2.憑藉雄厚的經濟軍事實力,推行霸權政策

①(鞏固其霸主地位)在歐洲實行“冷戰”(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遏制蘇聯。)

②在亞洲發動兩次局部戰爭:侵朝戰爭、侵越戰爭;

③在中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


3.與蘇聯爭奪世界霸權


兩極格局瓦解後的美國


實力:美國成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


對外政策:企圖獨霸世界,做世界領袖。


表現:美國不斷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藉助北約進行干涉,嚴重干擾了和與發展。如科索沃戰爭,繞過聯合國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轟炸。(藉口“人權高於主權”;實質:干涉別國內政)

俄國(蘇聯)


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1861年改革


1.原因:封建農奴制阻礙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狹小,勞動力缺乏);


2.主要內容:


①農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

②農奴必須贖買份地。


3.評價:

①性質:是沙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是俄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變了社會性質)

②進步性:廢除了農奴制度,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步伐。

③侷限性:改革很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餘。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


1.經濟:資本主義發展迅速,但仍落後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帝國主義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


2.政治:沙皇專制


3.對外:

①19世紀末強租旅順、大連,把長城以北劃為勢力範圍;參與八國聯軍侵華;1904—1905年為爭奪東北發生的日俄戰爭,慘遭失敗;1912年策動外蒙古獨立;

②在歐洲與英、法結成三國協約,與三國同盟對抗。

③1917年退出戰爭。


4.思想:列寧主義的誕生


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17年十月革命


(一)背景


1.沙皇專制阻礙俄國社會發展;


2.一戰使各種社會矛盾空前激化。


(二)過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


1.推翻沙皇專制統治——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十月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三)鞏固政權的措施


背景:

內:地主、資產階級發動叛亂;

外:協約國武裝干涉


1.政治:廢除舊的等級制度,宣佈國內各民族人民的權利平等,廢除教會的一切特權。


2.外交:簽訂《佈列斯特和約》退出戰爭(停戰、割地、賠款)


3.軍事:組建紅軍。擊敗協約國武裝干涉和國內反革命叛亂,蘇維埃政權得到鞏固。


4.經濟:

①城市接管銀行、鐵路,對企業開始實行工人監督,後來將大企業收歸國有;農村,沒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

②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四)歷史意義


1.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統治


2.鼓舞和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3.使人類進入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期,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一階段:列寧時期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1.背景:內憂外患(叛亂、干涉)


2.內容:

①實行餘糧收集制(農民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數量交售糧食以及其他農產品);

②把大中企業全都收歸國有,

③取消一切商品貿易;

④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國家集中分配;


3.評價:

①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強化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保障了軍事勝利。

②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③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二)新經濟政策(1921—1927年)


1.背景:經濟困難、政治危機(戰爭使經濟瀕於崩潰、1921年饑荒、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繼續實施加劇經濟惡化、農民暴動、水兵暴動)


2.內容:

①農業:用糧食稅取代餘糧收集制,納稅後剩餘的糧食歸農民自己支配;

②工業: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廠礦企業仍歸國有,由國家經營;中小企業和國家暫時無力興辦的企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恢復私人小企業;

③流通方面:由產品交換到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


3.特點:

①在國家控制經濟命脈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復和發展資本主義;

②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係來擴大生產。


4.評價:

①改善和鞏固了工農聯盟,工農業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蘇維埃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

②適合蘇俄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1922年組建蘇聯

1924年列寧逝世


第二時期:斯大林時期


(三)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1.背景:

①外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封鎖;

②內部:經濟文化落後。


2.過程:


(1)經濟: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

①1925年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總方針,重點發展重工業;

②1928年起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經濟建設。計劃經濟。

③1927年—1937年實現農業集體化

④成就:基本實現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1937年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實現農業集體化

⑤問題:農業和輕工業落後,最終又制約了重工業的發展;產品單調,質量低劣;消費品供不應求,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從農民身上取走的東西太多,損害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2)政治:1936年新憲法的頒佈,宣佈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標誌著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1936年憲法的頒佈

①、背景:蘇聯社會的重大變化:國家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實現,公有制佔絕對支配地位。

②、目的:把重大變化以法律形式肯定下來。

③、內容:A.蘇聯是工農社會主義國家;B.經濟基礎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所有制;C.政治基礎是各級勞動者代表蘇維埃。

④、意義:A.標誌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的確立;B.標誌著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形成。


3.缺陷和弊端:

①經濟上管得過死、過嚴,缺乏動力和活力,經濟效益低下;

②政治上過分集權,缺乏民主,個人獨斷專行人民的建設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壓制。


4.評價:

①在戰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

②後來,日益嚴重地阻礙了國民經濟和其他事業的發展。


二戰前後的蘇聯


(一)二戰前


1938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蘇聯贏得了備戰時間;也使德國發動戰爭解除了後顧之憂。


(二)二戰中,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1.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

①莫斯科保衛戰(1941年10月—1942年初)的勝利;

②1942年初中、美、英、蘇等26 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③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年冬—1943年2月):二戰轉折點,蘇軍開始進行戰略反攻。


2.參與重大國際會議

①德黑蘭會議;②雅爾塔會議;③波茨坦會議


3.①1945年4 月美蘇軍隊易北河會師、蘇軍攻佔柏林;②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圍殲東北的日本軍隊。


(三)二戰後初期


1.國內: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1949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

問題:體制弊端日益顯著;


2.二戰後在蘇聯的幫助下,有12個歐亞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20世紀50年代,領導社會主義國家形成社會主義陣營(除南斯拉夫外)。應對美國冷戰。


3.以美蘇均勢為基礎形成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分天下,表現為:

①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②對德國和柏林進行分區佔領。

③控制社會主義陣營;

④1955年蘇聯和東歐七國成立華沙條約組織;

⑤1949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


蘇聯的改革歷程(伴隨美蘇爭霸50年代—1991年)


(一)赫魯曉夫的經濟改革(蘇聯提出要與美國平起平坐,爭霸開始。蘇為守勢)


1.切入:1956年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秘密報告”。


2.內容:經濟領域

①重點:農業,取得一些成效;

②工業:下放權力、精簡機構;


3.失敗原因:

①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

②對原有經濟體制的小修小補;

③缺乏實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


(二)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蘇攻美守)


1.內容:經濟領域:

①重點:工業,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重工業上


2.成效:

①執政前期,工業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②執政期間,蘇聯的軍備力量增長,成為與美國匹敵的超級大國,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3.失敗原因:

①經濟體制沒有實質性突破;

②後期個人專斷作風滋長,政治生活僵化;

③中央集權的經濟體制活力衰退,社會矛盾叢生。


(三)戈爾巴喬夫的政治改革(蘇聯收縮,蘇聯解體—爭霸結束,兩極格局結束)


1.時間:經濟改革受挫後,從1988年起進行政治改革


2.內容:

①以民主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提倡民主化和公開性;

②全盤否定蘇聯歷史。


3.後果:醜化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嚴重後果,引起人們的思想混亂。


1990年局勢動盪:

①實行多黨制;②經濟滑坡;③民族矛盾爆發,民族分離活動愈演愈烈;④黨內鬥爭尖銳化和公開化。


回到資本主義道路——蘇聯解體


(一)背景: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背離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和基本方向


(二)過程


1.政權發生質變——“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直接原因:1991年8 月《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條約》的公佈;根本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導致局勢混亂。

②實質:共產黨內部爭權鬥爭

③影響:改變了國內政治力量對比;國家政權發生根本質變;各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


2.“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明斯克協定簽署

1991年12月8 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簽署


3.蘇聯解體——《阿拉木圖宣言》簽署

1991年12月22日,11國簽署。“獨聯體”擴大到絕大部分加盟共和國。


(三)影響:


1.兩極格局結束,世界格局開始呈現多極化的發展趨勢;


2.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


今日俄羅斯成為促進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高考歷史知識點——西方國家知識點彙總

日本


由奴隸社會進入封建社會---大化改新 七世紀中期 仿效中國隋唐制度


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明治維新 仿效歐美


(一)背景:幕府統治危機


1.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形成並發展,受到了落後封建制度的阻礙。


2.民族危機:1853年,美國叩關後,西方列強紛紛侵入日本。


3.部分中下級武士,開始接受西方的先進技術和思想,主張武力推翻幕府統治。


(二)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統治的結束


以中下級武士為主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裝。組織了以天皇為首的明治政府(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權),摧毀幕府統治(封建政權)。


(三)明治維新的主要措施


1.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廢藩置縣。


2.經濟上,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②引進西方技術,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


3.軍事上,實行軍事改革。推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積極準備對外侵略擴張。


4.文化上,推行“文明開化”政策。①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②發展近代教育,培養建設人才。


(四)影響


1.積極:①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


2.①保留了較強的封建殘餘勢力。②隨著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推行軍國主義,開始對亞洲臨國進行侵略擴張。


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日本經濟的發展---亞洲經濟強國


(一)原因:


1.明治維新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推動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①從中國勒索2.3億兩白銀;②取得在中國掠奪資源、傾銷商品和開設工廠的特權。


3.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日本的軍國主義政策,積極對外擴張。


(一)原因


1.日本資本主義發展需要擴大國內外市場。


2.保留大量封建殘餘,國內市場狹小,資源不足,農業落後,更需要國外市場;


3.日本無法通過經濟手段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競爭,因而更多地採用軍事手段奪取殖民地、取得市場和原料產地。


(二)“大陸政策”及其表現


1.制定以征服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2.吞併朝鮮:1910年


3.挑起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年)


一戰前後的日本


(一)一戰中


1.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在1914年對德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山東的勢力範圍。


2.對中國的侵略,強迫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形成了獨霸中國的局面。


(二)一戰後


1.一戰壯大了日本的實力,使日本由戰前的債務國變成了戰後的債權國。


2.巴黎和會上日本企圖使它在一戰時從德國手中奪取的在中國山東的權利合法化(結果:巴黎和會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交給日本,引發“五四運動”)。


3.在(華盛頓會議)會外,中日簽訂有關山東問題的條約,日本歸還山東主權。(膠濟鐵路贖回)①中國的堅持鬥爭;②英、美的壓力。


4.日美在太平洋地區展開激烈爭奪,通過華盛頓會議,美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抑制了日本勢力的膨脹。

①《九國公約》打破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

②《四國條約》,拆散有利於日本在東亞地區擴張的英日同盟。

③《五國海軍條約》,日本的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總噸位受到限制。


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


(一)背景


1.經濟危機打擊嚴重。


2.階級矛盾尖銳。


(二)過程


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特點是以軍部為核心。軍部要求在天皇的名義下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實行對外侵略擴張。


1.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霸佔中國東北。


2.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兵變,大大加強軍部勢力。


3.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日本軍事法西斯專政建立。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


4.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二戰


(一)太平洋戰爭


1.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二戰達到最大規模。


2.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軍由進攻轉為防禦。


(二)日本投降


1.加速或敦促日本投降的文件:

①1943年11月,中、美、英《開羅宣言》,聲明盟國將堅持對日作戰,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明確規定日本侵佔中國的領土必須歸還。

②1945年《雅爾塔會議》蘇聯在歐戰結束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

③1945年夏天,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佈投降。9月2 日日本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3.原因:①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原子彈;②蘇聯對日宣戰,圍殲了中國東北的日本軍隊;③中國的抗日武裝向日軍全面反攻。


二戰後的日本


(一)對日本法西斯的處理


1.領土:美軍以“盟軍 ”名義單獨佔領日本。(隨著冷戰的加劇,特別是中國大陸形勢的變化,美國開始扶植日本 ,1951年,結束對日佔領。)


2.戰犯:①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法西斯戰犯進行東京審判。


3.政治體制:保留天皇制。


(二)日本經濟的發展


1.原因:

①戰後的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係中的封建因素;

②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③制定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引進最先進的科技;

④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⑤美國的扶植,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期間,美軍訂貨,刺激了經濟發展。


2.表現:

①1955年以後,日本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②60年代末,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③80年代後,經濟穩步增長。(加大發展高科技產業的力度)198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美國,一度躍居資本主義大國之首。


3.影響:

①日本開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引起亞洲鄰國的關注和不安。

②7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世界逐漸形成美、歐、日三足鼎立局面。

③7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成為美國重要的戰略伙伴。


兩極格局結束以來的日本---謀求政治大國


日本成為國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之一,提出以日美歐三方為主導的國際秩序,並積極建立政治大國。


德國


德國的統一


1.背景

①長期處於分裂局面

②工業革命展開和資本主義經發展使各地聯繫日益密切③缺乏統一市場,經濟發展受阻

④國際競爭須有強大國家作後盾


2.普魯士統一的條件

①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經濟發達

②軍事實力強大

③民族成分單一,統一決心堅定

④統治階級實力雄厚,野心勃勃


3.俾斯麥的鐵血政策


4.統一過程: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1871年


5.影響

①結束分裂,為經濟迅速發展鋪平了道路。

②改變了歐洲國際格局。(法、奧受到扼制,德成為強國)

③繼承了普的舊制度,特別是軍國主義傳統,後來成為歐洲最富侵略性的國家。


強國地位的確立——飛速發展的經濟


1.原因

①統一完成,開闢統一的國內市場

②法國50億法郎的賠款,增加資金

③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礦藏,補充資源

④後起國家,易於採用新技術新設備。


2.經濟發展表現

①19世紀最後30年,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②19世紀末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


對外推行軍國主義


1.對亞洲的侵略

對中國:

①參與“三國干涉還遼”事件

②強租膠州灣,把山東變成勢力範圍

③參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參與簽訂《辛丑條約》。


德國與奧匈一起挑起一戰


1.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德國要求以經濟實力重新分割世界,爭奪焦點:霸權和殖民地,

主要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1882年,三國同盟正式形成。(以德國為核心)


2.德國挑起一戰及失敗

①1914年7月德國支持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藉口,向塞爾維亞宣戰,一戰爆發。

②1918年11月德國宣佈投降,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逆境中的德國


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懲罰和削弱


1.時間:1919年6月


2.內容:①重新劃分德國的疆界。②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英、法、日)③嚴格限制德國軍備。④德國對協約國支付大量賠款。


納粹德國的興起


(一)法西斯統治的建立


1.背景:

①經濟危機打擊,政府軟弱無能;

②統治階級傾向於建立獨裁政府,對內穩定統治秩序;對外為德國奪取勢力範圍和世界霸權。

③希特勒的欺騙宣傳;

④希特勒討好軍隊,與統治階級勾結。


2.建立:

①納粹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②納粹黨掌握國家政權: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③取締納粹黨以外的所有政黨:製造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

④法西斯獨裁統治的加強:1934年,希特勒成為國家元首,集總統、總理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


(二)納粹黨採取的措施(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表現)


1.政治上:取締其他所有政黨;對猶太人推行種族滅絕政策。


2.經濟上:加緊發展軍事工業及相關的民用工業,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


3.思想上:嚴密控制文化教育領域,用納粹黨的理論鉗制人們的思想。


4.軍事上:從1935年起,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放手擴充陸軍,重建空軍,建造軍艦。


5.對外關係上:1933年退出國聯;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進一步踐踏《凡爾賽和約》。


希特勒挑起二戰和失敗


(一)背景


1.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

①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西方大國未予反擊。

②1938年春,德國吞併奧地利,接著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英法炮製慕尼黑協定,使德國侵佔蘇臺德區,隨後吞併捷克。


2.德、意、日法西斯結盟:1937年形成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3.《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為德國發動戰爭時避免兩線作戰解除了後顧之憂。


(二)冒險:挑起二戰


1939年9月1 日德國突襲波蘭,二戰爆發,結果德國戰敗。


盟國管制時期的德國和德意志民族的分裂


(一)盟國管制時期的德國


1.對德國的處理:

①領土:分區佔領:戰後,蘇、英、法、美對德國及首都柏林實行分區佔領。

②戰犯:紐倫堡審判: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戰犯進行審判,法西斯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法庭宣佈納粹黨為非法組織。


(二)德國的分裂


1949年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德國西部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部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分裂。


聯邦德國的崛起


(一)崛起原因


社會形勢穩定、美國的扶持政策、雄厚的工業基礎、馬歇爾計劃提供的經濟援助、政策切實可行、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人民的素質和辛勤勞動。


(二)表現


1.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發展進入繁榮時期。


2.60年代,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三)影響


成立歐洲共同體,衝擊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

政治上,要求擺脫美國的控制;資本主義世界形成美歐日三足鼎立局面。


德國的重新統一


政權更迭後,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的形式,完成國家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