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脾臟腫大是否就能判定是非洲豬瘟?

豬脾臟是機體最大的外周淋巴組織,具有強大的免疫功能。對病原感染反應敏感,呈現不同的病變,主要有脾臟出血、梗死、脾臟炎症較多見,臨床上具有重要的指徵意義。自非瘟疫情發生以來,臨床上看到脾臟腫大就懷疑是非瘟,干擾了對疾病的準確判斷。是否只有非瘟脾臟腫大呢?

一、豬脾臟腫大的病因分析

脾臟腫大,其病因分類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感染性脾腫大;另一類是非感染性脾腫大。引起脾臟腫大的病因眾多,每種疾病引起脾腫大的機理亦不盡相同。有時一種病因而引起脾腫大的機理則可能是多種因素。常見於病毒感染、立克次氏體感染、細菌感染、螺旋體感染、寄生蟲感染。

表現脾臟腫大的豬傳染病,病毒性的有:非洲豬瘟、藍耳、豬圓環病毒。細菌性的有:炭疽、鏈球菌病、沙門氏菌病、梭菌性疾病、豬丹毒、肺炎雙球菌病。

豬脾臟腫大是否就能判定是非洲豬瘟?

二、脾臟結構、神經分配和功能

脾臟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呈條形,暗紅色、質軟而脆,當局部受暴力打擊易破裂出血。髒面近處有一條溝,是神經、血管出入之處,稱脾門。外面平滑而隆凸與膈相對,稱為膈面。脾腫大時,脾切跡仍存在可作為觸診的標誌。在脾附近,胃脾韌帶及大網膜中,常可見到暗紅色,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副脾。脾屬於網狀皮系統,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其結構基本上與淋巴結相似,由被膜、小梁及淋巴組織構成。其與淋巴結不同的地方是沒有淋巴竇,但其中具有大量血竇。

1、組織學結構:

脾臟的實質分為白髓、紅髓和邊緣區三部分。白髓由密集的淋巴細胞構成,是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的主要場所。當抗原侵入脾引起體液免疫應答時,白髓內淋巴小結會大量增多。紅髓主要由脾血竇和脾索組成,紅髓內血流緩慢,使抗原與吞噬細胞的充分接觸成為可能,是免疫細胞發生吞噬作用的主要場所。邊緣區(MZ)位於紅髓和白髓的交界處,此區淋巴細胞較白髓稀疏,以B細胞為主,但有較多的巨噬細胞(Mφ),是脾內捕獲抗原、識別抗原和誘發免疫應答的重要部位。

豬脾臟腫大是否就能判定是非洲豬瘟?

2、神經分配:

支配脾臟的神經主要是腹腔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由脾門伴隨脾動脈進入脾臟,其中膽鹼能神經除與脈管系統伴隨分佈外,脾組織實質內也有分佈,而且分佈於不同結構的神經纖維相互連接。脾交感神經對脾臟免疫功能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調節脾臟血液灌流量和脾免疫細胞功能。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與內毒素呈劑量依賴關係,內毒素劑量越大,脾交感神經電生理活動強度越高,潛伏期越短,脾臟血液灌流量越低,說明脾交感神經對內毒素的敏感性較高,能快速調節脾臟血流量,使之表現出相應的免疫反應。研究還發現全身發熱引起的脾臟交感神經衝動釋放,會引起脾臟細胞因子相關基因表達的改變,其中以IL-1、IL-6最為明顯,但對免疫功能影響的具體作用還不清楚。脾臟的神經纖維處於結構不斷重塑、功能不斷改建之中,這與機體不斷接受刺激,免疫系統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同時不斷地感受刺激、協調功能、作出應答和調節有關。

3、生理功能:

脾臟是“血庫”,當休息、安靜時,它貯存血液,當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血容量。

脾臟猶如一臺“過濾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豬脾臟腫大是否就能判定是非洲豬瘟?

總結:脾臟腫大是非洲豬瘟病理剖檢典型症狀之一,但要確診還需要結合其它的器官的病理變化,比如淋巴結嚴重出血,腎臟斑點狀出血等,以及實驗室診斷,做綜合分析判斷。同時要避免非洲豬瘟在現實養殖中對其它疾病診斷思路的干擾。

歡迎關注豬豬幫共享平臺,共享更多豬業信息和疾病防控技術。若瞭解有其他養豬方面問題可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