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古代稱為“江”,又稱“大江”,它流經青海、四川、重慶、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區,在上海市入東海,流域內共有742個市縣,總人口近4億,流域總面積180餘萬平方千米。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我國有關長江源頭的探索經歷很長。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尚書.禹貢》,其中有“岷山導江”之語,意思是說長江發源於岷山腳下。這當然不夠確切,但那時岷山和中原地區天隔地阻,能得出這種認識已經是很不簡單了。


明崇禎九年(1636年),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4年的雲貴之行,得出金沙江是正源的結論,雖然他並未探索到源頭,但卻為探索源頭指明瞭方向。


清朝初年對於長江源頭開始有了官方組織的實地考察活動,大體摸出江源地區的水流脈路,繪製出了在當時來說很具水準的地圖。稍後有專著如齊召南的《水道提綱》談到金沙江的上源通天河是長江的上源。但對於長江最上游眾多支流的細節卻長期模糊不清,而這恰恰是決定長江源頭的關鍵所在。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長江源頭的說法才趨於一致。1976年,國家曾組織專家考察長江源頭地區。考察得出的結論是長江源頭五大河流中,沱沱河最長,約375千米,當曲長357千米,並據此確定發源於各拉丹冬雪山的沱沱河為長江源頭。

目前國內外採用的長江長度就是20多年前測定的。那次測定的結果表明長江的長度超過了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大河流,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一般確定大河源頭的標準,除“河源惟遠”外,還有 “水量惟大”和對應於河流主方向等標準,因此有一些人,包括地理學、測繪學的研究人員,對於把沱沱河作為長江正源持保留看法。因為當曲的水流量是沱沱河的5至6倍,流域面積是沱沱河的1.8倍;

另外,長江入海口江面寬闊,與海水的界限也難以確定。中國科學院通感應用研究所研究員劉少創對長江長度重新測量後發現,長江長度6211.3千米,比公認的63000千米短了80多千米。


同時,劉少創還測量出了長江各分段的長度:當曲360.8千米,沱沱河357.6千米、通天河787.7千米、金沙江2322.2 千米、宜賓以下2740.6千米。


據此,劉少創提出長江源頭新說,他認為發源於唐古拉山北麓的當曲“曲”在藏語中是“河”之意)是長江的源頭。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以往人們通常使用航空影像地形圖來進行河流長度的測算。當年參與考察的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專家石銘鼎說,長江源頭水流散亂,哪裡才是正源在學術界直眾說紛紜。 而且,當年他們使用近百幅比例尺為1 : 00000的地形圖在老式計算機上進行計算,測量時起點、終點定在哪裡以及選用地圖的比例尺大小都會影響到結果的準確性。而那時北京經常停電,有時也會影響計算的結果。


此次,劉少創領導的課題小組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來測量長江長度的。課題小組利用由美國地球資源衛星拍攝、分辨率達到30米的近40幅覆蓋長江干流的衛星影像,根據最近陸地資源衛星影像獲得的遙感數據和過去的地形數據,沿河道的中心線,對長江正向量測了三遍,又反向量測了三遍,經計算機多次運算和幾何糾正,測算長江源頭地區5條河流的長度後得出結果:當曲長360.8千米,比沱河還要長3.2千米。當曲源頭位置在東經94”35' 54”, 北緯32”43' 54",海拔5042米。從這裡算起長江最長。200年9至10月,劉少創赴長江源區,對沱沱河和當曲進行實地考察,驗證了上述結論。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那麼,長江又“短” 在哪裡呢?


計算表明,長江源頭長度差異僅3千米。長度“縮水”的部分主要不在源頭,而是在長江的中下游。劉少創認為,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長江河道的主泓線經常會發生變化,有的地方會有截彎取直,影響到測量的準確性,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測量技術的改進和起止點的不同。

長江的源頭在哪裡?


國家重要地理數據的更新是個引人注目的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珠穆朗瑪峰高度為例,我國在1966年、1975年、1992年、 1998年和1999年先後5次對珠峰高度進行了測量,每次除了能夠得到新的數據,也同時推動了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的發展。遺憾的是,對於和我們生活更為密切的長江的長度數據,卻未能根據環境變化和技術的發展及時進行更新。劉少創希望這次對長江長度的測量能夠彌補這一遺憾, 但他提出的長江源頭新說,經媒體公佈後立刻引起了地學界新一輪的爭論,並且至今還沒有得到國家有關權威部門的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