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在春秋戰國諸侯國的爭霸戰中,衛國一直是微不足道的配角,“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都沒有衛國的分。稱雄稱霸,當然是每一個諸侯國君的夢想,不同的是,有的人喜歡像馬丁•路德金一樣大喊大叫:“我有一個夢想!”有的人則不聲不響,只是暗暗地使勁,比如,本故事的主人公衛嗣君。


  公元前334年,衛嗣君接替其父成為衛國之主時,還是成襄侯。在周朝的分封等級中,“侯”比“君”高一個檔次,也威風得多;只是,衛國的疆域不斷被人蠶食,傳到成襄侯手中,版圖已縮小一大半,不好意思稱“侯”了。按尋常勵志故事的套路,成襄侯應該像越王勾踐一般臥薪嚐膽,奮發圖強,恢復舊河山,讓灰頭土臉的列祖列宗揚眉吐氣、含笑九泉。成襄侯的思路卻與眾不同,他竟然上書周天子,請求將自己由“侯”降為“君”。


  其時,東周王朝已是名存實亡,周天子再也不能號令天下,說話早就不算數了。收到成襄侯要求降級的報告,周天子只是苦笑一聲,把報告扔在一邊,玩鳥去了。


  遲遲收不到周天子的回覆,成襄侯就自貶為衛嗣君。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自貶為“君”,對於衛嗣君來說,是個艱難的決定,也是他的英明之舉。國力衰微,衛嗣君沒有實力向周邊強國展示肌肉,只能主動示弱,以求偏安一隅,穩定發展,逐步讓衛國走向繁榮富強,讓人民過上小康生活。


  衛嗣君非常清楚,衛國衰落,主要是因為貪官太多。貪官讓人灰心喪氣、萬念俱灰、無情無義、生不如死,總之,貪官是萬惡之源,不把貪官像垃圾一樣清理乾淨,人民必將絕望,國家必將滅亡。


  衛嗣君發起了轟轟烈烈的反腐敗運動。


  反腐敗是從政府官員公開個人財產開始的。衛嗣君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官財辦”(官員個人財產清查辦公室簡稱)忙碌一年,得出了讓他哭笑不得的結論,政府官員竟然是衛國最貧窮的群體。他們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天天餓著肚子為人民服務,再不加工資,衛國官員都必將窮死在工作崗位上。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插圖/揚州國畫院院長安玉民)

衛嗣君堅決不相信,別人不說,“官財辦”主任姜若湯的底細他一清二楚,住著豪華別墅,養著好幾個乾女兒,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在官員個人財產登記冊上,姜若湯只有一套分期付款的經濟適用房,負債累累!衛嗣君戳著登記冊上姜若湯的名字,質問姜若湯:“你那別墅難道是紙糊的?”


  姜若湯從容回答:“大王,那別墅乃是我岳父大人的,他不忍心看著女兒、外孫跟著我受窮,借給我暫住的。”


  衛嗣君冷笑一聲:“跟著你的幾個女人,又是怎麼回事?”


  姜若湯說:“那是我資助的幾個大學生,她們心疼我日夜為國操勞,義務來為我做秘書工作的。望大王明鑑。”


  衛嗣君把官員個人財產登記冊摔在地上,踩上一腳,說:“靠,誰也靠不住。看我親自出馬,把貪官一個一個揪出來掐死!”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別跟我過不去】


  衛嗣君準備微服私訪。


  衛國的高官都認識衛嗣君,微服私訪對他們毫無意義。衛嗣君決定從基層幹部入手,他知道,貪官就像王八蛋,都是一窩一窩的,抓住一個,就能拎出一串來。但考察哪個部門的基層幹部,衛嗣君心裡也沒譜,且走著瞧吧。衛嗣君帶著一名貼身侍衛,趕著一輛輕便馬車,從王宮側門悄悄溜了出去。


  平日裡,君王出行,少不得警車開道,全套儀仗,煞是威風,一路暢通無阻。衛嗣君因此以為,衛國的交通一直都是這麼通暢的。今天一出王宮,就遭遇塞車,馬車進退不得。衛嗣君心中焦躁,把交通部長罵了又罵,只想立刻就撤了他。


  塞了半個時辰,車水馬龍終於鬆動了。侍衛一揮馬鞭,“駕”一聲正要放馬奔馳,路邊躥出一個交警,拉住了韁繩,說:“請出示行駛證、駕駛證。”


  侍衛懵了,他不是專業馬車伕,根本就沒有駕駛證。平時走親訪友,侍衛時常趕著馬車呼嘯來去,因為穿的是王家侍衛制服,趕的是王馬專用馬車,超速也好,闖紅燈也好,橫行霸道也好,交警見了,趕緊立正行禮,從來不敢阻攔,更不敢跟他要什麼行駛證、駕駛證。若在平日,誰敢攔衛嗣君的車,侍衛應立即拔刀,但今天是微服出行,侍衛不敢輕易發作,賠著笑臉說:“兄弟,我和你們中隊長張三立是朋友。”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交警說:“少給我扯淡,我就是中隊長張三立。行駛證,駕駛證。”


  侍衛有點尷尬,不知如何是好,回頭對馬車裡的衛嗣君說:“王總,對不起,我忘記帶證件了。您能不能讓張中隊長通融一下?”


  衛嗣君不知道趕馬車還需要行駛證駕駛證,心裡有點愧疚,就下了馬車,滿面笑容,握住張三立的手,說:“張中隊長,你辛苦了。我代表……我代表我們全家感謝你。”


  張三立詫異地看一眼衛嗣君,說:“少跟我怪腔怪調打官腔。無證駕駛就扣車拘人罰款,你祖宗十八代感謝我都沒用。”


  罰款無所謂,扣車拘人就不能私訪了。衛嗣君問:“能不能不扣車拘人,只罰款?”


  “按國家法律呢,當然不行。”張三立沉吟一下,“如果王總是那通情達理之人,倒也不是不可以通融。”


  衛嗣君不解:“國家法律怎麼說?通情達理又怎麼說?”


  “國家法律說,無證駕駛,先扣車,再拘留駕駛員七天,再罰二兩銀子。”張三立上下打量一下衛嗣君,“對王總這種通情達理的人呢,罰五兩銀子就可以了。”


  衛嗣君只想趕緊脫身去暗訪,就舒一口氣,說:“五兩銀子就五兩銀子。我們認罰。”


  “沒有收據哦。”張三立說,“你懂的。”


  衛嗣君不懂,他愣了一愣,心裡一驚,脫口而出:“罰款不給收據,不是貪汙嘛!”


  “Out了吧,這叫靈活執法,方便群眾,知道不?”張三立冷冷一笑,“你要不願意也沒關係,我馬上叫人來拖車拘人。”


  衛嗣君掏出五兩銀子來,說:“你,就不怕我舉報你?”


  張三立把銀子接過去,在手裡把玩著,說:“去年,有兩個人想舉報我,結果,一個出車禍死掉了,一個進了精神病院。誰跟我過不去,就是跟政府過不去;誰敢跟政府過不去,就會死得很難看,知道不?”


  侍衛見張三立越說越不像話,想拔刀,衛嗣君按住他的手,說:“我們走!”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貪官的噩夢】


  衛嗣君當即讓侍衛掉頭回王宮。


  侍衛說:“大王,這種不要臉的狗東西,您為什麼不讓我一刀劈了他?”


  衛嗣君說:“先留著他,我還有用。”


  回到王宮,衛嗣君立即召見“官財辦”主任姜若湯,說:“查一查東門交警中隊中隊長張三立的個人財產。”


  姜若湯手忙腳亂地翻登記冊。衛嗣君說:“你那本糊塗賬只能哄鬼,趕緊給我丟了。這張三立你給我親自去查,他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直到交通部長,統統給我重新查一遍。”


  姜若湯唯唯諾諾,退了下去。


  第二天早朝,姜若湯報告說:“大王,張三立跑了,跑到魏國去了。”


  衛嗣君頓足嘆息:“呔,昨天我咋沒把他抓起來呢!”


  衛國不三不四的人犯了事,都往魏國跑。魏國乃“戰國七雄”之一,衛國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它翻臉,犯人潛逃魏國,衛嗣君往往只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


  這一回,衛嗣君實在不甘心,他低聲下氣給魏王寫了一封信,把魏王的馬屁拍了又拍,最後說:敝國有個敗類叫張三立,昨日潛逃至貴國;此人道德敗壞,很可能給貴國帶來災難性的惡劣影響,懇請將此人遣返敝國。我願意從私人積蓄中拿出一百兩金子,作為遣返費用。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魏王看了衛嗣君的信,呵呵一笑,說:“衛嗣君被張三立訛了五兩銀子而已,竟然不惜血本把張三立抓回去,太狠了。我不能同意,傳出去顯得我不仗義,天下英雄誰還敢投奔我。咱堂堂魏國怎能為了一百兩金子,冷了天下英雄的心?”


  一聽魏王不願意,衛嗣君急得張牙舞爪,對信使說:“你再去對魏王說,他若把張三立送回來,我給他一座城!”


  衛國眾大臣大驚失色,姜若湯說:“大王,張三立只是個副科級幹部,不值得用一座城去交換吧?”


  衛嗣君咆哮道:“貪官汙吏,就像狗屎一樣,一分不值。可是,如果有法不依,讓無恥之徒逍遙法外,得不到應有的懲處,我失去的將不是一座城,而是整個國家!只要能維護法律的尊嚴,一座城又算得了什麼?”


  魏王聽了信使傳來的話,肅然起敬:“衛嗣君真是個好漢,我要再不把張三立這禍害送回去,他下一步只怕要和我開戰了。”


  有道之君,沒有不痛恨貪官的,魏王正是那有道之君。他說:“貪官乃是畜生,全人類的公敵,不配享受魏國的人道主義庇護。”


  魏王把張三立交還衛國,沒要衛國的城,也沒要衛國一文錢。


  遺憾的是,衛嗣君正在組織特別專案組,準備調查張三立的關係網時,張三立卻暴死在監獄中。監獄長說,張三立貌似死於“躲貓貓”。全國人民都想不明白,孩子們都愛玩的“躲貓貓”遊戲,怎麼就玩死了人呢?


  張三立事件,掀起了衛國反腐敗運動的高潮。張三立,成了衛國貪官汙吏心中永遠的噩夢。


  張三立之後,衛國的天空漸漸晴朗,成了著名的“君子之國”。秦始皇后來掃蕩群雄統一中國時,因為衛國多君子,都沒好意思順手滅了它,衛國因此成了存續時間最長的諸侯國。

那些義蓋雲天的人兒:君子愛國,衛之有道

(插圖/揚州國畫院院長安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