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在春秋战国诸侯国的争霸战中,卫国一直是微不足道的配角,“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没有卫国的分。称雄称霸,当然是每一个诸侯国君的梦想,不同的是,有的人喜欢像马丁•路德金一样大喊大叫:“我有一个梦想!”有的人则不声不响,只是暗暗地使劲,比如,本故事的主人公卫嗣君。


  公元前334年,卫嗣君接替其父成为卫国之主时,还是成襄侯。在周朝的分封等级中,“侯”比“君”高一个档次,也威风得多;只是,卫国的疆域不断被人蚕食,传到成襄侯手中,版图已缩小一大半,不好意思称“侯”了。按寻常励志故事的套路,成襄侯应该像越王勾践一般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恢复旧河山,让灰头土脸的列祖列宗扬眉吐气、含笑九泉。成襄侯的思路却与众不同,他竟然上书周天子,请求将自己由“侯”降为“君”。


  其时,东周王朝已是名存实亡,周天子再也不能号令天下,说话早就不算数了。收到成襄侯要求降级的报告,周天子只是苦笑一声,把报告扔在一边,玩鸟去了。


  迟迟收不到周天子的回复,成襄侯就自贬为卫嗣君。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自贬为“君”,对于卫嗣君来说,是个艰难的决定,也是他的英明之举。国力衰微,卫嗣君没有实力向周边强国展示肌肉,只能主动示弱,以求偏安一隅,稳定发展,逐步让卫国走向繁荣富强,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卫嗣君非常清楚,卫国衰落,主要是因为贪官太多。贪官让人灰心丧气、万念俱灰、无情无义、生不如死,总之,贪官是万恶之源,不把贪官像垃圾一样清理干净,人民必将绝望,国家必将灭亡。


  卫嗣君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运动。


  反腐败是从政府官员公开个人财产开始的。卫嗣君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官财办”(官员个人财产清查办公室简称)忙碌一年,得出了让他哭笑不得的结论,政府官员竟然是卫国最贫穷的群体。他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天天饿着肚子为人民服务,再不加工资,卫国官员都必将穷死在工作岗位上。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插图/扬州国画院院长安玉民)

卫嗣君坚决不相信,别人不说,“官财办”主任姜若汤的底细他一清二楚,住着豪华别墅,养着好几个干女儿,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在官员个人财产登记册上,姜若汤只有一套分期付款的经济适用房,负债累累!卫嗣君戳着登记册上姜若汤的名字,质问姜若汤:“你那别墅难道是纸糊的?”


  姜若汤从容回答:“大王,那别墅乃是我岳父大人的,他不忍心看着女儿、外孙跟着我受穷,借给我暂住的。”


  卫嗣君冷笑一声:“跟着你的几个女人,又是怎么回事?”


  姜若汤说:“那是我资助的几个大学生,她们心疼我日夜为国操劳,义务来为我做秘书工作的。望大王明鉴。”


  卫嗣君把官员个人财产登记册摔在地上,踩上一脚,说:“靠,谁也靠不住。看我亲自出马,把贪官一个一个揪出来掐死!”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别跟我过不去】


  卫嗣君准备微服私访。


  卫国的高官都认识卫嗣君,微服私访对他们毫无意义。卫嗣君决定从基层干部入手,他知道,贪官就像王八蛋,都是一窝一窝的,抓住一个,就能拎出一串来。但考察哪个部门的基层干部,卫嗣君心里也没谱,且走着瞧吧。卫嗣君带着一名贴身侍卫,赶着一辆轻便马车,从王宫侧门悄悄溜了出去。


  平日里,君王出行,少不得警车开道,全套仪仗,煞是威风,一路畅通无阻。卫嗣君因此以为,卫国的交通一直都是这么通畅的。今天一出王宫,就遭遇塞车,马车进退不得。卫嗣君心中焦躁,把交通部长骂了又骂,只想立刻就撤了他。


  塞了半个时辰,车水马龙终于松动了。侍卫一挥马鞭,“驾”一声正要放马奔驰,路边蹿出一个交警,拉住了缰绳,说:“请出示行驶证、驾驶证。”


  侍卫懵了,他不是专业马车夫,根本就没有驾驶证。平时走亲访友,侍卫时常赶着马车呼啸来去,因为穿的是王家侍卫制服,赶的是王马专用马车,超速也好,闯红灯也好,横行霸道也好,交警见了,赶紧立正行礼,从来不敢阻拦,更不敢跟他要什么行驶证、驾驶证。若在平日,谁敢拦卫嗣君的车,侍卫应立即拔刀,但今天是微服出行,侍卫不敢轻易发作,赔着笑脸说:“兄弟,我和你们中队长张三立是朋友。”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交警说:“少给我扯淡,我就是中队长张三立。行驶证,驾驶证。”


  侍卫有点尴尬,不知如何是好,回头对马车里的卫嗣君说:“王总,对不起,我忘记带证件了。您能不能让张中队长通融一下?”


  卫嗣君不知道赶马车还需要行驶证驾驶证,心里有点愧疚,就下了马车,满面笑容,握住张三立的手,说:“张中队长,你辛苦了。我代表……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


  张三立诧异地看一眼卫嗣君,说:“少跟我怪腔怪调打官腔。无证驾驶就扣车拘人罚款,你祖宗十八代感谢我都没用。”


  罚款无所谓,扣车拘人就不能私访了。卫嗣君问:“能不能不扣车拘人,只罚款?”


  “按国家法律呢,当然不行。”张三立沉吟一下,“如果王总是那通情达理之人,倒也不是不可以通融。”


  卫嗣君不解:“国家法律怎么说?通情达理又怎么说?”


  “国家法律说,无证驾驶,先扣车,再拘留驾驶员七天,再罚二两银子。”张三立上下打量一下卫嗣君,“对王总这种通情达理的人呢,罚五两银子就可以了。”


  卫嗣君只想赶紧脱身去暗访,就舒一口气,说:“五两银子就五两银子。我们认罚。”


  “没有收据哦。”张三立说,“你懂的。”


  卫嗣君不懂,他愣了一愣,心里一惊,脱口而出:“罚款不给收据,不是贪污嘛!”


  “Out了吧,这叫灵活执法,方便群众,知道不?”张三立冷冷一笑,“你要不愿意也没关系,我马上叫人来拖车拘人。”


  卫嗣君掏出五两银子来,说:“你,就不怕我举报你?”


  张三立把银子接过去,在手里把玩着,说:“去年,有两个人想举报我,结果,一个出车祸死掉了,一个进了精神病院。谁跟我过不去,就是跟政府过不去;谁敢跟政府过不去,就会死得很难看,知道不?”


  侍卫见张三立越说越不像话,想拔刀,卫嗣君按住他的手,说:“我们走!”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贪官的噩梦】


  卫嗣君当即让侍卫掉头回王宫。


  侍卫说:“大王,这种不要脸的狗东西,您为什么不让我一刀劈了他?”


  卫嗣君说:“先留着他,我还有用。”


  回到王宫,卫嗣君立即召见“官财办”主任姜若汤,说:“查一查东门交警中队中队长张三立的个人财产。”


  姜若汤手忙脚乱地翻登记册。卫嗣君说:“你那本糊涂账只能哄鬼,赶紧给我丢了。这张三立你给我亲自去查,他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直到交通部长,统统给我重新查一遍。”


  姜若汤唯唯诺诺,退了下去。


  第二天早朝,姜若汤报告说:“大王,张三立跑了,跑到魏国去了。”


  卫嗣君顿足叹息:“呔,昨天我咋没把他抓起来呢!”


  卫国不三不四的人犯了事,都往魏国跑。魏国乃“战国七雄”之一,卫国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它翻脸,犯人潜逃魏国,卫嗣君往往只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这一回,卫嗣君实在不甘心,他低声下气给魏王写了一封信,把魏王的马屁拍了又拍,最后说:敝国有个败类叫张三立,昨日潜逃至贵国;此人道德败坏,很可能给贵国带来灾难性的恶劣影响,恳请将此人遣返敝国。我愿意从私人积蓄中拿出一百两金子,作为遣返费用。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魏王看了卫嗣君的信,呵呵一笑,说:“卫嗣君被张三立讹了五两银子而已,竟然不惜血本把张三立抓回去,太狠了。我不能同意,传出去显得我不仗义,天下英雄谁还敢投奔我。咱堂堂魏国怎能为了一百两金子,冷了天下英雄的心?”


  一听魏王不愿意,卫嗣君急得张牙舞爪,对信使说:“你再去对魏王说,他若把张三立送回来,我给他一座城!”


  卫国众大臣大惊失色,姜若汤说:“大王,张三立只是个副科级干部,不值得用一座城去交换吧?”


  卫嗣君咆哮道:“贪官污吏,就像狗屎一样,一分不值。可是,如果有法不依,让无耻之徒逍遥法外,得不到应有的惩处,我失去的将不是一座城,而是整个国家!只要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一座城又算得了什么?”


  魏王听了信使传来的话,肃然起敬:“卫嗣君真是个好汉,我要再不把张三立这祸害送回去,他下一步只怕要和我开战了。”


  有道之君,没有不痛恨贪官的,魏王正是那有道之君。他说:“贪官乃是畜生,全人类的公敌,不配享受魏国的人道主义庇护。”


  魏王把张三立交还卫国,没要卫国的城,也没要卫国一文钱。


  遗憾的是,卫嗣君正在组织特别专案组,准备调查张三立的关系网时,张三立却暴死在监狱中。监狱长说,张三立貌似死于“躲猫猫”。全国人民都想不明白,孩子们都爱玩的“躲猫猫”游戏,怎么就玩死了人呢?


  张三立事件,掀起了卫国反腐败运动的高潮。张三立,成了卫国贪官污吏心中永远的噩梦。


  张三立之后,卫国的天空渐渐晴朗,成了著名的“君子之国”。秦始皇后来扫荡群雄统一中国时,因为卫国多君子,都没好意思顺手灭了它,卫国因此成了存续时间最长的诸侯国。

那些义盖云天的人儿:君子爱国,卫之有道

(插图/扬州国画院院长安玉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