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 逐日前行—記青海省先進個人謝小平

改革創新——這是謝小平若干標籤中的又一個。

去年12月17日,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小平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座談會上獲得“青海省改革創新獎先進個人”。

科班出身的謝小平,畢業後被分配到機關任職。可他卻爭著去一線,立志從基層學好乾起。在黃河公司發展浪潮中,他帶頭搶抓機遇,改革創新。

三江源頭,有充沛的水能資源;高原日照,有豐富的光能資源;遼闊疆土,有可規劃的土地資源。“青海,是一片大有可為的高天沃土。”謝小平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依託青海省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的大勢,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試點省的建設中,謝小平帶著黃河公司全體員工拼出了一條“黃河水電”的特色之路。

謝小平負責建設了黃河上游9座大中型水電站,逐步打造了黃河上游水電基地。目前,黃河公司水電裝機1083.2萬千瓦,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水力發電企業。

謝小平主導設計、建設的公伯峽水電站,通過優化工程設計和施工方案,創造了國內單機容量300兆瓦的工期最短的紀錄,發電工期比計劃提前了一年;投資比工程設計概算節約7億元,榮獲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國家環境友好工程獎、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中國土木詹天佑獎等,幾乎囊括了所有電力獎項。

謝小平用心總結出水電建設管理“八條經驗”,在水電建設中特別注重科技創新,帶領團隊攻堅克難,自主研究應用的拉西瓦水電站750千伏高等級出線電壓、250米高差800千伏氣體絕緣管道母線均為當時世界之最。

憑藉多年來對國家的關注和行業政策的敏銳嗅覺,謝小平察覺到新能源發展的先機,從2009年獲得兩個國家第一批光伏電站特許權招標項目開始,到2010年建設西藏桑日1萬千瓦光伏電站,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建成38座光伏電站,總裝機388萬千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開發與運營商。

光伏電站的規模有了,但是光伏電的發電間歇性、波動性、不穩定性卻大大限制了電能質量。

為此,謝小平首創性提出大規模水光互補理念,聯繫科研機構,共同研究攻克了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研究成果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並獲得國家專利。基於此,建成全球最大的85萬千瓦龍羊峽水光互補電站,較好地實現了水力發電與光伏發電快速補償功能,消除了光伏電是不穩定電源的固有認識,為我國清潔能源提供了多能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

光伏行業發展日新月異,發電系統實際運行性能的評估方法卻很單一,無法評判影響光伏電站發電量、系統效率等的因素。他相信數據會“說話”,經歷3年的方案設計、設備選型等基礎性研究工作,建成容量為123兆瓦+20兆瓦儲能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將148種技術及設備同臺對比,開展光伏行業試驗示範和市場應用推廣,為全球光伏發電行業從方案設計、產品改進、安裝、運行、維護、投資等方面提供參考,被讚譽為光伏發電行業的“題庫”。

在這個崇尚創新發展的偉大時代,謝小平始終把創新作為黃河公司的經營理念,不斷激勵員工的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促進技術進步,推動光伏產業發展升級。在他的帶領和推動下,黃河公司獲得國家部委、青海省政府、行業協會等各類獎項99項,專利548項,主持和參與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的編制和修訂69項。

在謝小平的帶領下利用黃河公司的光伏產業實體,牽頭與杜邦、華為、清華大學、弗朗霍夫等知名企業和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建立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實驗室在內的20個聯合創新實驗室,形成國內唯一一個涵蓋從硅材料到光伏組件回收全產業鏈的科研基地,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光伏產業創新研發平臺。

謝小平並沒有停步,他帶頭開展自上而下的科技創新工作,參加國際國內技術交流合作,成功舉辦清潔能源發展國際高峰論壇、智能光伏技術全球發佈會,帶領企業聚焦光伏科技前沿和行業技術瓶頸。隨後,建成國內首條IBC高效電池組件生產線,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3%,通過德國萊茵TüV IEC新標準認證,電站建設中應用先進設計理念、組合高效光伏電池組件和匹配逆變器等先進技術,與華為公司聯合開發的光伏組串智能IV診斷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成功應用,並在行業廣泛推廣,智能光伏電站從青海走向全球。

創新發展也要兼顧生態保護優先,讓“一優兩高”的發展目標在黃河公司生根落地。謝小平堅持在不改變原始地貌的基礎上,抬高光伏板支架,不大面積開挖,保持生態原樣,聯合西北旱區生態水利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光伏電站影響下植被恢復及生態效應評估。

光伏電站建站後,子陣園區植被覆蓋增幅顯著。一片片深藍色的光伏板,將原本直射在土地上的陽光攔截,將原本刮過塔拉灘的罡風困住,再加上定期對光伏板地清洗,土地的涵水量大大增加。昔日的“戈壁荒漠”很快就變為了“綠色草場”,秋天肥美的草膘羊悠閒的在光伏板下吃草,當地的小氣候有了改善。

黃河公司的發展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駛入“快車道”,要說一個企業成就的捷徑,必然離不開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鬥。如果你問謝小平成功的秘訣,他會告訴你:“想要幹好事業就得敢擔當,更要善作為!”

青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