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粵語與正宗的廣府粵語差別最大的地方在哪裡?(除去夾雜著的英文詞彙以外)?

原野97


肇慶廣西等地的山鄉角落土粵語為正宗,廣州為標準,香港圍頭話又準一點只是發音清化了,其它的香港話懶音混入英語!土粵語廣韻大多相同語法似文言的=發音混濁不送氣。清化不送氣的白話就東莞腔粵語香港圍頭亦屬這種!清化+送氣+懶音+n/l不分=媒體上聽到的語言即亦廣州話,加入大多英語就是香港話,廣韻集中了閩客吳粵發音!就是漢語的共同點,方言的共同點,什麼上海啊蘇州呀臺洲話閩語呀這些話與肇慶廣西的土粵語是有同的,為什麼古漢語發音混濁不清,因為漢字就是兩個字的混合發音叫切韻原始就是仿自然聲音,所以很混濁的!拼音脫落自然就會清晰化了,(個=箇=忌=嘅=哦=的古語無的字不知普通話那裡找來個)(其=渠=佢=他)(昰=之=是)(矣=咧=喇=了=啦)(繄=系=係=喺)(然=恁般=那般=這樣)(安知焉知是肇慶山區土粵語的詞不講廣州話的點知,安知=焉知=怎麼知道)(尚屬仍屬乃屬剩屬仲屬還屬)(其類,其輩,渠代,其拉,其哋,佢哋,其等,他們,類屬)(雀鵲喈吱)(賦斌賓畀捭給交被)(十文價=十文割=十文格=十文雞=價格)(掂=直=閩語直字發音就是掂)(不弗勿物未咪)(甚什啥)(物乜麼咩)通假字其韻亦同!(諾=哦,唯=喂)(雲=話)(聽雲=聽聞)(寐眠咪困訓)(寤=嗯=摁=哄嬰兒睡覺的發音)(吟ngam=噏)(洗汗=洗身=洗涵=沖涼=洗澡)(娘=奶=乳汁)(母=媽=糜=粥=稀飯)(新掃=新婦=新嫂=新婦=媳婦)(家掃=家婦=家嫂)香港話廣州話使用的是大量帶口字傍的新造文字與套用字並不是正字,土粵語的語法似文言語,與白話廣州話不完全同的


反辱為榮


因為長期跟西方人打交道,港式粵語裡很多詞彙是從英文中轉譯而來的。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巴士(bus)、士多(store)。看慣了港劇的人會覺得港式粵語非常洋氣。

相對而言,廣州粵語產生於中原古漢語,保留了許多漢語的發音習慣,在與珠三角各地方言混雜的過程中,又摻雜了一些方言,聽起來會相當的有歷史沉澱感。作為有歷史的語言,廣州粵語裡有很多典故和俏皮話,這些是港式粵語很少見的,在六七十年代的港產片有可能會聽到一些跟廣州粵語相似的發音。例如廣州人說:灑灑水(小意思),現在的港式粵語很少會有這樣的說話方式,香港人會說:小case。但是如果你看過8090年代七小福的電影,會發現那時候他們很喜歡講灑灑水。


他們叫我PS


港式粵語?沒有這個說法,只有港語,對於香港同胞來說,他們自稱香港話或港話,因為以前香港就是廣東一部分,靠近廣東,所以語言雷同,廣府粵語就是白話,這種白話是原始的廣西山裡土著人語言土白話改良而成,其中混合了些北方古代漢語客家話的某些詞語,廣府人本身就是廣西少數民族與古代少量北方漢人結合後代,語言就是土白話加少量客家話融合而成,港語也是在這基礎上融入英語而成



南國春暖


^I


用戶黃先生


港式粵語即香港話,以省城話為基礎,融合多元文化而形成,包括中國各種方言,與及外國語,主要為英語,故跟廣州話是有分別的,廣州話等同英式英語,講求咬字,要字正腔圓,而香港話等同美語,只求順暢,也因此產生懶音。


Ilove343


最大的地方: 文字。

我哋極期感激香港對粵語及粵語文化的貢獻。但,美中不足的是: 香港媒體普通借音借字,湧現出一大堆後造文字。令外人甚至自己友都以為粵語無字,其實不然,粵語文字自古就有,於《詩經》《四書》《五經》等等等等古書中。

舉例: 括號內為真本正字。

嘅(忌)咁(恁)嚟(蒞)佢(渠)掂(怗)仲(重)俾(畀)一蚊(一文)錫人(惜人)……數不勝數!

最後,贈粵人一圖:



用戶1234709394


我是廣州人。是看香港TVB長大的。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有一點資格回答這個問題。除了夾雜英語外,就是詞彙的一些說法不一樣。例如廣州叫公交車,香港叫巴士。廣州叫電腦程序,香港叫電腦程式。其他的發音之類的基本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