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把事情寫下來,最後能做到的概率會提高33%。——加利福尼亞多米尼克大學教授蓋爾·馬修斯博士。

2019年,清華大學對外公開了幾份學霸的計劃表,很快在網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清華大學學霸計劃表

在計劃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學霸每天從早上6:00到凌晨1:00的詳細活動,不僅有正常的課程安排,還包括學英語、複習、上自習、鍛鍊、社會實踐等內容,結束一天的學習、生活以後,他們還會進行復盤反思,總結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對自己進行鼓勵。

看著這張整齊、詳細、目標明確的計劃表,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我們不得不承認,優秀都是有理由的,優秀的人除了更加努力以外,他們都有極強的自律性,每天有條不紊地學習、工作,雖然這樣的生活在別人看來有些枯燥,但他們卻收穫了常人無法取得的成就。

可能有些人會好奇,這些學霸已經足夠優秀了,為什麼每天還要花時間寫計劃表呢?

寫計劃表其實就是列清單,結合自身的目標,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務寫下來,然後逐項去完成。不僅僅是學霸會這麼做,職場精英都是清單控,他們深知列清單的重要性,所以每天都會提前列好清單,然後再開始一天的高效生活。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一、為什麼精英都有列清單的習慣?

很多人都不理解,每天工作、生活、學習的內容大致相同,還有列清單的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列清單會帶給我們很多益處

1.列清單有助於減輕焦慮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都等著我們去做。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們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緊張,經常感覺時間不夠用,一想到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很多人就會陷入焦慮,不知道該怎麼辦。

除此以外,我們還容易遺忘事情,包括一些重要的工作、靈感、思考,可能當時我們的印象非常深刻,覺得自己不會忘,但經常是一轉身就忘了。如果能想起來還好說,一旦想不起來,我們會非常懊悔,陷入各種自責和焦慮中無法自拔。

緩解這種焦慮最好的方法就是——列清單,把需要做的事情全都寫下來,或者記錄在手機上,這樣就會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能夠很大程度緩解焦慮。

2.列清單有助於提升專注力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正在完成一項重要工作的時候,會時不時地想起還沒有給領導回郵件,答應同事的PPT還沒做,客戶的方案還沒送過去,明天開會的資料還沒準備好等等。好像生怕自己會忘記一樣,我們會反覆想這些事情,結果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嚴重影響了工作的效率。

如果將當天或者未來需要完成的事情全部寫在清單上,那麼這些代辦事項就不會佔用我們的大腦內存,工作的時候就不用分散注意力去想它們,能夠專注於當下的工作中,高效地完成任務。

3.列清單有助於理清思緒

偶爾遇到不好做決定的事情時,不妨把想法、思路寫在紙上,然後一步步去構思如何去解決。這樣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就會更有底氣,不會陷入僵局,理不清頭緒。

一旦將想法寫來出,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大腦的思考負擔,面對其他事情的時候,能夠保持思路清晰,不會影響事情的完成效果。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二、如何列清單?

第一步:寫下所有要做的事情

把所有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事件都寫下來,不要考慮其他因素,只需要寫在紙上,或者記錄在手機上就可以了。

第二步:對事情進行分類

寫下所有的待辦事項以後,我們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分類,比如工作、學習內容、自我提升等,確保不同的事情都能歸屬到它們的專屬清單中。

如果不進行分類,所有的事情都是雜亂地放在眼前,我們會非常有壓力,而且不利於任務的高效完成。

上班的時候,我們把工作清單貼在辦公桌或者電腦上,隨時提醒我們什麼時候需要完成什麼工作;在家裡,就把生活清單貼在冰箱或者門上,確保不遺忘任何一項事情……

將清單分類的好處,就是我們能在特定的情境中,高效地完成每一件事情,不會在工作中想生活中的事情,也不會在家裡想著還有工作沒有完成,生活也會更有條理。

關於這一點,特雷西·馬克斯博士這樣說:

“分門別類讓你能夠掌握全局,面對該做的事情不會見樹不見林,更不會因為被事情淹沒而心生放棄之念。”

第三步:根據優先級排序

對清單進行了分類以後,還需要對其中的每一項內容進行優先級的排序,因為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最重要的事情,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

可以參考“四象限法則”,根據重要且緊急、重要且不緊急、不重要且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四個方面,對所有的任務進行分類排序。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就可以利用碎片時間,或者狀態不佳的時候去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就要優先去完成,以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工作。

最後,按照優先級對所有事項進行排序,如果能夠把它們安排到具體的時間去完成,效果會更好。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三、列清單的4大要素

1.檢視清單

  • 按照輕重緩急排序

這樣能夠突出工作的重點,清楚哪些事情必須儘快完成,哪些事情不著急去完成等。

  • 計劃要務實可行

我們通常都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因此在列清單的時候,可能會不切合實際。比如寫一篇文章需要2小時,而你計劃1小時後要去醫院看醫生,很顯然,寫文章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就需要進行下一項任務了,這不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如果不瞭解自己實際完成每項任務需要的時間,開始列清單的時候,分配給每一項任務的時間可以充裕一些,尤其是一些很重要的任務,這樣能確保每項任務都能順利完成。等到對自己做事情的時間有了足夠的把控力以後,就可以非常合理地安排每項任務的時間,避免有些任務無法完成,和對時間的浪費。

  • 任務要足夠具體

清單越具體,代辦事項就越清晰,有助於順利完成任務。

比如,寫運動健身,就非常抽象,不知道到底應該做什麼。如果寫跑5公里,或者做50個俯臥撐,就非常具體,不用思考該做什麼,直接按照清單去做就可以了,能夠確保這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2.壓縮清單

  • 降低任務的難度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完成清單上的任務,是因為難度過大,完成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當大腦得不到正反饋的時候,就會產生消極情緒,不利於任務的順利完成。

如果將任務進行分解,利用較短的時間,完成一項項小任務,不但能增加自信心,還能提高工作效率,讓我們更有動力地去完成更多的事情。

  • 不要把所有的事情寫在一張清單上

生活、工作、學習的清單應該分開,因為各自的目標不同,計劃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寫在一張清單上,會在不同的事情之間頻繁切換注意力,會消耗更多的意志力,無法確保任務完成的質量。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3.設定期限

給清單上的每一項任務設定所需的時間,這就相當於為它們安排了一個“座位”,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提醒自己要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二是有助於保持專注,把注意力投入到固定的事情中,能夠大大提高任務完成的效率。

4.定期獎勵自己

我們都喜歡收禮物,如果在完成幾項任務以後,給自己一個小獎勵,清單上的工作完成起來會更加順利。

比如完成2項任務以後,獎勵自己刷10分鐘抖音,或者聽2首喜歡的歌曲……

這樣的獎勵看起來很小,但效果非常好,有了這個正向激勵,我們會更有動力完成更多的任務,看著越來越多的任務被完成,會非常有成就感。

5.把清單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列清單的目的,一是減輕大腦的負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需要完成的事情上;二是避免遺漏,確保每項任務都能如期完成。

把清單放在醒目的位置,比如電腦旁、辦工作上、門上、筆筒上等,能夠讓我們更加重視清單中的內容,確保每天的計劃都能順利實施。

如果列好了清單,卻把它們放在了看不見的地方,工作狀態還和原來一樣,那就失去了列清單的意義,對工作也沒有什麼幫助。

清華大學學霸的計劃表走紅網絡:自律的人,都是“清單控”

總結

在《為什麼精英都是清單控》一書中,作者寫了這樣一段話:

“把事情寫下來本身就是一件充滿力量的事情。光是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想到的小事情,就會有股力量推著你繼續前進。完成的事情越多,我們就越能發揮潛力,相信自己!”

職場精英在工作之前,都習慣列一份詳細的清單,並且按照任務的輕重緩急進行排序,將它們安排在合適的時間去完成。這樣既能保證每件事情都能高效地完成,還會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輕鬆”完成很多工作的同時,還合理利用了時間。

成功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好的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幫助我們離成功更近一步。清單法就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高效方法,相信在清單的助力下,我們會更加自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走得更順利一些。

——END——

*作者介紹:大大的人兒,原500強國企員工,堅持早起、寫作、學習,分享職場、成長乾貨。生活不易,成長還要繼續,職場路上,我們一起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