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一早打開陽臺門,兩隻覓食的麻雀嘰嘰喳喳飛了進來,在屋頂繞著圈子,小貓Missy懶懶躺著,理都不理,剛剛吃了一塊奶酪的Missy,根本無暇顧及這送上門來的美味。

沙漠小鎮的生活比我預想的豐富也忙碌了很多。也有可能我比較喜歡自己給自己找事。昨天把和大家一起湊齊的捐贈的資金交給店員後,心裡一直有點不踏實感。可能是受國內某顏色數字會各種負面新聞的影響,非常想親自跑去看看,我們捐的資金是不是能夠順利捐贈到窮人,摩洛哥當地政府的捐贈流程又是如何落實的。

小默一開始還對我不大理解,說:“如果你信不過他們,可以把錢要回來。”我跟他解釋,因為中國捐贈存在的問題,他才理解我的想法。

我們直接開車到政府指定的那家商店。路途因為我還沒辦通行證,車被攔下來。好在小默打了電話就有人幫我送來了,當然,我本來就有辦通行證的資格,只是之前認為一輛車有一張即可。填上我的名字,去政府部門蓋了章,我就有一張通行證,我慎重其事拍下照片,心想我要帶回去,掛在我的書房裡,跟我那些在世界各地蹦極、爬山、跨越北極圈等,各種各樣的證書掛在一面牆上,這張通行證,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次經歷。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政府的商店比我預想的還忙,在當地,這算是一家物資比較多的商店,後面有大大的倉庫,因為買的人多,比別家又有些優惠,有些人是開著大卡車過來採購的,據說這些人是專門來批發的,有些送到酒店餐廳,有些則送到其他的各家小賣部,現在疫情餐廳和酒店都關了,只有小賣部開著。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我們採購的物資還沒有準備,店裡說要一個小時後才開始準備。我心裡有點打鼓,不過,這時候店員給我拿來一張蓋著政府部門章的紙條,上面寫著“中國朋友的幫助”,並寫了金額和份數,我這才感到放心。對了,再次邀請參與捐贈的小夥伴疫情結束後來摩洛哥住我們的酒店,給您免費,嘻嘻!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而店員還拿出物資告訴我,給貧困戶提供的這批物資是一大袋麵粉,兩盒糖,三盒茶,一大桶油還有一些米和豆子,而吃麵包的BERBER人,僅那袋麵粉就可以保證他們一個月不餓著。而之後,政府針對貧困人口的資金髮放,也將陸續落實。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摩洛哥當地做事有“潛規則”,有很多事做得你看不懂。比如說我們第一次接一個大團,人家交來2萬歐定金,當時小默看來是一筆非常大的數字,因為我們要去西撒哈拉,不想帶著現金,我讓他存到銀行,他不肯,他說銀行換成迪拉姆會使他的錢減少,並帶著我半夜去了別人的家。他說那個人是當地一個律師,品格好,德高望重,大家都把錢放在他那裡,他免費保管,等到你要用,自己去拿就可以了。

很多人與阿拉伯人做生意,一直覺得阿拉伯人不靠譜,不誠實,但其實在當地,分為兩種人,一種人愛坑蒙拐騙,另一種人則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譽,越是有錢越是注重,因為有時候,信譽可以辦成很多事。比如說因為小默同學信譽好,造酒店的過程,有時候現金來不及週轉,很多人願意直接給他賒賬,減少資金壓力。

正因為有這樣一群注重聲譽的人群存在,瓦爾扎扎特3000小鎮貧困人口的首期捐贈也很快就解決了。

小默告訴我,當地政府以前是直接讓捐贈人把錢交到店鋪,窮人直接到店鋪去領,當然,一個鎮上有多少窮人,地方政府都有清晰的統計。不過,因為領的人太多太擠,之前在南部城市索維拉發生領取救濟物資過程中踩踏事件,導致5名婦女死亡,所以政府決定改變捐贈方式,直接送到家裡。

正好在店門口遇到當地政府工作人員,負責安排捐贈和發送物資。他告訴我,鎮上的商戶一共有70家,貧困家庭3000家,由於大家都積極捐贈,目前每家都得到相應的物資,他說感謝我,中國朋友是唯一一個捐贈在當地的外國人。他還說,等他進行發放的時候,可以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去看看。我甚是期待。

回到家,小默和管家默罕默德繼續做“土窯”烤箱。昨天敷了兩層泥的土窯已經幹了,今天還要加一層泥,並且因為是最後一層,對“賣相”也有要求,要塗得光滑。默罕默德去加了些白色油塗料到裡面,然後再塗抹,據說是為了乾的快一點,讓我明天就可以烤麵包。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因為土窯烤箱建在涼亭下,本來小默打算只是建個臨時性的,用完就敲掉,不過他今天突然說,以後要在亭子上寫塊牌子,上面寫2020年我們應對新冠肺炎的故事。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我們在土窯上寫自己的名字,記錄這個時刻。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BERBER人的生活能力真是一流。即便在物資匱乏的沙漠,也能頑強生存。小默說,BERBER人只要有麵包和茶就能活下去,家家戶戶都有面粉和這樣的土窯,保證不會被餓死。

摩洛哥是糧食進口大國,即便“綠色摩洛哥計劃”實行10年後,穀物產量僅能滿足需求的70%。我想這大概就是一個糧食短缺國家民眾基本的生活能力,和應對危機感的方式。我理解小默為什麼在疫情初期就買了一大堆足夠開小賣部的蔬果,以至於還沒吃到一半,大部分都不大新鮮了。而目前摩洛哥的疫情已經接近400,未來不可測的因素繼續加強,雖然摩洛哥政府也很努力,但病毒很狡猾,看來我們有必要多囤些麵粉應對。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疫情發展到今天,也開始討論“糧食危機”。其實前幾天,就有人憂心忡忡跟我說,國內每年進口一億多噸糧食,一旦全球疫情沒完沒了,糧食缺口怎麼補?

而目前,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國也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多國家關閉或限制糧食出口。防疫物資從口罩防護服,又升級到糧食,這說明,一旦疫情失控,危機不僅僅來自疫情本身,還會有很多發散效應。就比如我們被封國再有錢也包不到可以在國內落地的飛機一樣,一旦糧食危機爆發,錢就只是一張無用的紙。

我查了一下去年的數據,中國2019年糧食消耗量大概7.2億噸,糧食自給率91%,糧食缺口6千萬噸,主要靠進口解決。2019年糧食進口超過1億噸。

雖然從自給率上看,自給率超過90%,但一旦疫情擴大,想必誰都不願意成為那10%。其實在農業這件事上,我一直有種不安感。雖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質品種豐富了,但是,我國的農田面積一直在縮水。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41億畝,比上年減少1462萬畝,下降0.8%。

我的老家在無錫,小時候,記得周圍都是農田,藍天白雲也沒有太湖藍藻氾濫,因為家家戶戶都要挖太湖的淤泥灌溉農田。不過,老家的農田面積越來越少,小時候的農田全都變成高樓大廈,並且,因為建設的要求,每年都在減少。甚至連前兩年常去的葡萄園、桃園,都被砍了蓋樓房。

世界經濟已經一體化,在太平盛世,物資貨幣流通,可以每天吃上進口的水果和農作物。但是,當疫情來臨,各國都在閉關鎖國,提高各國自己的防控能力的時候,最能產生安全感的,依然是第一產業——農業。

列數當前世界農業大國,美國位列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第二是加拿大、第三是澳大利亞,還有德國、法國、英國、新西蘭、日本、以色列等國上榜。

而糧食安全排名前十分別是:新加坡、愛爾蘭、英國、美國、荷蘭、澳大利亞、瑞士、芬蘭、加拿大、法國。

這些國家都是被稱之為“發達國家”。當然,隨著疫情的發展,國家標籤可能會重新改寫,但即便祖國在疫情中表現出色,化身“鋼鐵俠”拯救世界,最終,真正的考驗仍然迴歸到“糧食問題。”

想得有點多了,希望閉關鎖國的日子早點結束,那個太平盛世趕緊回來,我也好回國。傍晚的時候出門走了一圈,發現雲散了,風停了,夕陽將天空照成粉色,空氣格外好。相信一切都會過去,人類終究戰勝病毒。

麵包,撒哈拉人守住安全的底線!滯留非洲日記(十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