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了蕁麻疹,媽媽圈內發求援,用中藥見療效,媽媽喜悅樂開顏

孩子是一家三代人的掌中寶,但更是媽媽心頭肉。

尤其是孩子患上疑難病時,更讓眾長輩揣揣不安,心急如焚。

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

有一日,新聞媒體的女記者,把她所在的“媽媽幫”圈中的求援圖文發給我,問能不能幫她一下忙,解決孩子的疾病,消除母親的煩惱?

求援文中說:“孩子三歲,患蕁麻疹4個月了,到醫院醫生給開的‘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藥,剛開始吃時明顯見效,脫衣服不起疙瘩了,停藥一個階段,又發作起來,又吃藥,病情又消失,反覆發作。最近去醫院,醫生從新開的‘克洛已新幹混懸劑’,怎麼服藥也不見效,脫衣服就起小疙瘩,一撓一大片,孩子哭啼吵鬧,還不愛吃飯,怎麼辦?”

根據這種情況,我先從“蕁麻疹”的病因說起: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現代醫學認為該病有兩種:

第一種:急性蕁麻疹,病情起因大多由於食物、藥物過敏,或者空氣中漂浮的塵蟎、花粉、貓毛、狗毛、黴菌類過敏,還有部分患者感染微生物、病毒引起的過敏,造成皮損。

第二種:該病是由皮膚黏膜、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侷限性水腫反應,反覆發生新的皮疹,遷延數月甚至數年不等。

古籍《素問•經脈別論》篇中雲:“飲入於胃,遊益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 ,下輸於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寶寶患了蕁麻疹,媽媽圈內發求援,用中藥見療效,媽媽喜悅樂開顏

中醫學認為“蕁麻疹”的出現與風邪侵犯衛氣有著極大的關係。

人類身體的氣體,中醫將其分為三層,內裡運行之氣,稱“臟腑真氣”,肌肉與骨頭之間運行之氣,稱“營氣”,皮膚與肌肉之間運行的氣體稱為“衛氣”。後面的兩種氣體皆依賴“臟腑真氣”供給而運行。

臟腑的真氣來源胃納食物演化轉變成為精微氣體,供給“營、衛”二氣敷布全身,“蕁麻疹”的出現與胃腸道承納水谷演化有關。另外,在胃腸道吸收食物演化轉變的過程中,還受情緒變化的影響。

人體一旦情緒不暢、鬱悶時,肝臟會產生毒素,形成向膽囊供血量的減少,同時,膽汁向胃裡供給也會減少。

膽汁向胃內供給減少,就會影響到胃腸對食物吸收轉化升騰的功效,“營、衛”二氣不能完全敷布身體,外邪之氣趁機侵入體內,“營、衛”二氣與邪氣相博,出現在皮膚的症狀就稱“蕁麻疹”。

“蕁麻疹”這一病名,起源於人體與大麻葉接觸後產生出的現象,皮膚丘狀物與“風團”現象相同,因而得名。

西醫藥為什麼不能根治蕁麻疹,中醫為什麼可以根治?

這是二種醫療體系思維方式不同的結果。

西醫檢測人類身體儀器先進,治療常見病大多屬於平視,對立的療法,(如目前出現的新冠病毒),這種平視和仰視療法,是滯後的、落後的醫學療法;離開影像學的檢測,血液化驗,就不知道疾病來源於何處,不知道如何用藥治療。

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舉例來說,病毒出現了,則根據病毒的特殊屬性來研究對抗它的疫苗,研究不出對抗的疫苗,便宣稱“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與人類共存。此種現象如同2013年SRAR和艾滋病病毒一樣,同存三維空間。

西藥為什麼對蕁麻疹的治療反反覆覆,纏綿不絕?

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服藥吸收的過程。

人飲食從食道入胃,胃腸吸收營養之後通過脾臟中的門靜脈進入肝臟。

人體的肝臟好比是一座“生化處理廠”,在肝內進行生物化學反應達500種以上,她既能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還能排瀉進入肝臟的毒物,肝臟內的營養酶像化工廠的催化劑一樣,催化各種各樣瞬息萬變的生物反應,這些物質在中樞神經的指令下,依靠自身物質的特性,把一種物質轉化為另一種、或合成、或分解為幾種物質……

3歲的孩子,一般不會有情志方面的刺激,大多數是飲食方面造成的蕁麻疹疾病。這個時候,口服西藥,經過上述情況的吸收,初期肝臟對西藥毒素尚可分解,當達到不能分解所有毒素(含藥的毒素)的時候,“蕁麻疹”疾病就又會出現了。即服藥不見效,又稱“出現耐藥性”。

看到此,寶媽們明白了嗎?

患有蕁麻疹久治不愈的成年的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中醫診病是腑視療法。中國中醫學院王永炎院士在2019年中旬就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認為在當年12月初至2020年初期會暴發疫情,應該採取預防措施。

寶寶患了蕁麻疹,媽媽圈內發求援,用中藥見療效,媽媽喜悅樂開顏

中醫用三個手指搭在手腕部,根據氣息的振動就可以診斷疾病,更超前的是不用接觸身體,就知道疾病在何處,講到此,有的人可能認為我所講的是玄學,可是現實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具有這種本事。

這就是中醫腑視的特殊能力,事實已證明了中醫人士提前看到的問題癥結。

中醫既然看到問題的癥結,必然能治療和有解決的方法。

蕁麻疹疾病也是這個樣子,天生一病,地生之草必能克之。

很小的時候,就常聽我那中醫明師的爺爺說:“大夫不治喘,不治癬,一治就丟臉!”

於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攻克這兩種疑難疾病。

不負爺爺從小對我的栽培,二十多歲在中醫藥大學讀書時,我就用中草藥攻克了這兩個在別人看來是棘手的疾病,那時,治療這二種疾病對我而言已是遊刃有餘了,不論幼童還是成年人,痊癒率非常高。

我所用是內外治療法。外用燻洗藥,使衛氣敷布能力加強。如同古時的城牆,由士兵將破損處修復;人體的士兵就是軟組織細胞,在中藥的調動指揮下,修復破損處,抵禦外邪。

內裡口服中藥湯劑或散劑,使胃腸吸收正常,讓脾胃水谷精氣進入肝臟,肝臟演化為人體所需精微送達心肺,心肺共同協作,使氣血敷布全身。內臟真氣充足,營、衛二氣敷布身體每一處,外邪侵入不了皮膚,溼癢之氣何處生存?

提供口服中藥如下:

透骨草、艾葉、白癬皮、當歸、防風、甘草等。

寶寶患了蕁麻疹,媽媽圈內發求援,用中藥見療效,媽媽喜悅樂開顏

透骨草

提供外用藥如下:

艾葉30克、川椒3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苦參50克、防風30克、羌活30克、紅花20克、透骨草30克、白礬30克。(小兒減半)

寶寶患了蕁麻疹,媽媽圈內發求援,用中藥見療效,媽媽喜悅樂開顏

紅花

上述患兒一個月痊癒。

所以說:合理用藥,才是正道。準確用藥,疾病全除掉。

禁忌如下:

在中藥治療期間及愈後,有一些食物不能食用:酒、魚、蝦、蟹、貝類、蛋類、韭菜、香菜、辣椒、草莓、香蕉,反季節的水果,例如西瓜等。

在蕁麻疹的患兒及成人中,對牛奶(一切奶製品)、黃豆、花生、雞蛋、雞肉、鵝肉、牛、羊、馬、狗肉過敏現象較多。

看完此文如覺得好,請點關注,並請提寶貴建議,鼓勵作者發佈更多的好文章。

你的手指動一動,可以救人,亦可為中華民族瑰寶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