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散文:泥瓦匠


鄉土散文:泥瓦匠

泥瓦匠又稱泥水匠、瓦匠等。泥瓦匠中又分白活和泥活兩大類,使石灰勾縫,善於蓋磚瓦房者稱白活匠,以泥草秫秸為主蓋泥草房者為泥活匠。

泥瓦匠所用工具有瓦刀、泥(灰)抹子、託泥板兒、泥包、裝板、彎尺、幹線吊線等。民間泥瓦匠大多兼作,農閒務工,農忙務農,即使有結組性大活,房主也多選擇在農閒時施工。就是現在進城搞包工程的建築隊,忙鏟忙種忙收季節,也要返鄉參與搶收搶種。鄉間的泥瓦匠有幹大活,幹零活之分。前者主要做起樑架柁整起整蓋新房,後者修殘補漏,搭灶修圈類小活。做大活的,泥瓦匠多和木匠組合,包攬活計,並推出領工2人,俗稱“掌尺”或“工頭”。泥瓦匠組班多由兩匠帶一徒。即兩個大工匠帶一個小工,小工處於學徒地位,髒活累活粗活要搶著幹。幹活前,小工兒要把各種工具準備好,有的還要提前潤泥和漿。俗話說:大工子一上工,小工子就發懵,要啥遞啥,責備喝斥是常有的事。“嚴師出高徒嘛。”

在我的記憶中,老家王家崗屯,六十年代以前,沒有瓦匠,只有泥水匠。那時候,農村人生活有困難,手蹬腳刨地忙活一大年,只能弄個溫飽,遇上災荒年月連吃飯都成問題,哪裡有錢住好房子,都住泥草房或土平房。泥水匠所幹的活也都是打牆、砌牆、搭炕、搭鍋臺、砌煙筒、託坯、蓋泥草房、土平房,蓋新房。房框子土建工程基本是三種方式完成。一是用黃土打牆,找來幾塊又寬又長的長方型木板,用繩索和木樁子把木板固定好,往兩塊木板中間填黃土。填一層用木榔頭砸或人上去踩,基礎打堅固後,再一層一層往上倒板,直至達到房牆的高度。房子牆高一般標準都是10米高。土打牆的關鍵,也是要顯工夫的地方就是牆角與牆角的結合處,結合的好,牆才能穩固結實,否則牆與牆會裂開、倒塌。二是用踏頭草伐子壘牆。我們村是典型的溼地村。在村南西兩面的草甸上長著一片又一片踏頭草。為了省錢,人們便想到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蓋房子人家事先要找幾個親朋好友到踏頭溝去拉踏頭蹾。每一塊都切得四稜見線兒,在野外曬乾,再拉回家來。壘牆時房框子四角要立四根大碗口粗細的松木做柱根,底下要墊上柱腳石,然後用焦泥勾縫,把踏頭伐子塊固定結實。三是用土坯壘牆。房主人要趁秋高氣爽的天氣,找來泥水匠和小工子脫坯。脫坯是民間流傳的四大累活之一。脫坯的人要在烈日當頭的日子,用麥滑溜和黃土合泥,待泥行好後,進入脫坯程序。脫坯一般都是兩個人一幫鼓,泥匠脫坯小工子端泥。泥和好後用三股叉端泥,往坯膜子裡填。泥水匠用手把坯膜子四周填滿泥。為了出坯時順暢,脫一塊往坯膜子上噴些水。一塊一塊脫到草坪上晾曬。曬乾後拉到新房平整好的房場,一幫鼓一天最多能脫一百塊坯,最少也能坯70塊。脫多少塊為宜,要根據蓋房間數以及搭幾個灶臺,幾鋪炕,修幾個煙筒決定。

鄉土散文:泥瓦匠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村裡來了一個城裡下放戶,房主名叫蘇永和。三十多歲年紀,中等身材,刀條子臉,長得濃眉大眼,英俊瀟灑。美中不足是臉上有幾個淺皮麻子。村裡人都愛叫他“蘇麻子”。蘇永和原來是城裡工程隊的成手瓦匠,是玩瓦刀抹白灰的行家裡手。他的到來,讓屯子人開了眼界,長了見識,知道了什麼是瓦匠,領略了磚瓦房的風采。起初,農村人窮,蓋不起磚房,蘇瓦匠空有好手藝,沒有用武之地。為了養家餬口求生存,只好扔下瓦刀,抄起泥抹子,屈尊和大夥學幹泥水活。

1978年,黨的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好轉,農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加之村裡又建起了燒磚廠,為村民改造泥草房提供了便利條件。這時候,有實力的人家都想追求生活改善,住上窗明几淨,青堂瓦舍的磚瓦房。一時間,村裡蓋磚瓦房的人家多了起來。蘇瓦匠扔了幾年的瓦刀終於派上了用場。東家找,西家求,南北二屯去蓋新房,砌院牆,忙得不亦樂乎!他樂呵呵地招兵買馬,挑幾個年輕力壯,腦瓜靈活的小夥子,組建起王家崗第一個建築工程隊。蘇永和既是師傅,又是工頭、隊長。除了給本村和外村人蓋磚瓦房,有時還受生產隊派遣到公社去修水電站,蓋辦公場所。

1966年末,我中師畢業分回到家鄉教書。父親一看,家中有了掙現錢的,就張羅著把我家的三間泥草房推倒,重新蓋三間磚瓦房。蘇師傅聞訊主動上門服務,帶著他的徒弟們起早貪晚在工棚子裡忙碌。他不僅手藝相人,瓦匠活幹得乾淨利索,而且講誠信,重質量,不糊弄人,不拖泥帶水。人也隨和,口碑也好,愛說愛笑,還有一副好嗓子。邊砌磚邊說笑話,逗得大姑娘小媳婦笑得前仰後合。有時中午幾杯小酒下肚喝高興了,下午便在工地上唱起京劇選段或流行歌曲,無論是唱戲唱歌都像模像樣,字正腔圓。他在哪裡幹活,就把歌聲笑聲帶到哪裡,吸引著左鄰右舍都來聽唱歌看熱鬧。給父老鄉親帶來了無盡歡樂。人們親切地叫他“歡喜瓦匠”。蓋房的人家願意找蘇師傅,不挑吃不挑喝,砌磚速度快,質量高,非常有同情心,理解農村人蓋房的不容易,知道幫助東家節省材料,能用上的儘量用上,那怕是一塊磚頭也不糟損。

鄉土散文:泥瓦匠

跟他幹活的人都誇獎說:跟蘇師傅幹活,既能學到真本領,又不累,輕鬆愉快就把錢掙了。

蘇瓦匠雖然已經離開小村30年了,人們還想他這個人,念著他的好。他泥瓦工的作品還留存在村裡。

那一棟棟美觀標緻的磚瓦房,整齊劃一的磚院牆,改善了鄉村面貌,美化了村屯環境。

村裡人那一張張開心的笑臉,透出村民男女老少的幸福指數。村裡那一個個磚瓦房,似像一首讚美詩,又像一幅水墨畫。它默默地訴說著蘇瓦匠的精神和人品。

他的瓦匠技術也傳承於我村了,他親手帶的十幾名徒弟拎著瓦刀,奔走在城市、鄉村的建築工地。用青春和智慧,雕塑著鄉村振興的美麗圖畫。


審閱:韓田梅

簡評:新時代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工匠精神的傳承。作品以“瓦匠”為引,寫出與其有關的人和事,突出崛起中的鄉村圖景和人文精神。

作者:王文山,哈市雙城區文聯作家協會主席。省作家協會會員。


本頭條每日刊發作品優選紙刊《中國鄉村》雜誌,凡上刊者免費包郵贈送樣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