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還記得你小時候印象中的家鄉是什麼樣子的嗎?

聰明的小孩呀


小時候住的是泥磚屋和土牆屋!屋後背是青山,北邊是路西邊是山,東邊是田,屋門口是曬坪!住了一年又一年,小時候沒有通路,交通不方便!生活非常困難!以吃雜糧為主,吃得飽肚子就不錯了!那個時候還是生產隊!出一天工才6分,最多的才10幾分,工作好辛苦了!靠工分搞吃!有的吃飯人多,勞力少,糧食成問題!工分少,吃的人多!超額了你的工分,連肚子填不飽!一提起那個時候,我就心酸!還是人過的生活嗎?後來分單幹了!田地分到農戶的手中!糧食有得吃了!溫飽問題解決了!生活漸漸的好了起來!



唐有權433


謝謝,

記得,而且印象深刻。

我的家鄉前面有一座不太高的山,海拔不足500米,說是山,其實大夥都叫埠,也就是嶺的意思。我們這個不不大的小山村,座落在山的後面,村南是山,村西到村北全是山的根,一週高土崗把小小的山村圍了大半圈,與周圍的村莊相比較,屬於低窪地帶。每當夏季來臨,村裡家家戶戶都會準備一堆沙土,預防洪水流進家中。村中間雖有一條從西向東彎彎的小河,由於小河窄,特別是村莊的位置比較低,每年夏季下大雨,山上很多條自然溝曲匯合成一股巨大的洪水,咆哮著向村裡湧來,水漫過河面,湧入村民家中。有時,河邊的草垛也被捲入河中,隨著洶湧波濤流向遠方。

洪水過後,我們小孩歡喜不得了,跑著跳著來到河邊看熱鬧。甚至跳進清清的河水中捉魚、摸蝦,洗澡。

特別是春秋季節,大媽大嬸嫂嫂們紛紛來到門前河邊洗衣服,一邊洗衣一邊說笑。清清的流水,綠綠的碧波,唱著古樸的山歌,一路歡笑,流向村東的大河、流向遠方……


老於52080


這並不是什麼深刻的問題,我的回答只不過是實話實說唄。恰好可以套用那首《我熱戀的故鄉》的一部分歌詞:

我的家鄉並不美

低矮的瓦房苦澀的井水

一條時常乾枯的小河

依戀在小村的周圍

一片貧脊的土地上

收穫著微薄的希望

住了一年又一年

生活了一輩又一輩

……


晉嘉年代


小時候的家鄉情景經常出現在腦海裡。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從村子的正中央穿過,路兩邊是高矮不齊的幾排白楊樹,村民的家都是靠路兩邊建的,清一色的土坯房,唯一的區別就是大小和刷沒刷白石灰,每當夕陽快要西下的時候,路邊總會聚起三三兩兩的人坐在土路邊嘮嗑,偶爾有一輛拖拉機或者大汽車駛過,就會揚起一條土龍。至今仍然清晰的記著每天早上去上學走到馬路邊,那金色的陽光穿過楊樹葉照的人眼睛睜不開,但是每天我都喜歡看那穿過楊樹葉的陽光。


馬春雲92


出生在五十年代未期,家住城鄉結合部郊區,基本上也是農村,應該說對過去農村歲月大慨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一出生就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國家也窮,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難,聽父母講,逃荒要飯多的是,甚至有餓死人悲傷,當時農村是人民公社大集體制,每年以小麥和水稻兩季,產量很低,農民的溫飽問題很難解決,住房條件基本上都是毛草房,後來分田到戶,農村一步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福明166467022


我是50後,出生在農村的一個鄉鎮,在我的記憶裡家鄉就是一窮二白。可以這樣說吧: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渾秋飽,冬春去討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