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隨著疫情在全球的擴散,各國紛紛進入了“自保模式”。中國從今天(3月28日)零時開始,暫停外國人入境。

每到大危機的時候,除了藥品、防護品外,人們一般搶兩種東西:硬通貨和糧食。

上週一度出現的“美元黑洞”現象,就是因為全球主要國家、大企業都在搶美元現金,最終導致了美聯儲“無限量印鈔”。

錢的問題好解決,不夠了讓美聯儲“印”就可以了。但糧食問題就完全不同了,這是要種植、收穫、存儲和運輸的,它無法被“印刷”出來。所以,大災之年往往出現糧食緊缺。

事實上,已經有一批產糧國收緊了出口管制。

比如農業大國——哈薩克斯坦已禁止小麥、胡蘿蔔、糖和馬鈴薯等產品出口;塞爾維亞停止葵花籽油等貨品出口,並會每週檢討禁令中的產品清單;越南自3月24日起暫停大米出口。

因為接下來,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如果疫情在農業大國失控,糧食的種植、收穫會錯過最佳時機,造成減產。更何況,目前蝗災還在西亞、南亞等地擴散,疫情中人類有能力抵禦蝗災嗎?沒有人能確保。

即便糧食沒有減產,能被及時運輸嗎?現在全球運輸體系基本癱瘓,客運斷崖式下跌,貨運能不能100%保證?

最悲觀的預測是,2020年全球糧食會有顯著的減產。即便是中性的預測也認為,民間囤貨、政府搶購會造成全球糧價飆升,“戰時配給”這種制度會在很多國家重出江湖。

一些糧食進口國已經開始未雨綢繆,比如阿爾及利亞、土耳其等主要小麥進口國已經發布了新的招標書,而摩洛哥則暫停徵收小麥進口關稅到6月中旬。這些措施,都是為了“搶糧食”。

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以及經濟產生比較明顯的衝擊, 各種媒體也在探討可能由此引發2008年式金融危機的問題。


那麼,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到底哪個危害比較大呢?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比較大?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也很好回答,短期來看,金融危機比糧食危機危害大,長期來看,糧食危機比金融危機更可怕。為什麼呢?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01. 什麼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是指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發西方經濟大蕭條的金融危機,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發並引發全球經濟危機的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減,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的現象,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候甚至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所以說金融危機將引發經濟危機。這是顯而易見的,因為貨幣和資金是經濟的血液,而血液由金融系統提供,血液出了問題,經濟當然要出問題。金融危機來自於資金的錯配,而經濟繁榮時期的加槓桿行為加重了這種錯配。去槓桿以及糾正資金錯配的正確做法可能會引爆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就是違約潮奔湧而來,市場低迷,各種生意門庭冷落,市面上流通錢一下子少了許多,沒錢人沒錢,有錢人也沒有錢的被動,似乎比別人洗了一遍,大家一致認為錢少了,對於國家和個人來說,危險是暫時的,只有認真的調整好對策,調整好個人的心態,也許一場暴風雨就過去,大不了損失了一部分錢,過幾年錢可以賺回來的,所以從短期上來看金融危機危害大,是引發經濟危機的主要推手。

02. 什麼是糧食危機?

大家都知道,民以食為天,國以地為本。農業是國家的命脈,糧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沒錢可以生存,沒有糧食那將是很可怕。

糧食危機?糧食危機是指全球性的糧食短缺、產量銳減、價格漲幅過快,以至造成了近40年來前所未有的糧食恐慌與危機。直白一點說,自已生產出來的糧食 不夠自已消費,世界也大面積的缺少糧食,糧食不夠吃了。

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所有的人。”中國是個人口大國,必須確保糧食供應和糧食安全,根本無法承受糧食安全引發的災難,一旦我國暴發糧食危機,國家就會動盪不安,可以說糧食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抓住了糧食問題,糧食安全有了保障。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城鎮化加速糧食危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開始加速。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到2015年末,我國地級以上城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73.3萬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長11.6%。其中,建成區面積40941平方公里,增長13.3%。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從1994年至2016年,中國的城鎮化人口從1.72億人增加至7.9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2182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9億人,減少137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7.4%,比2012年提高4.8%。與此相對的是,鄉村人口已減少到6億人。在此過程中,大片良田被蠶食。2017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2220千公頃(16.83億畝),比2016年減少815千公頃(1222萬畝),下降0.7%。其中谷物播種面積92930千公頃(13.93億畝),比2016年減少1464千公頃(2196萬畝),下降1.6%。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據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5中國國土資源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耕地面積20.25億畝。從2015年實際保有的20.25億畝到2030年的18.25億畝底線,兩者間尚有2億畝耕地的空間。換言之,這15年間我國耕地數量被允許減少2億畝。有的專家推算,早在2015年,中國就己經突破18.25億畝耕地的紅線。

糧食缺口日趨嚴重

雖然從2003-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連年增長,一邊是糧食連續增產,一邊是進口量不斷攀升。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12358億斤),比2016年增加166萬噸(33億斤),增長0.3%。其中谷物產量56455萬噸(11291億斤),比2016年減少83萬噸(17億斤),減少0.1%。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較上年增加13.9%,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創歷史新高。其中大豆累計進口9553萬噸,稻米累計進口403萬噸,小麥累計進口442萬噸,玉米累計進口283萬噸;2017年中國糧食累計出口280萬噸,較2016年增加47.4%,其中大豆累計出口11萬噸,稻米累計出口120萬噸,玉米累計出口8.6萬噸,進口和出口總量雙雙創新高。儘管2017年進口糧食總量已超過了一億三千萬噸,超過了我國2017年糧食總產量的五分之一。而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將上升到5.54億噸,但糧食需求大約為7億噸,有近2億噸的缺口,成為世界第一。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務農人員不斷減少

2004-2015年,中國外出農民工數量呈直線上升,10年來增長48%,再加上在本地就業的農民工,中國農民工總數維持在2.7億人左右。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放棄農業生產,把土地留給家中的婦女或者老人耕種,直接造成農業人口老齡化、農業空洞化和農村破產化,也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再加上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農田水利基建滯後,使得種地成本增加,抗風險能力較弱,農民無利可圖。而在脫離農業的人口中有近1/4沒有在農業生產中投入過多時間,一代農村居民在脫離土地,他們的子女(尤以80後、90後為主)讀過大學後留在城市,更成為普遍現象,家鄉的土地逐漸被遺忘。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農民到城市務工,承受著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卻沒能享受到市民該有的福利。另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農村居民到城市來就業和生活,每天直接和間接消費的糧食將會增加20%。一正一反,加劇了糧食供需的不平衡。

這不能責怪於農民。農民也是投資者,他們可能對收益率沒有概念,但對務工和務農的收入有著直觀的對比,在城市務工每月可拿3000-4000元的工資,收益遠大於務農,這也是他們在權衡之後做出的合理行為。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有人會說,機械化和大農場模式可能才是出路。但是,中國農村有很多梯田,眼下極度分散的耕地不適合機械化和大農場模式。大量撂荒的耕地,也在某種程度上給出明確的信號,只有政府投資對農田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小田改大田,並通過土地承包的方式發展現代化的農場,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

金融危機和糧食危機相比哪個危害更大?

最後,金融危機只能產生暫時的物價上漲或下跌,世面上流通的錢一下子少了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或許會減慢,甚至會倒退,但是加以穩定的,認真調控,嚴控物價上漲,認真落實好民生問題,但是從長遠來看糧食危機,關係到國家的穩定,金融危機是如果出現危機可能會讓一個國家的經濟陷入滯後,可農業的危機卻能直接斷送一個國家的未來...所以糧食危機比金融危機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