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薰修”教育法談起

現代的社會,人人都在望子成龍,而要真正望到子成龍卻是一件十分不容易而艱辛的事情。孩子“成龍”的條件,除了孩子本身具有的天賦外,還涉及到家庭教育中家風的傳承,另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往往令人更加容易忽視,這個因素便是孩子受耳濡目染的周邊環境“孩子整天和誰在一起”。而常常,“孩子整天和誰在一起”這一看似不佔主觀的客觀因素,往往會在實際的生活中反客為主,從而佔據了決定孩子思維和行為的關鍵位置。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今如是,古也如此。我們不妨借古鑑今來闡明這一問題。

望子成龍的教育中:孩子“不知過不加改”最令人“添堵”

古人常言“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首先在告訴人們,沒有誰一生下來就很完美,但如果有了過錯,及時發現令其糾正,這也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然而,我們常常遇到的問題可能並不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說起來這麼容易。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可能會被另外一種景象“添堵”的心煩不止,百般沒轍。而這種景象,正是周敦頤在《通書》中提到的:

今人有過,不喜人規,如護疾而忌醫,寧自滅其身而無悟也。

也就是說,一個本來有著很大過錯的人卻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的,於是不論你如何苦口婆心勸導他也不醒。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周敦頤

比如,一些接觸到不良風氣的孩子,很多習慣與行為是十分不應該的,而他們卻覺得這是沒有問題的,甚至認為他們的過錯很普遍很常態化。於是,對於他們自身真的過錯,常常不喜歡聽到善意的批評,並以過為榮,正如本來生病的病人不覺得自己生病一樣,寧可抱著自己的過錯與習慣堅持,而就此葬送掉未來前途也不願重新認識問題繼而思錯改過。

說白了,就是勸不醒、說不透,悟不了,還不敢惹。這令無數有著同等遭遇的天下“父母心”頗感無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語道盡環境對人培養“習慣和認知”的關鍵決定作用

那這種情況到底如何破解?可以徹底喚醒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迷失人生正向的孩子們呢?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古人老早都已經告訴過我們,而且耳熟能詳。說來,實際也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儘管大道至簡,運用起來卻需要靈活。就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來說,單從語句的表面,雖然看上去簡單,它大致是告訴人們,環境對一個人成長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實際上它卻暗含了兩層妙用。

第一層,告誡人們想要讓孩子教育好,選好環境是首要。

第二層,告訴人們對已經沾染了不良習慣的孩子,而且很難聽勸,這時候應該將他放到近朱的環境中,令其耳濡目染,假以時日往往總會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裡強調的是“環境對於之前習慣和認知的刷新式培養”。

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的第二層含義,正是利用“環境燻修”的方法管教“不識自過,迷失自性“問題孩子的一個絕好方法。

古往今來,環境影響人成才的例子舉不勝舉,我們而孰能詳的如“孟母三遷”,另外還有一則,是房景伯以環境“燻修”法教育一位不孝之子改過的歷史故事。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孟母三遷

房景伯環境“燻修”教育法:忤逆子迷途知返至孝孃親

這事講的是南北朝北魏時期,東清河太守房景伯幫助一位不孝之子痛改不孝親母的事例。

房景伯,字良暉,清河東武城人,歷任魏朝七郡太守。

景伯自幼喪父,從小和心母親相依為命長大,並以孝義聞名鄉里。景伯雖然從小家裡很是貧困,但他的母親崔氏卻是出自書香門第的名門望族。崔氏自幼熟讀經書,學問很深,嚴明有高節。儘管丈夫過世之後,家境開始陷入貧困,崔氏有三個孩子,房景伯、房景先、房景遠三兄弟,孩子們上不起學,崔氏便親身親力自己來教。時鄉人贊房家三兄弟“有義有禮,房家兄弟”。在母親崔氏的教育與人格影響下,房景伯作為家中兄弟中的老大,從小知書達理,性格純和,並對母親十分孝敬,長大後更是不負眾望,歷七郡太守,《魏書》稱頌曰:“景伯兄弟,儒風雅業,良可稱焉。”。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房景伯至誠孝母 感化貝邱不孝之子

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時,一日,有位名叫貝邱的婦人前來狀告自己的兒子,說兒子很不孝順自己,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只好來告官。

景伯聽了那位母親前前後後的訴說,也對兒子不感母恩反而忤逆的行為感到十分氣憤。但景伯同時也替這個兒子的不知義而難過,更替那位婦人一把辛酸拉扯孩子不容易而不得善養難過。

常言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景伯來說,他遇到的正是一樁十分難以處理的“家務事”。特別是這兒子不孝順,就連他自己的父母都拿他沒法,而作為一位毫無血親關係的太守又能拿他怎麼樣呢?就算可以借用“法”的手段懲治一下,但是法度的懲治只能遏制一時,但終歸不能使得這位兒子從心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徹底加以改正,反而還會多一份對母親將自己告官的怨恨。也就是說,在家務事上,單純的法責可能會治標不治本。

於是,景伯只好將遇到的這件為難事告訴了他自己的母親崔氏,向母親請教有什麼好辦法才能教育好這個不孝敬母親的兒子。

景伯的母親對他說:“你不要太難過,你不是從小就很孝敬我嗎?你去把他母子請到家裡來,讓那兒子親眼看看你是怎樣孝敬我的,這樣他會受到教育,改正錯誤的。”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百善孝為先

於是景伯就遵照母親的意思去做。景伯將那位名叫貝邱的婦人連同他那不孝順的兒子都請到了自己的家裡來,所有侍奉兩位老人(景伯的母親崔氏和婦人貝邱)的事情都由景伯一人去做,而那位婦人的兒子只需要晚上同貝邱睡在一張床上。

如此朝夕相處,大約過了半個月,那位婦人的兒子深受啟發,心中有所觸動,向景伯提出要求自己和母親回家,以後自己會善待母親。但是景伯並沒有答應。

景伯對貝邱的兒子說:“表面上看來,你覺得很慚愧,其實你只是看得有點不耐煩了,並沒有真正動心。你還得要看,暫時先不要走。”

就這樣,貝邱母子又在景伯家裡如此生活了20多天,這時候,那位不孝之子實在看不下去了,他真實為景伯的孝行所感,滿懷內心的慚愧,撲通一聲跪在兩位老人的面前,並深刻陳述自己的錯誤,並痛哭流涕的說道:“我不孝敬母親,天理不容。回去後,我一定像太守那樣孝敬老人,我說到做到。”

景伯的母親崔氏看到那位兒子是發自內心的悔悟,真的誠意滿滿,於是就讓景伯放他們回家去了。

從此後,貝邱的兒子果然如同變了一個人似的,儼然同景伯當時對待自己的母親貝邱一樣孝奉孃親。

古人云“身教重於言教”,房景伯幫助貝邱教育兒子令其心悅誠服,悉心改過的事情正好是一種歷史真人的現身說法,說明了善的環境對人改過的重要引導作用不可小覷。

結語

鑑古思今,古人教育子女如此,今人也同樣。景伯的母親崔氏利用“榜樣的力量”教育貝邱兒子的成功故事,其中,之所以能令那位不孝順母親的兒子痛改前非,“身教”在這裡起到關鍵決定作用。

“孩子和誰在一起”有多重要 從古人“環境燻修”教育法談起

當孩子“不知過不加改”,榜樣的引導力量特別重要!

身教,加上長時薰陶,就很容易改變一個人的言行和想法,甚至對事物的認知。當然,這裡說的“身教”之重要,也並不是在說不需要言教,而是言教之外,再加上身教,效果就大大不一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