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最近幾年開始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也都積極參軍入伍,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將達到874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其中今年的徵集對象主要是以大學畢業生為主,因此

會有很多大學畢業生湧入軍營,在軍營裡面展現自己的才華,在軍營建功立業,用知識、用青春、用熱血來為國防和軍隊的建設貢獻做貢獻。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大學畢業生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

入伍基本條件:男生女生都可以報名,男生年齡不得超過24週歲,女生年齡不得超過22週歲,男生身高不低於160cm,女生身高不低於158cm,左眼裸眼不低於4.5,右眼裸眼不低於4.6,不能有色盲、色弱。女兵:面部、頸部文身或瘢痕直徑超過2釐米,著短裝身體其他裸露部位直徑超過3釐米,或雖經手術處理仍有明顯文身瘢痕,影響軍容的,不合格。其它部位文身或瘢痕不影響正常功能和形象的,合格。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大學畢業生走“義務兵”方式入伍,轉士官直接授予中士軍銜,跳過下士階段,享受中士的工資待遇,中士每個月的工資大概在7000~9000元左右。晉升士官也是一道“坎”,難度比較大,因為義務兵人數比較多,而且部隊的待遇都是比較好,越來越多的人都願意留在部隊發展。大學畢業生有學歷上的優勢,如果能夠在軍事素質方面過硬,特別是體能上比較突出,在同年兵當中屬於領先水平,專業技能掌握得比較好,在連隊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晉升士官成功率非常高。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晉升士官之後的發展方向基本是走管理路線,通常會擔任骨幹,在連隊擔任班長成為連長的得力干將,管理型士官在入黨、提幹、立功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個人的綜合能力提升的也是最快,服役年限基本是到上士或者四級軍士長就面臨退伍或者轉業。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大學畢業生“直招士官”入伍。

基本條件:男性未婚,年齡不得超過24週歲,已經取得大學畢業證書(應屆、往屆均可),大學所學的專業必須符合部隊的專業需求(全國徵兵網可以查詢),高校和所學專業已經開展職業技能鑑定,並且獲得國家頒發的中級以上的資格證書。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直招士官入伍,專業符合部隊的專業發展需求,所以入伍之後經過短時間的培訓之後,就授予下士軍銜,並安排到對應的工作崗位上,在部隊的專業崗位主要是技術型崗位,發展方向就是走技術路線,把技術學精通的情況下,晉升到高級士官都是完全有可能。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大學畢業生直招士官是實現了“校門口”和“營門口”的無縫對接,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能夠在部隊發揮出作用,因此在專業技術領域上很容易有所作為,立功受獎的機會更多

。而且直招士官入伍直接就是跨過了義務兵階段,入伍就是下士軍銜,下士的工資待遇每個月在5000~7000元左右。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優先大學生士兵提幹,無論是走“義務兵”入伍還是“直招士官”入伍,在部隊有突出的表現,同樣都有機會被選拔為基層幹部。如果是“985、211”或者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生,在部隊擔任班長、副班長、被評為先進個人、榮立三等功、在艱苦地區的部隊服役都會優先考慮。

大學畢業生入伍的兩大途徑,“義務兵”和“直招士官”有何不同?

綜合以上分析,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如果是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在部隊轉士官,基本是往管理型士官發展,入黨、提幹上有很大的優勢。如果是走“直招士官”的方式入伍,基本是往技術型士官發展,把技術學精通的情況下,晉升高級士官都會優先考慮。不管是哪種方式入伍,在部隊表現優秀都有“提幹”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