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抗疫中,如何看“中國模式”?

“中國模式”正一帆風順。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3月29日報道,原題:“中國模式”正一帆風順

中國能從應對新冠肺炎危機中取得多少積極成果?法國《世界報》提出這個疑問。歐美國家因為準備不足而陷入嚴重的衛生危機,現在它們捨棄了一直強調的“自由”轉而執行中國式的嚴格封城措施。北京也正向歐美國家援助缺席的地方運送口罩、藥物並派出醫生。

法媒:抗疫中,如何看“中国模式”?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就“中國模式”在應對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及對世界影響問題,採訪了法國國際關係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巴泰勒米·庫爾蒙。

問:“中國模式”的確一路暢通嗎?

庫爾蒙:毫無疑問,是的。我們正經歷的疫情快速惡化凸顯了西方國家在應對危機時的猶豫不決以及效率低下,難以快速解決實際問題。無論人們怎樣看待和評價中國公佈的數據,總體而言,他們確實成功度過了危機。因此,歐美國家政府沒有遲疑,果斷地推出跟中國一樣嚴格的封城及禁足政策。

問:疫情之後,中國會實現國力上升嗎?

庫爾蒙:我們可以看到,疫情暴發至今,中國的形象比較積極正面,甚至在很多情況下遠優於一些西方大國如美國。這在非洲、中東以及傳統上親美的拉美國家尤為明顯。

問:在眾多國家執行全民禁足政策的時候,我們是否也可以參考一些國家比如韓國的抗疫方法?

庫爾蒙:是的,韓國採取了大規模檢測、全民佩戴口罩以及使用新科技的做法。他們沒有全民禁足那麼嚴厲。這或許是另一種可能。然而就危機本身而言,引人注意的是,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走出疫情的實例背後,西方的民主模式得到的擁護更少了。如今,人們要求更多的是發展、主權,以及不受外力比如老牌殖民國家操控的模式。“中國模式”的問題或許在於,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在某天如果感覺中國會插手其內部發展模式,那必定會出現分歧、反對和批評。中國需要正確應對和處理(這種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