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升至777286例,全球疫情尚未達到頂峰?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30日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777286例,死亡病例為37140例。

意大利目前是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為11591例,其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升至777286例,全球疫情尚未达到顶峰?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這些數據來自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病毒研究項目彙總的各個國家和地區數據。

延伸閱讀:

全球疫情尚未達到頂峰,81歲老外交官:這是我見過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

耄耋之年的老外交官華黎明出生於抗戰烽火之中,外交生涯見證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曾為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翻譯。談及眼前的新冠疫情,華黎明坦言,這是他一生中見過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將超過兩次世界大戰。世界各國應積極合作,拋棄地緣政治考慮,攜手抗疫,共同戰勝危機。

全球疫情尚未達到頂峰

北京日報客戶端:現在全球疫情處在什麼階段,您如何評估當前的全球抗疫形勢?

華黎明:中國的疫情控制住了,但中國以外的地方還在發展,向全球蔓延。全球疫情可能還沒達到頂峰,從頂峰跌落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以外的抗疫形勢越來越嚴峻,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鮮有幸免,對世界經濟的衝擊很大。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股市已經接連狂跌,三次熔斷,美聯儲把利率幾乎降到零,失業人口已經到了328萬。在美國曆史上幾乎是空前的。

全球主要的產業鏈在中日韓三國,市場在歐洲和美國,能源在中東。中日韓都受到疫情嚴重衝擊,歐洲受衝擊尤其大,中東油價大跌。全球經濟都受到很大沖擊。

有人說,會不會引發20世紀30年代那樣的大蕭條?我注意到,經濟領域的一些專家認為還不至於引發那麼嚴重的大危機,但至少二戰結束以來的70多年,人類還沒遇到這樣的情況。世界格局將會受到巨大沖擊,經濟會發生大倒退,中國肯定也會受到影響。

疫情衝擊超過兩次世界大戰

北京日報客戶端:像巴菲特這樣的人物,已經說新冠疫情是他從沒有見過的局面。在您經歷過的重大事件裡,這次疫情是不是最嚴重的?

華黎明:以我的年齡來看,這是我這一生中見到過的最嚴重的世界性危機。我經歷過經濟危機、局部戰爭,二戰我趕上一個尾巴。但我覺得新冠疫情給經濟造成的損失可能比二戰還要大。這是人類遭受的一個非常大的災難,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全球性的打擊。

在我的印象裡,人類所經歷災難中最大的是一戰、二戰。這次疫情的衝擊我認為比兩次大戰還要大。一戰主要戰場在歐洲,二戰在歐洲和太平洋,其他地區還相對安定。但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以病毒傳播的方式,讓全球都捲進去了,這是比世界大戰還要大的災難。

疫情證明人類需要全球化

北京日報客戶端:從全球來看,控制疫情的關鍵是什麼?

華黎明:疫情的發展,從全球化的角度看,倒是“壞事變成好事”。從2016年開始,世界出現了逆全球化的趨勢。美國特朗普政府和中國打貿易戰,歐洲出現了英國脫歐等很多“黑天鵝”。

這次疫情本身就告訴全世界,世界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疫情這麼大沖擊之下,沒有一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全世界70億人是個大家庭,必須在全球數據、醫療資源、資金、物資和病源流動等方面通力合作,才能把疫情控制住。疫情對全球化趨勢是個很好的反面例證,人類真的需要全球化,不僅是經濟發展需要,還要共同面對危機。

從中美領導人通話、G20視頻峰會也看出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這樣唯一的超級大國,中國這樣經濟排在世界第二位、14億人口的大國,都不可能單獨處理人類面臨共同的問題,只有相互合作。像中美兩個國家之間,要採取合作,要拋棄地緣政治思考,特別要拋棄“零和遊戲”的冷戰思維,來面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很多新問題。

這次疫情應該對人類有所啟發,人類本就是命運共同體。中美兩國關係,世界各國關係,還有如何解決全人類問題,都應該拋棄地緣政治思考,真正通過合作共贏,迎接21世紀以後的各種挑戰。

人類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體制 來管理自己?

北京日報客戶端:在疫情全球蔓延之下,我們看到中國,還有俄羅斯,在自身疫情控制得力的情況下,還可以大力度援助其他國家,包括意大利這樣的老牌發達國家。

華黎明:中俄兩國,尤其是中國,處理疫情時有幾點是成功的。

第一,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中俄兩國領導人毫不猶豫地把人的生命放到第一位。特別是疫情在中國爆發時,正值國家經濟下行和春運的億萬人口大流動,中國政府果斷地把其他問題先擱置起來,全黨、全軍、全國總動員解決人的生命和安全問題,待疫情基本控制後不失時機地復工復產。

相比之下,有的國家疫情已經爆發,政府還在折騰股市、降息,舉棋不定,抓經濟還是抗疫,一直在猶豫,直到確診病例過了4萬,才下決心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第二,中俄兩國都有比較高的行政和執政能力,就是令行禁止,政府一聲令下,大家就居家隔離,“封城”的封城,交通停止的停止,該監測的監測,這在很多國家做不到。直到現在,一些西方國家疫情十分嚴重,但很多人都不願意戴口罩,都不願意取消他的聚會。這是我覺得我們跟他們很不相同的地方。

歐美國家本身的一些問題,也隨著疫情暴發而暴露出來。比如他們經濟情況實際不是很好,又受到疫情衝擊,跟控制疫情有關的生產活動,比如口罩、防疫用品、呼吸機的生產,中國可以很快動員起來,上億的口罩,成千上萬的測試盒、呼吸機、防護服,都可以生產出來,但在歐美國家做不到。這確實反映了經濟能力或制度上的優劣。

疫情蔓延全球,自然也引起人們對制度的思考。一直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制度說三道四,但是這次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中國充分發揮體制的優越性,對疫情全面監督、控制。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在學習中國的經驗。

這些都在體制問題上給人們提供了新的思考,就是人類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制度來管理自己?尤其是面對一種重大自然災害、重大困難的情況下,給全世界提出了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

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何全球最高?原因或有這三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當地時間3月29日發文質疑,為什麼意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似乎比其他國家高得多?CNN在這篇報道文章中援引專家觀點分析,這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意大利人口老齡化情況凸顯,而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此外意大利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方法並不能全面反應真實的感染情況。

一個導致意大利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老齡化程度。意大利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意大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22.8%,老齡化程度僅次於日本。另據意大利衛生研究所27日公佈,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後死亡的意大利病人的平均年齡是78歲。

加利認為,儘管意大利的公共醫療體系能夠讓幫助很多老年人延長壽命,但是如今的新冠肺炎病毒使他們暴露在非常脆弱的環境之中。當102歲的意大利老奶奶格隆多納(Italica Grondona)感染新冠肺炎後奇蹟康復的時候,意大利人稱她為“不朽者”,“這寄託了不幸感染的老年群體的希望”。

“另一方面,意大利目前公開的確診人數並不能代表感染人群的整體情況。”米蘭薩科醫院傳染病科主任馬西莫·加利博士(Dr. Massimo Galli)說,被感染人員的實際數據應該“多得多”。加利補充道:“成千上萬的人在家等待病毒檢測,只有症狀嚴重者才能接受檢測,這就使意大利的死亡率顯得‘扭曲’。”

加利介紹,進行全面覆蓋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的主要障礙就是意大利醫務工作者的防護設備有限。加利說:“我們國家的醫療體系運營良好,尤其是倫巴第大區,儘管如此,目前也遭遇了巨大的衝擊。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我們的藥物處於匱乏狀態。”

除此之外,一些專家質疑意大利政府在遏制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時是否做了足夠的努力。根據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Giuseppe Conte)宣佈的措施,3月10日起,意大利所有民眾被要求待在家裡,只有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能外出,此外將對違反政府“封城”令者處以400歐元(約合3144元人民幣)至3000歐元(約合23582元人民幣)罰款。但歐洲和意大利病毒學會前主席喬治·帕盧(Giorgio Palu)博士面對CNN採訪時坦言:“意大利的應對措施並不像中國那樣有力。”

來源:綜合新華社、北京日報客戶端、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