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小麥、玉米效益低,農民不知該種啥賺錢多,你有啥好建議?

室靜蘭香


面對國外現代農業生產的大型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化學化、智能化和科學化的發展,國內農業生產技術落後,成本過大,效益低下,再加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進一步使土地碎片化,不能形成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達不到一完規模,產出的東西比國際市場的價格高出好多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農、副產品價格在國際市場上毫無競爭能力。因此,只能種植一些投資少,成本小,收效快,利潤高的作物。


隴上老妖


農閒的時候,種植戶門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就是今年種地的利潤如何,今天,在群裡聊天時,不少朋友就說到了這個問題,其中,大部分朋友一畝地一年種植二季,一季小麥和一季玉米,這2種是常見的作物,除去各種成本,一年下來,一畝地能掙多少呢?先來看看其中2位農戶算的賬:

1、不計人工,小麥麥種60元到80元,農藥30元,化肥150元,翻地播種70元,收麥50元,澆水另算。玉米種子50元至60元,播種20元,化肥150元,農藥30元,收割70元,滅茬30元,澆水另算,一畝地一年另加10塊脫玉米電費,收麥賣麥,收玉米賣玉米的煙錢。二季大約720元,小麥可以買1100元,玉米可以賣1000元,只對今年的產量,大約剩1400元,如果是包地只有1000元了,往年全年最多400到800收入,包地基本不剩什麼錢了。

第一位朋友成本賬算得很細,電費、煙錢都算上了,不過沒加澆水的費用,2季下來,成本大概是720元左右,今年的收成比較好,一畝地小麥和玉米總收益達到了2100元,除去成本,淨利潤1400元,是自己家的地,而往年的產量沒有今年的好,一畝地收入大概400-800元,可以看出,如果按照今年的產量來看,一畝地的收入相對還是不錯的。

2、我們這人工費也不算,一畝地玉米,種子50元,化肥130元,農藥30元,播種30元,收80元,粉碎秸稈40元,每畝收成好的情況下,畝產量1000斤,每斤8角;小麥種子90元,種麥60元,打藥30元,收割60元,粉碎麥茬40元,澆地30元,收成好的情況下900斤,價格最好的是一塊線一斤。

第二位朋友的成本賬算的沒有第一位詳細,種植玉米的畝成本是360元,收益是800元,一季玉米利潤440元,種植小麥的畝成本是310元,收益是900元,一季小麥的利潤是590元,二級合起來計算,一畝地一年的總利潤為1030元,看起來也還說得過去。

看完以上2位朋友的種植情況,有人心裡會有疑問,為什麼別人種地的成本這麼低,一季只需要300多元,而自己種地成本能達到5-6百元,這種情況也很正常,畢竟不同區域、不同地塊的情況有差異,比如有些區域風調雨順的年份多,水分充足,雜草以及病蟲害發生輕,好防治等等,種植的畝成本的確不高,相反,有些區域的種植戶,可能澆水這一項,都需要100多元。

另外,農戶們算賬,如果是自己的地,都不會把人工計算進去,畢竟自己的“工作”就是種地。

也有朋友說,如果是租地的話,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地租拿走了,自己掙的只是小部分,如果租地面積大,可能利潤會大一些,但是承擔的風險也越大,幹啥都不容易。

綜上所述,一畝地種植玉米和小麥,一年下來純利潤高的能達到上千元,低的可能不到500元。種什麼好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談那些為了套補貼賺錢不好好種地的人,我們分析一下那些想好好種地,想通過種地賺錢的人!

>>>>第一,成本

因為土地流轉的主體是農民,農民對土地的經濟效益很清楚,一畝地能賺500,那好地租只會比500多,不會比500少,能賺800,只會比800多,不會比800少。一碰到錢的事農民比誰都在乎眼前利益,農民哪會讓你多賺錢,而且這效益還是按小農戶的產量算的,大農戶哪有那樣的產量?當然大農戶的每畝地成本分攤下來會比小農戶少點,但是要是用好藥,用好肥,再加上人工呢?

要是在本地包地,賠錢的可能性非常大,除非你會種本地農民都不會種的作物,他們算不出來效益,或者有其他更絕妙的方法。所以有一個奇特的辦法就是異地包地,外來和尚會念經,去其他地方,本地人對外地人有時候還是相當寬容的,利用信息差,也許能賺到錢,提高點效益。

>>>>第二,農業風險

比起自然災害,價格對種植大戶賺錢的影響更大些!

價格這玩意,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你就觀察吧,中國目前什麼都不缺,所以只要一窩蜂都去種什麼,那麼肯定價格下跌,大家都沒種什麼,那下一年價格肯定上去。關鍵是看有沒有膽,敢跟別人不一樣。

中國農民自古以來就喜歡從眾,人家種啥咱種啥,這個最要命了。做生意,當種植大戶其實就是一場賭博,藝高人膽大。當然,種植大戶也要有應對自然災害的意識,最好種些穩產,受自然災害影響不大的農作物!

>>>>第三,管理

現在大農戶管理方式,一種自己是職業農民,自己管理,那不用想,要麼在管理上摳摳索索,不捨得花錢,要麼就是亂買機械設備亂花錢,裝闊佬,不科學,這種得把他的觀念扭轉過來,把大地主的思維轉變成企業家的思維;另外一種是自己在外邊賺到錢了,回來包地,讓自己的親戚管理,那就得把自己的親戚像職業經理人那方面培養。

萬變不離其宗,必須都得去學農業知識,去學管理經驗,要不然還是大地主思維,肯定賠錢,因為你沒有佃戶,現在不是佃戶時代!

>>>>第四,產量

這個也對也不對,看什麼作物,大田作物,尤其是國家有保護價的作物,那增產肯定棒棒噠。但是經濟作物什麼的,產量多是好事嗎?供過於求大家都歇菜了,所以比起產量,作物品質才是最重要的,大田作物也是,多賣幾分幾毛錢比提高產量更有意義。

所以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很重要,不幸的是現在農資行業這一塊還在炒作概念,能落地的不多。所以還得關注專注農資行業,有沒有作物全程解決方案做得好的!

歸根結底,蠻幹的時代已經過去。不僅要懂技術,善管理,還要懂得分析市場。只有堅持自己的強項,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創新能力,走在別人的前面,才能做到比別人更好,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夢想!


周國賓1


還是建議你種小麥、玉米,畢竟這種作物省心,投資小,易管理,經濟作物利潤高風險大,起碼小麥國家有最低保護價,大田作物投資小,最平穩,風險不大,主要就是收成,小麥、玉米也屬於最暢銷的農產品,容易出手,雖然小麥、玉米價格一般,但是收入穩定,只要好好種植都有利潤。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年尾才瞭解行情,今年行情好,明年肯定就會大面積種植,未來誰也不知道結果,大家都是一窩蜂,最後導致因面積大造成滯銷,這種情況最為突出,很多時候老百姓就是在這上面吃的虧。

雖然小麥、玉米利潤一般起碼有保障,不至於賠錢,種地一般都是賺一茬收成,碰到好年景一畝地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去掉承包費500元,利潤在500左右,所以種地賺的就是辛苦錢,只有自己親力親為才能賺錢,你僱人最後只有賠錢。

其他作物行情不好掌握,碰到好行情就是賺錢,碰到行情不好就是虧本,小麥、玉米就不同了,這種作物最有保障,價格浮動不大,特別穩定,小麥國家有保護價,這個不用怕,玉米基本在9毛左右,所以建議你種大田作物小麥、玉米。

現在大棚氾濫,全國扶貧全是大棚,這個不要在重建了,其他也沒有什麼可以種植的,中藥材你也不一定有技術,這玩意也是價格不穩定,目前最可靠的就是小麥、玉米風險不大,利潤穩定,但是自己必須親力親為,儘量不要僱人,明白嗎?


大海傳媒


遠志別名小雞腿,遠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根,有去痰安神、益智增聰的功能。

安國市中藥材研究協會,趙喜進, 趙帥13032051180。

遠志是常規大宗藥材,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多年來暢銷並缺貨。近年來由於野生資源越挖越少,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家種遠志面積不大,致使各地市場紛紛漲價,敞開收購。目前市場價格同比上漲50%,一二級遠志筒達150-170元/公斤,三四級110-130元/公斤,遠志肉70-80元/公斤,全遠志35-40元/公斤,後市仍將看漲。

這給我們廣大藥農開了一條致富的路,發展遠志在今後幾年中沒有後顧之憂。這個品種全國各地都有分佈,以西北、華北、東北為多,它不怕嚴寒、乾旱,山區、平原、草原都可以種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遠志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播種,在乾旱地區以雨季播種為好。如果在春季播種,一定要將種子處理好,待有芽出時播種,出苗率高且整齊,不要將幹種子直接播下去,這樣後果很不理想,希望引起注意。遠志生長2-3年採收,在實地操作中,密植比稀植產量高,人們常說“稀的強不如密的長多”,這句話用在這裡十分明顯。其畝用種子3公斤,畝產150-250公斤,畝效益高。

安國市中藥材研究協會趙喜進, 趙帥13032051180。

增產措施:多施圈肥和磷鉀肥,土地要耕勻耕細,科學管理,在生長期噴灑2-3次根莖生長素。

適應地區:全國。

二.遠志種植技術

遠志株高30-40釐米,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適應性很強,喜涼爽,耐高溫,在低窪積水的地生長不良,一般土壤都能生長。

整地:畝施100公斤磷肥、鉀肥10公斤,氮肥適量,耕後做畦,畦的大小自定,然後澆水洇地,待畦面適宜後摟出浮土以備播種。種前種子處理:用水泡12小時後,撈出用2倍體積溼沙子拌起來,冷涼處堆積,保持溼度,每天攪拌一次,不要悶掉,過幾天用指甲擠有芽出時再播種。

播種方法:按行距21-24釐米,溝深1-1.5釐米,撒下種子後輕踩一遍或蓋上麥糠以利保墒。生長2-3年採收,沒有病蟲害,注意除草就行。

 遠志十分潑辣,生長力很強,一般秋末採收,曬乾即為藥材。注:粗大的抽芯加工成筒,小個的不用加工。


四川張五


1,個人感覺種植中藥材吧,潛力巨大。經過這次的中醫藥對這次疫情做出的巨大貢獻,以後的中藥材可能會發展推廣。

2,種植中藥材也要根據自己當地的土壤特性,選擇一些簡單容易的中藥材,不能盲目的種植,同時也要打開銷路。

3,最好是找些合作社,能夠提供技術支持。





小位在農村


從2018年開始,到淶水縣野三坡一個小山村駐村扶貧。小村共300人左右,說是貧困村,其實從人均收入看並不貧困。六七十人常年在北京的房山、門頭溝和縣城打工,每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村裡的婦女到景區的賓館、飯店做服務員,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之所以成為貧困村,主要還是因為農業生產的條件非常差。耕地都是山坡地,不具備灌溉條件,只能靠天收。歷史上沒種過小麥,農作物以玉米為主,遇到極端乾旱天氣,往往顆粒無收。

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種地的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僱人用機器耕地每畝120元,還要管一頓飯,再加上種子化肥,種地絕對是虧的。

老人們也很無奈,明知道虧錢,但種地大半輩子,眼看著地荒了實在接受不了。到秋天不管能收多少,用碾子推了熬點粥也算是個心理安慰。

經過與村幹部、村民代表認真溝通,覺得要增加種植收入必須從實際出發,既要耐旱又要有地方特色。山裡的南瓜🎃味道甘甜,產量高,不用化肥農藥,很受城裡人青睞。野三坡伏花椒香味醇厚遠近聞名,而且方便攜帶,很受遊客歡迎。

南瓜和花椒本身就是當地特產,如果能加強管理,不斷拓寬銷售渠道,一定大有可為。


彎月釣寒江


多種點花生,要麼搞點養殖


qrl龍哥


現在土地都逐漸向種田能手轉移,大規模、集約化經營,農民可把土地承包出去,再出去幹活打工。


老驥558


我國地大物博,氣候與土壤差別非常大,根據你那裡的天時地理和生產條件確定種植物。


綠葉84258622


我們這的人基本上都種了樹了,好管理,打工也不耽誤,到年頭一賣也不少掙,比種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