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在這場嚴峻的鬥爭中,以醫用防護服為代表的醫療物資保障生產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奮鬥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爭分奪秒、加班加點,力爭為疫情防控生產多一件、再多一件……”

這是3月13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發給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感謝信中的一段話。信中對北京邦維在疫情期間所做的貢獻給予了高度“點贊”。

在這場來勢兇猛的大流行疫情面前,邦維公司是如何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急恢復防護服生產的?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為此,本刊記者對公司董事長王旭光進行了專訪。

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北京邦維高科特種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旭光

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又到了我們必須緊急動員做出貢獻

《中國紡織》:北京邦維是什麼時候接到緊急任務開始復工的?是如何組織實施這項艱鉅任務的?

王旭光:因為經歷過SARS、汶川地震、天津8·12爆炸等重大公共事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剛剛出現苗頭的時候,就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又到了,我們必須緊急動員做出貢獻”,這既是我們當時真實、強烈的感受,也是我們的責任擔當。

公司大年初一即開始著手復工復產,大年初四本廠工人全部到位。我們第一時間明確了分工,成立了由領導掛帥的“防護服抗疫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了生產前線總指揮(我們稱之為“前敵總指揮”),相應還成立了計劃協調組、質量控制組、原料保障組、技術攻關組等專項小組。1月27日首批原料到廠,1月28日正式恢復生產。

邦維公司既是北京市實行統籌生產和供應的抗疫企業,也是納入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的企業,任務十分艱鉅。邦維公司是在2019年8月提交申辦“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療許可證的申請,疫情期間在北京市藥監局、石景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及北京市醫療器械技術管理審評中心的大力協同下, 2月2日通過綠色通道快速完成了醫用防護服的醫療器械註冊工作。

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中國紡織》:公司剛開始接到任務恢復生產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王旭光:北京邦維原產能只有5000件/天,為了迅速擴大產能,公司對生產軍用帳篷的4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進行了緊急擴充改造。廠房問題解決了,但擴產的又一個大難題擺在了眼前——工人從哪裡來?由於正值春節假期,而且全國正處在疫情嚴控時期,短時間內組織工人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危急之下,北京市政府、平谷區政府出面協調,北京華陽服裝廠、北京市同樂制帽廠、北京日升製衣有限公司三個企業對我們進行了緊急馳援,形成了三個工廠員工同在一個車間生產的奇觀;為了彌補關鍵工序“貼條”技術工人的人員不足,我們緊急從外地招募了50多位民間貼條高手,公司總部亦派駐管理人員60多人。在我們的努力下,一線生產人員迅速的擴充到500多人,形成了令人感動的、宏大的生產場景。

儘管如此,我們的產能仍然滿足不了急劇增長的需求。為進一步擴大產能,在工信部的組織和山東省的大力支持下,山東盛原服裝有限公司緊急擴產,作為邦維的外協合作廠共同生產防護服,生產工人達到1000人。為了提高效率、嚴控質量,公司副總親自帶隊,組織了一個9人的隊伍,融入到工廠的生產和檢驗環節。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產能從初期的每天3000套,提高到2月中旬1.5萬套、2月底3.0萬套,三月初達到了高峰每天3.5萬套。截至3月25日,公司完成合同任務85萬套。這些物資主要用於完成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調撥武漢以及衛生疾控系統、武警及其他方面的物資保障。目前公司還在繼續生產,主要用來支援世界,共同抗擊疫情。

疫情期間,北京邦維不僅完成了醫療物資的保障生產任務,在輻照消毒滅菌技術、“滅菌級”防護服環氧乙烷滅菌快速解析方法、“多次複用防護服”的研製與洗消等技術創新方面也作出了貢獻。

輻照消毒滅菌技術:疫情之前,其他防護服企業沒有采用過輻照的方法,採用的是環氧乙烷滅菌,由於解析時間長(14天),應急使用受到限制。工信部組織相關單位,參照邦維的方法,針對本次疫情制定了輻照滅菌應急規範。

“滅菌級”防護服環氧乙烷滅菌快速解析方法:在北京市藥監局的協調下和相關企業共同攻關,使環氧乙烷滅菌解析時間由傳統的14天縮短到18小時,解決了北京市滅菌級防護服的應急保障工作。

“多次複用防護服”的研製與洗消:結合公司的產品特點,進行傳統環氧乙烷滅菌,以及創新的“低溫過氧化氫燻蒸”滅菌的驗證工作,目前正在進行臨床驗證工作。同時參與制定“多次複用防護服”行業標準及團體標準,產品醫療註冊工作預計在4月底完成。

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中國紡織》:恢復生產以後,公司是如何實現防控、生產兩不誤的?當下因疫情影響,公司經營生產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王旭光:因為我們是防護服的重點生產企業,大年初四平谷工廠就復工復產,公司總部全體人員也緊急動員投入抗疫生產。在復工復產過程中,人員防疫壓力和風險巨大,如果出現的傳染情況,那將是“滅頂之災”,這是我們一直擔心的事情。為此,公司一開始就高度重視這件事情,並制定了詳細的疫情防控措施。除了通常措施外,我們有針對性的採取了很多特殊的措施。如:車間實行封閉管理,嚴禁工人相互走動;外地工人安排在公司設置的隔離點中隔離後,集中、固定在一個車間生產,進行進一步觀察;分批錯點就餐,就餐要分散,不能相對而坐。特別是對於外地員工,實行嚴格的接觸史調查,公司疫情期間包了一間賓館,賓館沒有外部人員,外地員工到京後統一住賓館隔離觀察,做到一人一間,儘量分樓層住,不許相互走動交流。這些措施大大的增加了生產費用,但我們非常堅決、不惜代價。對於公司總部人員,公司給予補貼,分部門、分人群統一租車出行,儘量少接觸公共人群。

至於公司經營生產遇到的困難,最主要的還是由於疫情嚴控帶來的不便利,有關人員不能出差,整個產業鏈開工不正常,各項費用急劇升高,客觀上影響了公司的正常經營,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政策方面的支持。

捨我其誰 激勵大家完成“壯舉”

《中國紡織》:這場大考,給您留下的最深感受是什麼?您對公司未來定位、戰略等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

王旭光:這次我有一個很大感受就是:當國家遇到困難的時候,民間爆發出的一種力量,一種“敢於擔當捨我其誰”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激勵、助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完成壯舉。如果沒有這種力量,邦維也不可能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在生產過程中,為了弘揚這種精神,邦維通過發放慰問品以及各種形式感謝和鼓勵全體生產一線的員工。

在業務發展方面,我感到邦維又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我們目前有七大業務板塊:軍工配套紡織品、核生化(NBC)防護、特種行業防護、消防特警及工業安全、衛生應急防護、柔性複合材料及製品、單兵防護材料及裝備。衛生應急防護是邦維公司七大業務板塊之一,經過多年辛勤耕耘,公司實現了從單品供應到一站式供應,再到工程集成的飛躍。近幾年隨著企業規模的迅速發展,北京邦維的知名度也在不斷提高。

邦維的防護產品,起步于軍隊的核生化防護(CBRNe),應急防護是公司最重要市場定位,過去的25年裡,公司經歷過很多公共衛生、自然災害、社會安全等重大事件,如:非典(SARS)、埃博拉、“08年汶川地震”、“8.12天津爆炸”“321響水爆炸”等,每次公司都能夠應急響應作出貢獻,為此公司也得到了一步步的發展。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應急防護行業一定會迎來一個大的發展期。過去邦維的衛生應急防護板塊在公司所佔的比重很小,這次新冠疫情會讓這個板塊迅速成長。為此我們正在全面規劃公司“應急防護”未來的發展戰略,特別是衛生應急要加大投入,成體系的發展,成為公司的一個新的增長極。

我認為通過“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事件,國家各地政府一定會重視應急防護的體系建設,以及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否則應急行業的企業難以生存。2月14日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這是一個重大的政策信號,邦維一定要抓住機遇。

二月底防護服供需基本達平衡,實在沒想到中國製造如此強大

《中國紡織》:隨著國內疫情形式的日漸明朗,對於國內市場,公司將進行了哪些策略調整?

王旭光:單單從醫用防護服的生產來說,在疫情緊張的時候(2月中旬),出現了原料短缺、價格暴漲、人工暴漲等問題,但我不認為這是產業鏈的問題,而是需求短時間急劇放大、產能恢復需要時間的問題。由於需求突然放大,很多原來不生產防護服的企業也紛紛加入,一時間造成了原材料的緊張。我們當時認為緊張怎麼也要持續到3月10日,但實際上,防護服在2月25日左右就基本達到了供需平衡,實在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可見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

我覺得要總結的話,就是國家必須要建立應急防護的儲備機制,比如是否可以把生產企業和儲備結合起來,否則,單靠市場企業是生存不下來的。

《中國紡織》:今年第一季度企業生產情況如何?

王旭光:作為防護服生產,我們已經把產能降下來了,現處於收尾階段。目前我們的庫存還有約18萬件,但國外的需求信息是巨大的,不過由於CE認證、FDA認證無法短時間取得,只有小批量的零星出口,這是非常遺憾的。我們很多的合作企業告訴我們,他們的外貿單都取消了,他們這個時候應該生產防護用品,同樣的原因,他們接不到訂單。

《中國紡織》:國家及各地政府推出眾多“政策紅利”促經濟復甦,本企業受益最大的是什麼?您認為企業還需要哪些政策扶持?

王旭光:應該說國家的相關政策響應很快。比較突出的是,獲得低息貸款,效率非常高,很好的舒緩了資金緊張情況。在得知公司抗疫防護產品生產擴能產生資金需求時,邦維長期合作的工商銀行王府井支行與中國銀行海淀支行快速響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與公司對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服務方案,開通綠色通道快速審批,在各環節提高效率,順利完成了3000萬低息貸款審批,同時降低存量融資利率,大力支持了公司的防護物資生產工作。還有就是針對防護用品的擴產技術改造,工信部和北京市都發布了相關的支持政策。公司這次投入很大,很多設備面臨著疫情過後大量閒置的問題。為了下一步的發展,公司也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廠房環境,希望國家的政策能夠早日下達、實施,並能夠針對未來的應急防護技術改造給予支持。

《中國紡織》:如何預判疫情對今年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的影響?

王旭光:紡織行業是我們國家最早市場化的行業,歷經各種磨難,始終頑強堅韌,成為了世界紡織強國。貿易戰,疊加這次世界性的新冠疫情,對於紡織出口打擊無疑是巨大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紡織行業的精神所在。紡織既是古老的傳統行業,也是新興材料產業。他既要滿足人們的穿衣需要,也要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安全需要,以及技術進步對新材料的需要。紡織的市場領域極為寬闊,他會頑強的生根到各個領域,增長的空間巨大,每一次危機,都會為他打開一個新的發展窗口。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相信經過這次世界性的疫情考驗,紡織行業將更加燦爛多彩,每個企業都會找到他們新的發展道路。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北京邦維與時間賽跑,傾力為疫情防控再多一件“戰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