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收入低,又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新大風歌


農民如果只是遵循著種幾畝地,比如種水稻,確實就是不捱餓而已。而想在外找工作發展,但又沒一技之長,找不到工作。這種情況對於農民來說就很艱難了,搞不好就是貧困戶了,現在如果符合貧困戶標準的,有扶貧資金,但是也不足以把生活過好,那怎麼辦呢?我個人覺得既然是農民,可以做一些與老老實實種田的農民不一樣的項目,比如說你有十畝自家土地,可以發種一些種植業,例如種植百香果。現在市場上面大部份的百香果都是紫香百香果,價格一般2塊至4塊一斤。百香果的年產量是很高的,在廣西部份地方,管理得好幾乎一年都可以產果,當年種植當年都可以產果。每畝投入資金約三千元(當然人工是自己的),按照畝年產量三千斤算,價格兩元一斤,一畝最低也有三千元利潤收入,若平均價格為三元,則純利潤六千元每畝,種植十畝也有年純利潤六萬元,比外出打工一月兩三千塊的強多了,大家說對不對?


悠閒走鄉村


一、繼續種植,就應該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方向上發展

任何產業都是不斷髮展的,農業也一樣,抱殘守缺、不思進取、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只能落後於時代,落後於同行。種地收入低嗎?我們當地農民(一對夫妻平均年齡50歲以上)年收入10萬元左右,孩子們在外打工收入10萬元,年收入20萬元以上。現在農村已經沒有壯勞力了,土地只能集約化生產經營,種植業只能靠規模化了,靠機械化、現代化了,我們當地農民都是承包100畝以上土地來種植水稻、小麥,全部是機械種植收穫,家家都購買了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有些農民開始購買深加工機械了,把自己種植的農產品經過加工銷售了。種植100畝地,一對老夫妻一年出勤日不到100天,非常輕鬆。孩子們中學畢業就外出打工了,餓肚子了,自然會想辦法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可能是不敢外出打工,缺乏自信,“不敢越雷池一步”,日子還過得過去,不想外出打工而已,把自己逼上絕境,自然就找到工作了。農業上,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公司等新型經營主體,必將代替小規模種植的,如果還抱著吃救濟、吃扶貧的幻想,守著幾畝地種植,最後真的會沒人管你了。

農村年輕人我還是力薦外出務工,自主創業

農村城鎮化速度加快,以後的農村年輕人可能都會離開種植業,去深加工領域就業。現在國家每年下拔20億元,對農民進行職業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以後農民是職工,需要持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從事農業。農村年輕人還是多參加各種職業培訓,技不壓身,多一門手藝,就多一條創業之路。農村年輕人還是外出務工的好,能開闊眼界,轉變觀念,積累自信,充滿夢想,還能積累原始資本,開始創業,成就夢想。只要想外出打工,不會找不到工作的,我沒見過,也沒聽說過外出打工失業返鄉的事件,現在產業工人還是吃香的,技術工人還是緊缺的。我們當地40年前人就全部外出務工了,並且中學畢業一批就向城市輸送一批,有很多年輕人在城鎮自主創業了,他們都當上“小老闆”了,擁有自己的產業了。時至今日,還有人說種植不掙錢,打工找不到工作,那肯定是沒有夢想,沒有激情,沒有自信,已經喪失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人,是破罐子破摔,睡在床上撒尿——不想好了!

三、農民要有志氣,要有夢想,要主動改變命運

早在40年前,我們當地就喊出了:“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智)”的口號,外出打工,人們意識形態發生了改變,早就摒棄“等、靠、要”的思想,主動脫貧,主動求變,我們當地人認為吃低保不光彩,沒有人願意吃低保,當貧困戶可恥,抬不起來頭來,所以,千方百計地求發展,求改變,不會去找政府、社區申請扶貧、救濟。找市長,不如找市場,以前幹部“要我幹”,現在變成“我要幹”,以前“要我脫貪”,現在變成“我要脫貧”,以前把自己當成“局外人”,什麼事依靠別人,現在人人都是“局內人”了。財富是創造出來的,只有去創造才能有好日子過!

2020年是扶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是全面消除絕對貧困人口之年,今年如果農民不脫貧,或者拒絕脫貧,明年還靠誰來幫扶啊?還有救濟嗎?農村有一句老話:“寧願做長子,不做矮子”,要有不比別人矮三分的勇氣,去改變命運!求人不如求己!


長江三農


我父母就是地道的農民,早在20年前,就已經外出打工,我是覺得只要努力,肯幹,勤快,不懶惰,到哪都沒找的到工作,可能年紀稍微大點的,可以到工地做個小工,還可以去廠裡做普工,打掃衛生,保安啥的?我爸五十多歲了,就在廠裡做普工,廠裡也知道他年紀,也不會說給他幹太重的活,也就是手上活而已,我公公六十,在廠裡做了二十年保安,工資每月四五千,只要肯幹,什麼都不是問題。

當然如果我們年輕人有出息些,也不會讓他們這麼一把年紀了,還在工作[流淚][流淚][流淚]

其實背井離鄉,難免還是挺淒涼的,現在農村的政策應該還行,在家種地也可以,可能辛苦了點,養家餬口還是沒問題的,但是能在家陪著家人,也挺好!




敏潔的生活記錄


題主所說的種地收入低,外出打工,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麼可以這麼分析,農民,至少是有地的,但是受制於文化水平,所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們可以依靠土地,和人力來選擇合適的產業進行發展。

一、特色養殖,種植

由於農民是自己有土地的,而養殖,和種植都是一種相對來說門檻並不高的項目,那麼,我們可以綜合考慮一下,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挑選合適的養殖,種植項目。常規的養殖的話,可以養豬、牛、羊、雞、鴨、鵝的操作。這些項目養殖技術相對成熟,很多引種方都會提供技術支持,所以問題並不是很大。對於種植的話,我們當地是發展土豆,辣椒、草莓等等的項目,也為我們當地農戶帶來了極好的收入。題主可以考慮看看。

二、農村電商

題主可以找一找當地的特色產品,進行網上售賣。以我們這裡為例,我們會選擇一些臘肉,煙燻肉,肉乾、花生醬等等進行售賣。這些東西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經過一些簡單的包裝,就可以進行售賣了,並且不容易變質和腐爛。題主可以結合自己當地的情況,來選品操作。

三、自媒體

現在自媒體創業是一個風口。你可以依託當地的風土人情,來做具體的規劃,建立合適的人設。你不用做問答,不用做圖文,不用做微頭條,你只用拍視頻就可以。好好展示你當地的特色,你的人品,生活狀態,都可以得到粉絲的認可。點擊量上去了,曝光量上去了,你後續就可以幫別人賣貨來得到收入,也是不錯得選擇。

其實,農民朋友創業的機會很多,只是放開束縛,解放思想。“老天餓不死瞎家雀”,多找找機會,你會發現,當地都有很好的機會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養鴕鳥的設計師


我覺得不可能找不著工作,只有自己不想幹的工作,我爸媽就是農民,我們村那麼多農民呢,不都有工作的嗎?實在找不到工作可以跟人家建築單位後面做做小工啥的,還可以去有些廠裡做些打雜的事情,畢竟這活比較雜亂,工資也不是很高,養家餬口倒還是可以的。

農民還可以利用好自己的田地,找些靠譜的致富之路,首先要去各地考察下實際項目,再結合自己家裡的優劣勢,自身條件,看能不能種植些新穎產品啊,養殖些好賣的動物啥的,吃穿肯定不愁,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還是蠻不錯的。


唐山小農民


農民種地的收入低,那你指的是地少人多,並且又是從事傳統農業的農村居民。的確他們的收入受到各個方面的限制:一是機械化程度低完全依靠人力畜力,生產效率低下。二是土地不集中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農作物產量普遍不高。三是農業品種雜七雜八,沒有市場的話語權,無法形成品牌效應。四是土地流轉相對還不成熟,老一代農民對土地感情較深,有的就算是撂荒都不願意放棄土地。這基本上就是目前傳統農村居民收入低的基本情況。

在農村,基本上45-65歲左右的農民都在尋找打工的機會。應該說工作都不難找,難找的是自己認為不錯的工作。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的工地都沒有開工。那些沒有工作可以做的農民其實也並沒有閒著,他們都在積極從事著農業生產。稍有積蓄的農民也在準備搞點養殖或者農產品收購等小本生意。

至於年紀比較大一點的農村居民,他們只要身體允許都會種種菜,幹一點農活。總之,國家如果能適當的提高農村居民的養老金,農民自己再利用土地搞點收入,日子還是能過得下去的,也會越來越好!


如水之年


我來說說這現象吧,我家廣西山村的,我也是經常不在家,但是我爸媽在家,家裡種有幾分稻穀,可以可以種兩季,春耕種完之後我爸就去附近幫人建房子了,也有收入,我媽幫我親戚家打包果苗發貨也有收入,我家也種有桂樹,八角樹,百香果,這幾年八角也有幾塊一斤,桂皮也有三塊一斤,百香果也有3塊多一斤,在農村隨便種些作物都可以換錢,很多人種金銀花,一年可以摘幾次,曬乾後可以買個幾百一斤,上次我把金銀花放網上第二天就有人問價了。所以說這農村只要你人勤快基本上是可以賺錢的,農村裡都有收野果,生柴。所以說處處是機會,而且我家也養殖蜜蜂春天可以搖蜜賣,冬天也可以搖蜜賣,價錢也很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亂了年輕的心3763


現在種地只能滿足溫飽問題,這個問題我國基本已經解決了,又找不到工作可不可以理解為不想出去打工,因為現在只要不是很挑剔,工作應該都能找到的,不想出去打工就要想法自己創業,作為農民還是有很多能幹的,比方去學做賣早餐粥,賣雞蛋餅,買炸雞塊等等這類小生意扎本錢少,真做賠了對自己生活影響不大,做的好的話比打工強多了,再不濟去菜市場批發點新鮮蔬菜,拿到小區門口賣或者零售賣都可以,前提是能吃苦,還不想吃苦,還想躺著把錢賺了,這種工作也有,但是不是一個農民能做的


道哥刀哥


最近幾年,農民都容易遇到就業難題,不管他們是決定留在家鄉做真正的農民,還是決定走出家門做農民工,都是如此。留在家鄉種地的,會因為成本日益增加但收成變化不大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外出工作的會因為找工作難工資低等問題而糾結是否回家。不管他們怎麼選擇,最後都會覺得不滿意,生活也一如既往的艱難。

現在可好了,國家已經出手幫農民,以後農民的就業壓力肯定要小很多,尤其是家境困難的農民,只要自己願意努力,大都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就業難題。從明年起,全國有三十多個省會給予困難農民特殊照顧,讓他們更加輕鬆地解決工作問題。有哪些農民能得到幫助呢?

首先,是家境貧困的貧困戶,他們可能是收入非常低,可能是人口多,可能是有很重的負擔,這類人生活已經很難了,又面臨著巨大工作壓力,如果不給予幫助,那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不過,這類人要取得相關證明,證明自己是貧困戶,否則無法得到幫助。

其次,是農村的乞丐流民,這類人通常找不到工作,又沒有家人親友幫忙,自身條件相對較差,如果不給予一定幫助,那很可能永遠是乞丐流民,最後的結局肯定是悲劇的。

為了讓企業接納更多特殊農民,國家還提供了不少優惠給企業,只要在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方面有一定成績,達到一定標準,都有豐厚的獎勵。所以,農民不用擔心沒企業願意僱傭自己,只要願意努力工作,不偷懶耍滑,在國家的幫助下都能找到工作。


養鹿的小妍


最近幾年,農民都容易遇到就業難題,不管他們是決定留在家鄉做真正的農民,還是決定走出家門做農民工,都是如此。留在家鄉種地的,會因為成本日益增加但收成變化不大而產生放棄的念頭,外出工作的會因為找工作難工資低等問題而糾結是否回家。不管他們怎麼選擇,最後都會覺得不滿意,生活也一如既往的艱難。

現在可好了,國家已經出手幫農民,以後農民的就業壓力肯定要小很多,尤其是家境困難的農民,只要自己願意努力,大都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就業難題。從明年起,全國有三十多個省會給予困難農民特殊照顧,讓他們更加輕鬆地解決工作問題。有哪些農民能得到幫助呢?

首先,是家境貧困的貧困戶,他們可能是收入非常低,可能是人口多,可能是有很重的負擔,這類人生活已經很難了,又面臨著巨大工作壓力,如果不給予幫助,那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不過,這類人要取得相關證明,證明自己是貧困戶,否則無法得到幫助。

其次,是農村的乞丐流民,這類人通常找不到工作,又沒有家人親友幫忙,自身條件相對較差,如果不給予一定幫助,那很可能永遠是乞丐流民,最後的結局肯定是悲劇的。

為了讓企業接納更多特殊農民,國家還提供了不少優惠給企業,只要在解決農民就業問題方面有一定成績,達到一定標準,都有豐厚的獎勵。所以,農民不用擔心沒企業願意僱傭自己,只要願意努力工作,不偷懶耍滑,在國家的幫助下都能找到工作。

我覺得沒可能找不著工作,只有自己不想幹的工作,我爸媽就是農民,我們村那麼多農民呢,不都有工作的嗎?實在找不到工作可以跟人家建築單位後面做做小工啥的,還可以去有些廠裡做些打雜的事情,之前我們廠裡就非常缺這類工人,畢竟這活比較雜亂,工資也不是很高,養家餬口倒還是可以的。

現在還有很多農民可以找個勞務公司申請出國勞務,當然沒有技術只能幹些辛苦的活兒,人也比較孤獨,背景離鄉的,偶爾肯定會有淒涼的感覺,實在找不到工作做也可以考慮下,出國幾年帶回家幾十萬也是不錯的。

農民還可以利用好自己的田地,找些靠譜的致富之路,首先要去各地考察下實際項目,再結合自己家裡的優劣勢,自身條件,看能不能種植些新穎產品啊,養殖些好賣的動物啥的,我家鄰居就自己在家養了好幾頭豬,規模很小,老夫妻兩就靠那幾頭豬生活的也蠻好的,吃穿肯定不愁,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還是蠻幸福的。

農民是個很苦逼的職業,靠天吃飯,趕上年景好收入還可以,趕上天災,很可能顆粒無收。但也並不是沒有出路,都說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出去也找不到工作,還不如在家種點地,還有口飯吃,我不贊成這種觀點。

在我國,北方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在南方是輕工業,其實凡是識字的農民都可以到南方去打工,南方也很多工廠,有做衣服鞋子的,還有生產電子零配件的,那些工廠每年都大量招工,因為工人流失率確實要比其他崗位都高,有一些福利待遇好的工廠,提供食宿,給上社保,有的還提供夫妻房,每個月每個人收入也有5000左右,而且在那邊沒什麼花銷,吃住公司都提供,每年也能攢下些錢,這樣收入比較穩定,如果夫妻雙方都出去打工,每年也能剩幾萬塊錢,不用靠天吃飯了。

完全可以搞養殖業啊,因為現在大多數的農民已經是很少去種地了,種地的都是一些有規模的農民才會選擇去種地的,很多農民已經是投入到了養殖這個行業裡面。

並且,就算是農村養殖一些動植物的話,也是不會汙染環境,並且這些動植物所產生的糞便,也可以直接用來給自己的地裡上肥,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並不是說,農民種地收入低,然後又找不到工作,那麼這樣的農民就真的是沒有什麼收入了,也是在這個世界上是活不下去了,不可能的,只要你多動腦子,自然的就可以想到賺錢的方法。

並且除過養殖業之外,在農村也是有很多適合農民去幹的活的,你就比方說是農村修路或者說有人家裡要蓋房子,那麼作為農民只要說,他的身體是健康的,是一個正常的人,完全就可以給人家幫幫忙,打打下手,一天也是能夠賺到不少的錢的。

所以說只要這個農民不是一個特別懶的人,自然的是不會餓著肚子的。

我認為現在的農民大多數都這樣,種地的收入低,但是由於他們文化水平比較低,他們也找不到一個工資比較高的工作。所以說現在如果你想要賺更多的錢,你就必須先從你自身做起,讓你自身變得更加優秀。現在也有不少的農民去選擇提高自身,的本領,不管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是專業的技能,都讓自己有一個能夠拿的出手的。這樣子的話,你到時候找工作會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也就不至於讓自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應該鼓勵一下,因為如果要是農民不種地的話,那我們的糧食安全如何保障?國家就應該給予農民更多的補貼,讓農民能夠在種糧食的這個情況下繼續生活,並且能夠好好的生活。而不是讓他們被逼無迫走上打工這條路。我覺得國家也不希望以後出現這樣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