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看世界]13億裡只有500人確診的印度,為什麼突然宣佈封國?

​​最近兩日在印度的街頭頻頻出現“棍棒執法”的畫面,那些沒有遵守宵禁令違規外出的民眾被罰下蹲下跪或捱打,警察們態度強勢,毫不手軟。

[疫起看世界]13億裡只有500人確診的印度,為什麼突然宣佈封國?

印度這又是鬧哪出,為何民眾外出會被警察追著打?

這與印度近日頒佈的封國令有關。

為了拯救印度,

每一街區都將被封鎖

3月24日晚8點,印度總理莫迪在電視講話時突然宣佈:印度從3月25日零時起,全國封鎖21天,以抗擊新冠肺炎。當時印度官方公佈的確診人數,只有500多人。

在這為期21天的封鎖期間,印度將暫停鐵路、航空、港口、地鐵等交通運輸(除緊急和必需的物資運輸外),禁止公開聚會和不必要的商業活動,所有國民待在自己家中,禁止外出。每一個街區,每一個村莊都將進行封鎖。

若有違反新規的人,可能面臨最高兩年的監禁和高額罰款。

這則封國令從下達到執行只留給了民眾短短4小時的緩衝時間,在這4小時的時間裡,不少民眾湧入超市、藥店,搶購基本物資。

網上購物也一度陷入癱瘓,快遞運輸受阻。

封國之後,各邦之間的往來通道全部關閉,警察隨即也開始在各個街區嚴查進出行人,責罰違禁出行的民眾。

隨著疫情的防控升級,印度街道上的車輛明顯減少,大多數人都自覺待在家裡,學校停課、商場停業。

然而,封國自救的這一舉措也給貧富懸殊的印度帶來了不小的考驗和壓力。

印度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國,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位於貧困線之下(人均每日生活費不足2美元)。封國之後,首先受到衝擊的是輾轉各地的日薪勞工。由於城市實施封鎖,不少外來勞工找不到工作,失去了收入來源。儘管政府有宣佈將推出相應的援助計劃,但很多勞工都選擇返鄉。

可封國期間公交、火車等基礎交通工具都停運了,成千上萬的勞工們只好步行返鄉。

有的勞工家庭返鄉需要步行上百公里,一路上缺少食物,僅靠水充飢。

也有一部分勞工選擇留下,和無家可歸的人一起聚集在政府避難所附近,等待發放免費飯食。但面對如此高度聚集的情形,很多人連溫飽都難以保證,很難做到有效的防疫隔離。

除零工外,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停工停業的這21天裡都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據悉,目前印度至少90%的勞動力都是非正規就業,沒有穩定的就業保障,很多人手裡甚至沒有存款,大都靠日薪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封國之舉,讓很多靠打零工來餬口的貧困百姓瞬間喪失了收入來源,漫長的21天,在打敗病毒之前,也許會有人先輸給飢餓。

此外,印度一聲封國令下,也引發全球諸多產業的擔憂。

印度作為全球原料藥主要的供應基地,封國後限制了26種原料藥的出口,對全球藥品供應都會造成一定的衝擊,藥價可能上漲。

中國多個手機品牌都在印度有合作工廠,封國之後,OPPO、小米、Vivo等品牌都暫停了印度工廠的運作。

臺灣電子代工廠鴻海和緯創在印度的工廠也暫停運轉,這將直接影響iPhone在印度市場的供給。

有專家預估,此次印度封國將造成印度GDP增速減少兩個百分點,但儘管如此,印度政府依舊堅持封國防疫。

莫迪在電視講話中強調:“毫無疑問,封鎖會讓整個國家付出經濟代價,但拯救每個人,每個印度人的生命,對我來說是最優先考慮的。”

可見,印度這一次,對待疫情真的非常重視。

13億人口僅1千多人確診,

印度有絕招?

截至3月30日,印度累計確診人數1071人,死亡29人。在全球確診病例突破65萬的當下,印度的疫情似乎並不嚴重,為何還要採取封國這種極其強硬的措施呢?

對於新冠肺炎,印度一直都採取著比較積極的防疫措施。

印度使館在1月2日的時候就已經關注到了武漢的疫情,隨後就發出預警提醒在華同胞做好防護。

  

1月15日,印度政府便宣佈從中國返印的民眾需要自行在家隔離觀察14天。在這個觀察期內,就真的發現了新冠肺炎患者。

1月30日印度媒體報道稱確診了首例新冠病毒患者,該患者為一名在武漢大學學習回印度的留學生。

隨後,2月1日,印度航空公司停飛了中國的航班,並陸續從中國撤僑。在發現伊朗疫情變嚴重的時候,印度又立即停飛了伊朗的航班。

如此快的反應速度已經超前很多國家提前進入預警狀態了。也許正是因為防控得力,在2月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印度出現新增的病例很少。

在防疫的過程中,印度也出現過一些很神奇的防疫操作,比如喝牛尿和在牛糞裡洗澡。

據某些虔誠的信徒說每6個月在牛糞裡洗澡能淨化心靈......

拋開這些詭異的防疫方式不談,印度自身的某些特點也許真的讓其擁有了較為有利的抗疫條件。

比如常年高溫的熱帶季風氣候,有效抑制病毒傳播。

比如年輕的人口結構,印度平均年齡只有27.9歲,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很少,有利於抵禦疫情。

再比如常年在不潔環境中培養出的強大抵抗力,以及恆河賦予印度人的神奇力量。

也許,這些都可能成為印度抗疫過程中的有利條件,讓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於全球危機中幸運地躲過一劫。


[疫起看世界]13億裡只有500人確診的印度,為什麼突然宣佈封國?

疫情看似有效控制的印度為何還要封國?

然而,在印度封國禁令頒佈之後,有不少的聲音在懷疑印度確診人數的真實性。

直到3月4日,印度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僅為4人,但其他國家已經開始出現來自印度的輸入性病例。

3月4日,15名在印度旅遊的意大利遊客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3月6日,不丹政府宣佈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該病患是一位76歲的美國男子,2月21到3月1日間曾在印度旅遊。

3月8日,香港新增2例輸入性病例,患者曾在2月的時候一起參加印度旅行團。

3月14日,盧旺達衛生部發出通報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是印度孟買人,為無症狀感染者。

印度如此多的輸出病例,而國內確診人數卻非常少,讓人不禁懷疑,印度國內的確診數據真的準確嗎?

據瞭解,印度的醫療資源匱乏,新冠肺炎的檢測盒數量也十分有限。政府此前只對有國外旅行史的人員或已經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員提供檢測機會。如果你沒有外國旅行史,即便你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相關症狀,相關醫院也不會給你提供檢測服務。

目前,印度只有120多個實驗室和50多傢俬人機構具有檢測新冠肺炎的能力,即使這些機構全負荷運轉,每天也只能檢測5000份左右。

相關數據顯示,全印度已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的人數不足2.2萬人。受檢測能力的侷限,印度並沒有大範圍地對患病人群進行新冠肺炎檢測,

去年,CIA World Factbook調查公佈了各國千人病床數和千人醫生數的排名,印度排名很落後了,每一千人只擁有0.7張病床,每一千人只擁有0.78名醫生。作為和中國人口數接近的大國,印度的醫療設施數甚至不及中國的一半。

更令人憂心的是,受種姓制度制約,印度社會貧富懸殊,很多低種姓的貧苦百姓在全球疫情爆發後連口罩都無力購買,政府大概率是不會為這部分人提供免費檢測服務的。

近日,在《今日印度》的報道中,美國疾病動態經濟和政策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便是最好的結果,印度也會有2億人被感染,而且印度的疫情難以控制。

有一項最壞的預估稱,若疫情控制不力,多達3~5億印度人可能被感染。

也許,印度能幸運躲過這場瘟疫。

也許,印度的疫情爆發期即將到來。

倘若疫情在印度大範圍爆發,以目前極其有限的醫療資源來看,很多普通印度民眾是無力接受救治的。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鄉村地區(印度的鄉村聚集了全國8億多人),政府也表示尚未準備好相關應對措施。

由此看來,印度不惜放緩經濟發展頒佈的封國禁令,在目前的形勢下,是很有必要的。

希望印度推行的各項措施能有效控制疫情,畢竟13億人口的巨大基數,一旦爆發大規模疫情,對於全球的抗疫形勢而言,都是難以預想的災難。

一場疫情,讓人更深切地體會到,什麼叫“命運共同體”。

印度,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