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大敗,漢中失利,徹底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機會,怎麼做才有可能?

風雅商頌


您好,我是做互聯網產品的,喜歡研究歷史,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就已經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漢中之戰的失利更是讓曹操喪失了西進的可能,從而讓劉備發展壯大起來。那麼我們從歷史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曹操在接連經過這兩場失敗,還有希望統一天下嗎?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那曹操還是有希望實現統一夙願的,下面我來為您分析一下。

一、曹操在滅袁術,擒呂布,滅袁紹,收張繡,滅劉表後,心態可以說是志得意滿,覺得天下唾手可得,劉備孫權會望風而降,結果赤壁一戰大敗而回。平定馬超,迫降張魯後,彷彿又有了早年間戰必勝,攻必取的心態,同樣沒有重視劉備的威脅,早點去取西川,被劉備先得西川,接下來的漢中之戰被劉備擊敗。經過這2次戰爭,我覺得曹操要拋棄以往的光輝業績,心態歸零,有一種重新創業的心態,好好重視並研究劉備和孫權這兩個對手,我覺得這是曹操捲土重來,再爭天下的一個基礎。

二、自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和孫權從表面上一直是以聯盟的方式來對抗曹操,分別從西線和東線給曹操造成很大壓力。所以曹操要想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必須分化和瓦解孫劉聯盟。而曹操一直有代漢自立的想法,劉備則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所以這兩人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分化只能從孫權方面下手。曹操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把孫權下邊對劉備持敵意的將領封官,而封地都在劉備佔領的地方,進一步加深東吳將領對劉備的怨恨。

三、在東吳對蜀漢敵意不斷上漲的時候,不管關羽會不會發動襄樊之戰,先造成襄樊空虛的表象,引關羽來攻打,從而造成荊州後方空虛,然後迅速派人出使東吳,許諾把關羽所佔荊州都給東吳,引東吳背盟去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孫劉聯盟徹底破裂,為進一步的各個擊破打下基礎。

四、造成孫權背盟偷襲荊州的既定事實後,按照歷史進程,劉備和孫權的夷陵之戰定會爆發,此時可趁吳軍主力在夷陵的機會,攻取東吳,攻下東吳後,調兵在漢中發起進攻,引劉備回援,從而徹底佔領東吳。

五、佔領東吳後,對蜀國已成包圍之勢,蜀國一州之地很難有什麼作為,這時曹操可選擇修養生息,積累戰備資源,積極練兵,然後大兵壓境,讓蜀漢無法專心發展,待機會來臨即可奪取蜀地,統一天下。

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最後的歷史進程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果以上所說的幾點都如期發生,那麼我認為曹操統一天下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謝謝。


羅賓說歷史


如果曹操一開始不選擇發動赤壁之戰,並與孫權聯姻,則孫劉必不會結盟,反而會相鬥。曹操趁機平定西涼,奪取漢中,再南下取西川,劉備將無立錐之地,當然,誰能料想小小新野牧後來能成漢中王呢?曹操那句“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一語成讖,盡真的讓劉備成為自己統一全國最大阻礙。

同時,曹操要大力發展經濟,恢復生產,與民休息,操練兵馬。用使各種計謀分化孫劉兩家,讓他們打的不可開交,最好弄到仇深似海的境地,打一拉一,使計謀讓弱勢一方找曹操結盟,幹掉一個老二。這是關鍵,只要幹掉一個,一統天下就指日可待。



當代曹植


整頓兵馬再戰,當時來看曹操戰敗後,實力大損,但孫權劉備還沒有成勢,這樣想到起來,曹操的優勢依然明顯。比休整數年後,天下形勢大變此刻更對曹操一統天下而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