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3月26日,羅永浩發佈最新抖音視頻,正式宣佈抖音成為其獨家直播帶貨平臺,中國第一代網紅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戰場”,一時間直播電商又一次成為焦點。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這個焦點透露出兩個信息,一個是直播行業在大多數行業都舉步維艱的時候,逆勢增長,成為一片新的藍海;另一個是由短視頻興起的千播時代,正在瘋狂搶佔直播行業的流量,直播行業也面臨挑戰。


缺乏差異化競爭優勢、造血能力弱的平臺會相繼被淘汰,留下的必須有足夠的造血能力和強大的護城河。


3月29日映客發佈財報顯示,2019公司全年總營收32.69億元,經調整後淨利潤7146萬元。2019年下半年公司營收17.83億,同比及環比分別增長13%及20%,實現全年盈利。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激烈競爭中,映客實現逆勢增長的秘密是什麼?


1.危情之下,考驗誰能抓住市場命脈


突如其來的疫情黑天鵝,不僅打亂了企業正常的節奏,也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習慣,使得直播成了一種生活、商業方式。


春節期間的新冠疫情讓“宅”成為了常態,有數據統計發現,春節以來不少“宅經濟”都出現大幅增長,直播帶貨、宅家娛樂、在線醫療顧問甚至在線相親都出現急速增長。


2月4日,摩登天空把旗下的拳頭產品草莓音樂節搬到線上,“宅草莓不是音樂節”播出期間,摩登天空B站直播間觀看128萬人次,B站單日最高彈幕超10萬條。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2月8日晚,北京一家夜店在抖音直播平臺搞“雲蹦迪”,當天總計直播5小時,累計在線人數121.3萬人,累計收穫打賞193.16萬元人民幣。


無法在線下舉辦新品發佈會的小米,在線上開啟了一場長達72小時的直播;哈弗、吉利等各大汽車品牌扎堆走上了“雲賣車”之路;房企推出了在線驗資、在線選房、在線交易等。


根據優大人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直播用戶活躍量比平時高出30%-50%,往期的宅男宅女們的需求將呈幾何倍數增長,直播、雲相親、短視頻等成為新的風口,線上行業迎來了流量爆發期。


在這種時候,誰能抓住市場命脈,誰就是這種藍海之戰中的王者,要想抓住這波紅利企業需要佈局“宅經濟”生態。


對於企業來講是一場關於業務分配和經濟調整的革命,快速融入和佈局“宅經濟”生態,重新思考在線經濟與戰略佈局成為當務之急。


而映客早在19年就已經從多個方面擴充內容生態,形成互動娛樂和社交雙核驅動,牢牢抓住視頻和社交的市場命脈。


財報顯示,2019年,映客集團圍繞“互動娛樂+社交”兩大核心,不斷挖掘各類細分市場的用戶需求,構建起豐富的產品矩陣。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除核心APP映客直播外,還佈局在線相親、內容電商等新領域,如推出對緣等音視頻產品,深耕線上相親;在社交領域,針對不同用戶需求,映客全資收購了興趣社交產品積目,完善了社交佈局。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在全面佈局之下,映客受大環境影響迎來"宅經濟"紅利,日活、開播人數、停留時長等各維度數據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


2.要想盤活市場,點和麵缺一不可


在這次財報中,映客還有一個數據很強悍——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月平均活躍用戶達2981萬,較2018年月平均活躍用戶2549萬,同比增長17%。


可見抓住命脈之外,要想要市場中立足,還要具備超強的用戶收割能力。


1. 精準打透一個點


無論是直播還是社交,映客具備很強的用戶收割能力,得益於單個領域足夠專業。


財報顯示,映客2019年研發開支3.31億元,同比上漲高達40.5%。2019年,映客成功搭建了音視頻產業中臺,用以保障內外創新業務的發展。


以映客旗下戀愛交友產品對緣為例,在中臺支撐下於去年下半年快速上線。短短半年時間,對緣便獲得用戶規模化增長,對緣在春節時期日活躍人數暴漲300%。


還創造出月均收入近萬元的線上紅娘這一新興職業,成為“雲相親”賽道上的頭部產品,與同類型產品的成長速度相比,足足提升了70%的效率。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在技術的支撐下,將單個產品做到極致,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用戶粘性,為產品全面覆蓋打下堅實的基礎。


2.全面覆蓋形成閉環


現在公域流量趨於飽和狀態,競爭企業還在不斷增加,大品牌佔據了主導地位,僧多肉少求大於供,所以私域流量的存在,無疑就是一個突破口,而“社交+電商+直播”是當前促活私域用戶的高效方式。


映客一直致力於擴展、細分更多垂直領域,形成直播互娛+社交的閉環,以KOL、優質內容等強互動的直播方式,增加用戶的點贊、互動、購買、分享行為,盤活私域流量,也增加了用戶粘性。


像映客旗下的社交軟件積目,日活已接近100萬人,積目擁有較多的嘻哈、滑板、二次元等垂直細分用戶群體,當這些用戶成為忠實粉絲,也可以成為直播電商生態中巨大流量來源。


通過新的社交產品,拓展更多用戶流量,再通過直播電商的升級,打造完整的年輕用戶線上社交+娛樂的生態閉環,並在在現金及用戶量的雙重保障下,映客得以完善商業生態閉環,實現私域流量池的構建,進而實現良性可持續增長。


以在線泛娛樂內容+社交+電商構建起較為完整的業務生態的映客,由此塑造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為其營收能力、淨利潤、用戶增長等核心業績保持強勁提供了持續保障。


3.5年打破行業天花板,映客靠什麼突圍?


自從2016直播行業迎來第一波黃金時代,到現在隨著互聯網增量時代的停滯,直播行業也出現了天花板效應,用戶增速、用戶付費轉化率和用戶付費能力均出現疲軟,泛娛樂直播平臺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放緩,市場唱衰之音不絕。


但映客卻始終看好線上泛娛樂產業的持續發展趨勢,並用了5年的時間,在一眾大廠中突圍,打破了直播行業天花板,下了一盤泛娛樂的大棋。


映客靠的是什麼?


1.不斷的自我革新


映客自誕生以來,一直是移動直播行業的“弄潮兒”。


先是,映客憑藉獨特新穎的秀場直播內容進入大眾視野,隨後又在2018年7月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娛樂直播第一股”。


在之後的時間裡,直播行業轉型趨勢如火如荼之際,映客也沒有守株待兔。一直在不斷創新、自我革新,通過積極確立平臺定位,轉變運營策略。


例如去年10月,映客將原來的直播購和戶外頻道升級為嗨購頻道,映客嗨購的主打方向,就是全球購的輕奢品和高品質的三農產品,今年3月22日,映客嗨購頻道進一步升級,接入有贊系統。


年營收32億!各巨頭面臨生死危機,它憑什麼在逆勢中爆發?


這種與其他平臺錯位競爭,又符合自身用戶畫像的做法,從而搭建了更完善的“直播+社交+內容電商”生態。


為更好地蓄積市場爆發能力,映客從主播資源、培訓、扶持體系,到品牌方、供應鏈管理,進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升級。


緊跟時代的步伐和用戶需求,不斷自我革新,持續的創新能力是映客從成長型創業公司,逐步轉型為成熟的上市公司的重要利器。


2.堅持長期主義


映客認為:企業不只是價值投資,更是增長投資。


因此,映客走的是一種穩健型戰略,而非短期牟利。


映客 2019 年上半年為了要突破直播天花板,贏得更加廣闊的天地,對產品矩陣進行了配套的研發投入與市場投入,使得上半年出現虧損,但映客近兩年來很有耐心很穩,沒有自亂陣腳,一直都是圍繞“娛樂+社交”這根戰略主線,即便冒著利潤下滑的風險,也在堅定不移地投入,以換取長期價值。


映客憑藉自身充沛的現金流能力,承受較高的短期業務盈利壓力,從而為新業務、新產品矩陣的穩健搭設,提供強力支撐。


目前,映客已經有打造完整的秀場主播生態,囊括了從頭部到肩腰部的紅人矩陣,這為其持續發力直播+電商提供了長期動力,再加上社交+娛樂版塊的全面佈局,支撐著映客在直播行業中突圍。


經過5年的高速發展,顯然,映客已不只是一家直播公司,財報顯示,映客將發力打造“互動娛樂+社交”的泛娛樂集團,構建互動娛樂新生態。


堅持長期主義,對映客的品牌根植用戶內心,佔領用戶心智具有重要意義,這種堅持也在無形當中提高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能在疫情中轉危迅速抓住市場紅利。


每次大的危情都孕育著新的商機,不斷從消費者需求出發,順勢而變持續創新,提高用戶長期體驗來看依然是品牌的制勝之道。


結語:


宅經濟”走熱,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強大韌性。


在線下復工、在線上課等剛需之外,雲旅遊、雲蹦迪、雲健身、雲峰會等新玩法也層出不窮,直播的場景正在不斷擴寬,儼然跳出了泛娛樂和電商的圈子。


映客的財報能如此亮眼,且在危機之下還在不斷快速獲取流量,得益於其之前對於產品佈局的精準定位和穩定輸出。


而對於整個直播市場而言,企業在宅經濟的紅利下要想在大廠的包圍下突圍,佔領市場份額,快速、長久地佔領用戶心智成未來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