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严冬已悄然过去,春天正迎面来临,所有的美好纷至沓来。阳光总是带着些许的温暖来到我们身边,迎面的风也不再刻薄,空气中弥漫着温柔的气息,慢慢苏醒的生命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朱自清中队的同学们积极配合政府和学校的防控工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巧3月23日(星期一)到3月27日(星期五)是博物馆课程周,虽然大家都“关”在家中,但对博物馆课程的热情和喜爱是关不住的。在班主任徐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利用网络课堂(钉钉)进行了认真学习、积极讨论,确定每个同学的研究任务后,大家就开始准备起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活动的主题是稻梦空间,围绕着我国水稻的发展历程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按照主题任务分类,利用五天时间完成对我国水稻发展历程等研学内容进行探索研究,并在“微信”、“钉钉”等软件上进行研学展示。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周一(主题一):水稻的生长过程

采用形式:绘画日记、绘画、手抄报等多种表达形式。同学们查找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去寻找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用绘画、日记、手抄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水稻的生长过程展现给大家。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周二(主题二):我是资料收集小能手

采用形式:收集我国水稻发展历程资料、袁隆平爷爷资料和水稻高产等等多方面相关资料,可以做成绘本书或者简报形式。同学们收集各种关于水稻发展历程、杂交水稻高产和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资料,有的做成精美的绘本,有的做成简报书籍,还有的同学做成了报纸,形式丰富多彩,锻炼了大家资料收集和总结归纳的好习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周三(主题三):致敬袁隆平爷爷

采用形式:书信、绘画书信或者手工作品等致敬袁隆平爷爷。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这就是袁隆平爷爷。我们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周四(主题四):我是小小讲解员——水稻

采用形式:视频展示讲解水稻的生长过程或者水稻相关知识。同学们用PPT或者图片讲解收集到关于水稻的生长过程或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这样既让同学们对新知识进行了探索研究,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周五(主题五):水稻、大米变变样

采用形式:用水稻(大米)为原材料做一些食物、装饰品、生活用品等等。这个主题是以亲子活动为主线,以亲子配合为本次博物馆课程的收官主题。疫情期间,家长们都变身花式大厨,快来看看同学们的亲子创意米饭、大米红枣年糕、紫菜包饭、米粒作画等。深深的被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诱人的美食所打动呢!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浑南一校二年七班朱自清中队“博物馆课程周”

本次博物馆课程《稻梦空间》的最后一天,徐老师对课程研学进行了总结,对各位同学的研学结果进行了点评,同时也号召所有同学“珍惜粮食,从我做起”。每一粒粮食都需经过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经过风霜的洗礼,每一粒粮食都给人类提供生命的动力。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