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解答高考為何延期一個月:考慮兩個“第一”

3月3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低風險地區教育開學復課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教育部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綜合研判、審慎研究,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今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主要考慮:

一是堅持“健康第一”。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人員的生命安全。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爆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我國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

衛生防疫專家認為,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疫情防控風險相對更小。高考是涉及千萬考生的大規模選拔性考試,必須堅持健康第一,採取最穩妥、風險最小的方案,切實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是堅持“公平第一”。切實把疫情對廣大考生特別是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

疫情發生後,各地延期開學並安排高三學生居家學習,學生複習備考普遍受到影響,特別是由於城鄉網絡學習條件等差異,部分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的複習備考受到影響更大,高考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確保公平公正,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可以使考生有更多一點的時間按教學計劃在校集中學習,從而最大限度保障教育公平。

王輝介紹,2020年高考工作面臨疫情防控和時間推遲等複雜形勢,教育部將指導各地重點加強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防疫措施。在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勢下,各省級招委會要協調衛生健康部門深入研判7月初疫情情況,詳細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標準,切實加強考試組織各環節的防疫措施,全力為廣大考生創造安全的考試環境。

二是加強考試組織管理。嚴格規範執行考務工作規定,落實命題、制卷、試卷保管、分發、施考、閱卷等各個環節的安全措施,確保考試組織萬無一失。

三是加強應急準備。針對高考期間部分地區可能發生的高溫天氣和自然災害,各地要切實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和各項預案准備,並積極開展災害天氣應急演練,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穩順利進行。

教育部將指導各地教育部門優化相關措施和流程,為考生提供規範化、人性化的考試服務,同時也請廣大考生理解和配合,按照所在地區考點的統一要求參加考試。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