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建立長效機制篇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以“乾淨、整潔、有序、和諧”為目標,堅持“示範村率先突破、整潔村集中整治、一般村同步推進”,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全力改善村莊風貌。創建27個省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和187個縣級整潔村,形成5條美麗鄉村示範帶。獲得全國第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麥池村、劉灣村入選全國“千村萬寨展新顏”展示活動。

加強組織領導抓推動

一是建立推進機制。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的村莊清潔行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縣委主要領導抓決策、政府分管領導抓推進、相關部門抓督導、鄉鎮黨委政府抓實施、村“兩委”班子抓落實的“五級書記”抓整治工作機制,縣委縣政府先後召開12次專題會議、6次現場會高位推進村莊清潔行動,部署春夏秋三季戰役。二是多元保障資金投入。採取“財政專列、項目整合、部門幫扶”的辦法,累計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確保了村莊清潔行動順利推進。

三是嚴格兌現考核獎懲。將村莊清潔行動納入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制定了《垃圾治理考核辦法》《環境衛生整治獎懲制度》,對成效顯著的採取“以獎代補”方式獎勵;對推進不力的採取發放“黃牌”形式予以懲戒。四是層層開展督查問效。縣級實行“一督查二警告三通報四問責”、鄉級實行“一督查二整改三通報”、村級實行“一巡查二整改三評比”機制,將督查現場圖片、視頻隨時發至各級微信工作群,曬“成績”、晾“不足”。

緊盯關鍵環節抓整治

一是推行“三筐一桶”戶分類。為農戶配備可回收垃圾筐、不可回收垃圾筐、有害垃圾筐和可腐爛垃圾桶“三筐一桶”戶分類設施2.3萬套,引導群眾對垃圾進行初次分類,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50%以上。二是開展“兩點三場”村收集。圍繞解決垃圾中轉和處理難題,全縣1028自然村都建設了不可回收垃圾存放點、可腐爛垃圾漚肥點、柴草堆放場、建築垃圾填埋場、建築材料雜物存放場。

三是實施“一鄉一站”鄉處理。投資5200萬元,建設鄉鎮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焚燒站,已建12座,在建5座,有效解決了垃圾處理和去向問題。村莊清潔行動開展以來,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85噸,清理村內水塘125口、溝渠926公里、淤泥284噸,清理畜禽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513噸,依法拆除爛房爛牆爛圈、廢棄廠房棚舍7896處,整齊堆放秸稈、柴草、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3456處,260個建制村“一拆兩改三種四清”全面完成,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健全保潔機制抓長效

一是完善保潔制度。出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制度》《環境衛生清掃保潔制度》,大力推行“巷長制”、“門前三包”責任制、“十戶輪流值班”和“日掃日清”等環衛制度,依託村級服務性崗位,組建了2292人的保潔隊伍。二是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累計開展宣傳動員48場次,發動群眾參與5.5萬人次,將農村環境衛生、鄉村管理等納入村規民約,開展星級文明戶、道德模範、幸福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評選活動,農民群眾的健康衛生習慣逐步養成,參與村莊清潔和衛生保潔的主動性不斷提高,培育出“講衛生、知榮辱、明禮儀、揚善德”的文明新風。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黃門鎮小河村村莊環境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黃門鎮小河村村莊環境整治後

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

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地處中緬邊境的國定貧困縣,集革命老區、邊疆民族地區、民族直過地區為一體。2018年全縣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被列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近年來,滄源自治縣以改變佤山直過民族不良生活習慣為重點,紮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

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成立工作專班,由縣委書記掛帥任村莊清潔行動領導小組組長,縣、鄉、村三級書記靠前抓,明確鄉、村黨組織書記是村莊清潔行動第一責任人。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42名處級領導幹部掛鉤聯繫村莊清潔行動,做到一線督戰、一線指揮、一線推動。選派252名駐村工作隊員長期駐村,逐村逐戶“攻堅拔寨”,充分發動農民群眾,轉變生活方式,從根本上破除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舊思想、舊風俗、舊習慣,推進村容村貌提升,全力打造“潔淨滄源”。

強化規劃引領,描繪美麗鄉村藍圖

按市裡開展“萬名幹部規劃家鄉行動”要求,組織2600名公職人員回鄉,在每個自然村確定1名牽頭人,發揮“牽頭人”人熟、路熟、山水熟的優勢,引導地方村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成立以4922名幹部、村民為成員的規劃小組,在自己的家鄉形成了559個有特色、有溫度、有感情、可實施、群眾認可的自然村村莊規劃。群眾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熱情更加高漲。

充分發動群眾,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充分發動農民群眾,以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為重點,全面推進“三清一改”。組織發動農戶對院內畜禽養殖圈舍進行拆除,規範村莊畜禽散養行為,畜禽養殖圈舍外遷1.67萬戶,因地制宜建設195個養殖小區(養殖場),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6598噸,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徹底告別了農村歷史以來人畜混居、糞汙遍地、臭氣熏天等現象。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農村衛生戶廁覆蓋率達84%。2019年,全縣累計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8761.5噸,清理村內水塘312個,清理村內溝渠1172.8公里,清理村內淤泥92437噸,清理殘垣斷壁4153處,回收農膜153.3噸。

完善治理機制,推動清潔常態運管

以自然村為單元,健全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全覆蓋選派644名自然村長,把村組活動場所作為議事中心,突出“治人、管物”兩個重點,將村莊清潔行動納入村規民約中修訂完善,帶領群眾以我為主、主動作為、自我監督,讓村莊清潔行動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行為自覺。建立綜合執法機制、村莊保潔機制、週五全域潔淨日製度和農戶潔淨評比制度。聘用村莊保潔員881名,自然村清掃保潔實現全覆蓋。全縣完成潔淨村莊創建518個、佔村莊總數的80.4%,完成潔淨庭院創建33321戶、佔庭院總數的84.9%,家家戶戶清清爽爽,村裡村外乾乾淨淨。當地村民自豪地說,與境外相比,當地的農村人居環境至少領先二十年以上。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永和村新貌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永和村新貌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

寧夏吳忠市利通區轄8鎮4鄉106個行政村,21個社區,3個農場辦,總人口41.6萬,總面積1384平方公里。近年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村莊清潔行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鄉風文明有效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突出規劃引領,堅持高位推進

利通區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擔任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統籌安排部署,高位強力推進。始終把村莊規劃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龍頭”,按照“一次規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的原則,編制了所有行政村村莊佈局規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確保了村莊清潔行動有序開展。制定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村莊清潔行動實施方案》等配套文件,明確村莊清潔行動重點和目標任務,全面紮實推進。把宣傳發動、全員參與貫穿整治工作全過程,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讓群眾“要我幹”變“我要幹”,形成了區委領導、政府主抓、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的整治工作格局。

突出問題導向,狠抓清理整治

聚焦農民群眾最關心的“髒亂差”問題,2019年對106個行政村進行全區域、無死角、高標準的“五清一綠一改”村莊清潔整治行動,各鄉鎮共動員群眾13.4萬人次,出動機械2.3萬臺次,清理生活垃圾5.9萬噸,清理農業生產廢棄物2.49萬噸,清理亂堆亂建2.5萬處。嚴格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全面推行農村環衛市場化保潔作業,做到農村存量垃圾全部清零、新增垃圾“日產日清”。紮實開展“清河專項行動”,封堵生產生活排汙口74個,清理村內溝渠1827公里。積極開展整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9%。擴大農村“空心房”整治範圍,拆除廢棄院落和殘垣斷壁249戶。目前,全區已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村莊清潔示範鄉3個、示範村6個,由易到難,先點後面,梯次推進覆蓋全域。

突出鞏固提升,完善長效機制

堅持標本兼治,建管並舉,持續鞏固和擴大村莊清潔行動成果。建立穩定財政投入機制,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村莊清潔行動,並按照村莊大小,每個村每年劃撥5-10萬元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經費。聚焦問題導向,多措並舉,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上臺階,充分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引導廣大農村家庭成員愛護環境、清潔家園,爭創“最美庭院”。大力實施“鄉風文明改善行動”,創新開展“笑臉積分制”“3554管理模式”“四色動態管理”“三項機制”等群眾廣泛參與的村莊清潔行動長效機制,結合黨員亮身份、家風家訓傳承等活動,農民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達到100%。將村莊清潔行動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通過月評比、季排名、年終總評等措施,確保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河塘溝渠清理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河塘溝渠清理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改善連隊人居環境是廣大職工群眾的熱切期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黨委在夯實團場黨委一線指揮部、“連隊兩委”前線突擊隊作用的同時,充分發動職工群眾廣泛參與連隊清潔行動,激發職工群眾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初步建立起連隊轄區環境衛生組織管理體系,為連隊公共設施“建管養用”長效機制打下基礎。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認真謀劃推進。按照師總負責、團場抓落實、連隊管實施的要求,師市、團場、連隊負責同志為“總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促、親自落實。成立了由師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連隊居住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協調推進小組,師農業農村局會同15個部門印發《十二師連隊人居環境整治清潔行動實施方案》,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協同、公眾社會積極參與”的連隊清潔行動工作機制,連隊兩委、職工、青年志願者齊上陣,抓住春季、夏季和迎國慶三個關鍵節點,全面開展連隊清潔行動。

二是清潔行動全覆蓋,檢查督導成常態。按照“五清三化一改”工作總要求,以連為基本單位,連黨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全師44個連隊從職工自己動手能幹、易實施、易見效的環境衛生整治入手,以宣傳發動來凝聚共識,充分發揮連隊職工群眾主體作用,通過及時清理連隊生活垃圾、連隊塘溝內的淤泥、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面對面宣講不良生活習慣對連隊人居環境的影響,實現連隊生活環境全面好轉。師農業農村局制定了連隊清潔行動檢查表和檢查標準,嚴格按照內容開展逐連督導檢查,通過檢查督促各項措施落實,表揚先進,通報落後,讓幹好幹壞不一樣,真幹假幹不一樣,讓真抓實幹蔚然成風。

三是狠抓宣傳引導,倡導文明新風尚。為營造人人主動參與、戶戶齊抓共管的氛圍,進一步宣傳兵師黨委關於連隊人居環境清潔整治的好政策,師農業農村局與“天山時報全媒體”發佈平臺達成合作協議,開展“美麗連隊你我他”欄目,實時播報師團連隊人居環境整治進展、典型經驗和政策措施,使連隊清潔工作得以深入人心,提高了職工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師團兩級投稿天山時報全媒體40餘篇,刊印連隊人居環境政策宣傳單5000餘份,設立了展板21塊。從環境的小變化入手來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尚,引導連隊職工轉變觀念,改變職工傳統不良生活習慣有了初步效果。

四是加大資金保障,建立長效運維機制。以兵團連隊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資金為抓手,及時下撥連隊保潔和清潔行動資金,確定資金使用方式,盯緊資金流向,聯合人社局制定連隊公益性崗位管理辦法,提出保潔工作業績考核標準、工資支付標準等,為建立長效機制奠定了基礎。據統計,2019年全師連隊清潔行動中共清理生活垃圾2萬餘噸,清理塘溝95處,總長約18公里,清理遺棄農業包裝物1881個,清理廢舊廣告牌642個,為打造天藍地綠水淨、宜居宜業宜遊、農業旅遊深入融合發展的美麗團場連隊奠定了基礎。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⑭丨清水縣、滄源佤族自治縣、利通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