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炊餅”是什麼餅,跟“武大郎燒餅”可能沒啥關係

《水滸傳》裡,武大郎的職業是賣炊餅。很多朋友以為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今天的燒餅,甚至還有廠商以武大郎名字作為品牌,註冊了燒餅的商標。其實這是對武大郎的誤解、對炊餅的誤解和對歷史的誤解。武大郎賣的炊餅並不是燒餅。

炊餅是一種麵食。我國很早就開始吃麵食了,而餅又是麵食中最常見的做法。在古代,麵食幾乎都可以被稱為餅。漢朝比較常見的是“胡餅”,麵餅上撒上芝麻,烤熟了吃,芝麻當時又叫胡麻,所以胡餅也叫胡麻餅。其實胡餅才像今天的燒餅,更確切地說,像今天的饢。據說胡餅起源於西域胡人,漢代才傳入中原,屬於“西方進口”食品。據《太平御覽》引《續漢書》記載,漢靈帝就特愛吃胡餅,這位皇帝鍾情於各種胡人傳過來的新玩意兒,吃的用的都喜歡,是一個很時尚的皇帝。到了唐代,胡餅更為流行,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食物。白居易曾寫詩盛讚胡餅:“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唐語林》還記載了一種做法奇特的胡餅:將一斤羊肉一層一層鋪在麵餅當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餅與餅的中間放椒和豆豉,“潤以酥”,用酥油澆灌整個餅,然後放入火爐中烤,烤到大約五成熟的時候就可以取出來食用了。這種胡餅的製作方法,很像今天的披薩。

古代還有一種叫湯餅的麵食,顧名思義,帶湯的,肯定是煮出來的,類似今天的麵條。還有一種叫蒸餅的麵食,就是蒸出來的餅。將麵糰發酵後再蒸出來,其做法類似今天的饅頭。蒸餅很常見,先秦時就有了,但是到了宋朝卻改名了。因為宋朝第四位皇帝叫趙禎,蒸餅的“蒸”字發音和“禎”字相近,古人很講究避尊者諱,不能直呼皇帝的姓名,更何況在人見人吃的食品裡。所以從宋朝開始,蒸餅不叫蒸餅了,改叫“炊餅”。答案揭曉了:武大郎賣的炊餅,就是蒸餅,類似今天的饅頭。

有的人看小說時看到古代也有叫“饅頭”的麵食,這個饅頭和蒸餅一樣嗎?不一樣!古代稱為饅頭的麵食,裡面一般是帶餡的,多為肉餡。南宋《夢粱錄》中記載:南宋都城臨安城中有賣羊肉饅頭、糖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等等。明朝宋詡寫的烹飪著作《宋氏養生部》就特別註明了:饅頭有餡,蒸餅無餡。宋明時期的饅頭,更像今天的包子。清朝開始,對帶餡饅頭和不帶餡的饅頭在叫法上作了區分:北方管無餡的叫饅頭,有餡的叫包子;南方依舊管有餡的叫饅頭。

饅頭最初出現的時候,是用來祭祀的,因為它長得像人頭。原始社會流行“人首祭”,祭祀祖先神靈的時候要用人頭。後來歷史發展了,人類變得文明瞭,就改用人頭形狀的食品替代人首來祭祀,這樣就出現了饅頭。

民間還有種說法: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諸葛亮當年進軍西南蠻夷地區,勝利後班師回朝,在渡瀘水時,巨浪滔天,無法渡過。停留期間,由於瘴氣溼重,很多士兵又都中了毒。當地流傳著一個說法:想要解毒和渡過瀘水,就必須用四十九顆南蠻人的頭當祭品來安撫瀘水河神。此時西南戰事剛剛結束,本已生靈塗炭,諸葛亮不忍再殺害南蠻人,就下令殺牛宰羊,剁成肉餡,再用麵糰包成人頭形狀,上屜蒸熟,稱為“蠻頭”,意為蠻族人的頭。然後用“蠻頭”在瀘水邊祭祀,最終得以渡江。後來,人們覺得蠻頭的名字太血腥了,就改稱為“饅頭”。這一說法太過傳奇,可信度不高。然而,饅頭的出現與古代祭祀活動有關,這是學界普遍認可的。由此可見,儘管傳說不足信,但可能有其歷史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