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一位班主任給中小學生家長的幾點建議,速收藏!


有用!一位班主任給中小學生家長的幾點建議,速收藏!

邢臺市第十二中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中小學生無法正常開學,學校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採取了網上授課的形式,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嘗試,對家長和教師更是一次新的考驗。通過一段時間的網上學習,學生的各種問題也相繼展現出來,作為班主任的我經常會接到家長的電話抱怨孩子不服管教,沒有時間觀念等種種問題。我相信這些問題不是單一存在的,有很多家長也有類似的困擾。為了幫助家長和學生解決這樣的困擾我隨時關注著學生的學習狀態,經常與家長溝通,諮詢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又積極跟學生談心,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瞭解學生內心想法。通過一段時間觀察和對現狀的反思,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麼該如何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學校通過網絡加強管理的同時,家庭教育也要充分發揮作用,下面我總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家長有所幫助。

家長要學會自我反思

家長應該正確對待疫情期間孩子行為習慣變差的現象,不要過於緊張和焦慮,因為這是很正常的反應,每個人都是有惰性的,成年人如此,更何況是孩子。網上授課和在學校學習是有本質區別的。在學校有校規的制約,有教師的關注,有學生的監督,所以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會相對好一些,但是網上授課沒有了校規班規的約束,長時間在封閉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勢必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鬆懈。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和訓斥孩子,應該反思自己在疫情期間是否也按要求做到位了,當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也許就會理解孩子的狀態,從而更加有耐心的去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時間規劃,並共同去執行。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到還是需要費些工夫。當我們要求孩子嚴格要求時,想一想我們自己是否真正的做到了呢?比如:當我們抱怨孩子上網成癮時,家長是否做到了遠離手機、遠離網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為孩子制定規則時,首先自己要遵守規則。家長要做到合理安排時間,放下手機陪孩子共同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孩子會感受到父母的正能量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而是需要父母耐心陪伴,與孩子多溝通,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創造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

有的家長反映疫情期間他們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孩子開始叛逆,脾氣也越來越暴躁,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我認為原因在於孩子長時間得不到肯定,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從而產生逆反心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導致家庭氛圍緊張,情緒壓抑,久而久之勢必會影響親子關係,更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疫情期間戶外活動減少,同學之間溝通減少,休閒方式減少,不良情緒無處宣洩勢必會導致孩子情緒的波動。特殊時期孩子缺少的不是吃穿,而是他們的情緒疏導。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給予孩子肯定和足夠的信任,正確引導孩子糾正錯誤,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心。家長可以尋找共同時間陪孩子談一談心,做一做親子游戲,一起鍛鍊身體等,都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壓力,改善親子關係,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學習。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用心陪伴

還有家長提到:我在家天天陪著孩子,但孩子總是完不成作業。那就要考慮陪伴的效率問題。家長花一個小時專心、用心的去陪伴孩子要比每天在家卻對孩子的狀態不聞不問效果好得多。家長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關心學生的狀態,瞭解學生上課情況和課後學習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完成學習任務。想要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那家長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陪伴孩子不僅僅只是在金錢和時間上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專心、耐心、用心的陪伴,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做孩子堅實的後盾。在孩子考慮問題時,不是理所應當的讓孩子去執行命令,而是引導孩子去做出正確的選擇;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不問緣由的斥責孩子,而是教會孩子找出原因學會反思;當孩子遇到困難想放棄的時候,不是一味地貶低孩子,而是給予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不要直接就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而是要先反思自己哪裡做的不夠。教育是需要方法的,所以家長需要學會反思和總結,從而尋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為了孩子的成長,我們共同學習,提高自己。

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無論在疫情期間還是在平時都要提高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有很多東西是無法在教科書上傳授給學生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希望家長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多學習、多反思、多總結。—邢臺市第十二中學 徐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