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從自我責怪與迷茫消極中走出來?

刺蝟七七


當我們害怕失敗時,害怕的是失敗本身嗎?

我們可以把失敗分為很多種,可以承受結果的失敗或是不能夠承受結果的失敗,這種中間既有我們的主觀體驗、也有客觀事實;

例如:如果你只有30萬,你卻要借錢做100萬的生意,如果失敗了,這個結果是客觀事實上你無法承受的,但是,如果你從30萬中拿出來5萬做一件可能會成功的事情也讓你躊躇害怕,可能就需要考慮一些主觀認知的問題了。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因為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這個過程中恐懼的並不一定是失敗本身,而是對於自我評價缺乏客觀、合理的認識,所以,失敗—自責—躊躇—逃避—迷茫這個模式會反覆出現在不同的事件處理中,一旦形成習慣,就會發現,自己會處於一個習慣性的焦慮當中無法自拔。

所以,打破這個模式很重要。接下來,我們看看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做工作來突破這個問題。

當一切迴歸合理、理性和有規劃的行動時,是否會讓你減輕焦慮

當然,就像是網上愛說奧利給的那位“紅人”說的,害怕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懼,啥也不想,幹就完了。雖然話說的沒錯,突破起來卻是十分不容易。

  • 所以,我們要說的第一點就是如何啟動行動的一小步,帶動後續的行動。

啟動是整個階段最難的,但是,很多人會將這個過程認為就是單純地給自己加油、鼓勁;其實,這其中也是有科學的方法的。剛開始,由於大多數人缺乏行動而產生了焦慮和恐慌,所以,啟動一定不是大目標、大計劃,而是合適自己此階段狀態的。

例如:你目前想要在工作中更突出一點,得到公司的注意和賞識,很多人會思考,我要整一個什麼大一點的成就或事件來快速獲得這個關注。實際的情況卻是,在各方面準備不到位的情況下,這種想法給自己造成的就是過高的期待以及過多的打擊。所以,在制定這個啟動計劃的時候十分重要。

  • 第一步,制定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劃,然後將目標和計劃細分到每一天,讓行動變得容易起來。

例如:我想學習英語,那麼,根據我的基礎,能夠具備單詞儲備和對話基礎,需要2-3年的時間,如果單詞儲備的目標是5000個單詞,能夠進行日常對話。很多人到這一步就停止了,所以,5000和日常對話看起來是一個很有壓力的目標。但是,我們需要分解一下,例如:兩年是730天,5000-7000個單詞量每天需要記憶的目標是6.8-9.5個,日常對話的目標再次分解,可能是每天聽20分鐘的英語新聞灌耳音,每天半個小時的語法課,每天5個長短句的朗讀和背誦等等。

這個過程就是對於目標的細分,把每項工作分解來看,壓力就會相對較小,如果你仍然認為壓力有點大,那麼,可以把目標減少或者實現時間拉長,根據你對於這個目標的緊急程度不同,你可以做出不同的調整。

  • 其次,就是細分計劃

例如:背單詞,你不能只把計劃停留在我每天要背幾個,怎麼背?什麼時候複習?例如:每天背誦,將單詞默寫7遍,按照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30分鐘之後,我要再背誦並默寫7遍,這樣才能牢記;同時,我要聽什麼課程,課程我要做什麼筆記,我需要從讀長短句中得到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讓目標細分為具體的步驟以及計劃需要實現的目標等等,越細緻越好。

如果仍然覺得困難,行動力提升不起來,那很簡單,每天只有效記憶三個單詞,做一個俯臥撐,看5頁的書,只堅持這個最簡單的目標,不要對這個過程帶有任何評價,例如:“做多了我不行,我這個太差了”或是“我這個人太差了,每天只能做這麼少”,這些評價既是壓力又會形成無力感,絲毫沒有意義。但是,即使你每天只堅持這些最少的事情,30天之後,你的自我效能感卻會比之前增加60%以上,這就是堅持的意義。

所以,別想太多,先去做可能就是解除你目前狀態最好的方法。


飛翔心理研習社


抑鬱了,儘快吃中草藥吧


手機用戶53328805476


自我反省不只是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要明白自己的下一步,因為很可能你現在已經犯了更大的錯誤,自省就是告訴我們,如果當時我好好斟酌就不會那樣了,人在當時都不覺得自己是錯的,以前的錯誤改變不了,但是現在可能會犯的錯誤在將來會不會出現,需要考慮清楚,不然你就會一直在哪裡自責,因為每件事你都是後來表現出來你才發現又錯了啊,結果到死都沒做件對的,又感覺自己白活一場!大哭一場,好好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還活著,那就是世界還需要你,哪怕一個月只有一千,那也是你為這個世界做了一千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