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匯聚文藝創作的正能量

這個春節不同以往,一場突入其來的疫情牽動億萬人的健康安危。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重要部署,全國各地眾志成城展開了一場防控阻擊疫情的戰鬥。

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我們在牽掛武漢疫情、由衷敬佩一線醫護人員、嚴格自律做好防控的同時,也在行動,如何從自我做起,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努力?如何從周邊做起,為抗擊疫情注入力量?疫病無情,在這場防控阻擊戰中,我們每個人都是主體,每個人都有義務,每個人都應有擔當。歷史上,黨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文藝曾經是匕首是投槍,是“發聾振聵的木鐸”,是“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當前,戰勝疫情需要科學防治,需要團結協作,需要堅定信心,那我們就拿起畫筆創作宣傳畫,宣傳政策精神,普及防疫知識,歌頌先進事蹟,鼓舞防疫鬥志,消除精神恐慌,傳播防控阻擊疫情的正能量,發揮起藝術服務防控疫情的特殊作用。

潘鲁生:汇聚文艺创作的正能量

就此,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於1月27日全面啟動了《生命重於泰山——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主題創作,全校視覺傳達設計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等十餘個教學單位的骨幹教師及相關專業學生積極響應,立即投入創作。我也第一時間設計創作了宣傳畫《生命重於泰山》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舉國上下凝聚起共同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我們要通過宣傳畫傳遞這樣的信心和力量。

應該說,這是一次非同尋常的主題創作,不僅要發揮好宣傳畫創作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傳播功能,更要科學嚴謹,講政治,講時效,要在緊要關頭有擔當,有使命,實實在在發揮文藝工作者的作用。我對老師和同學們講,我們的主題創作不能只憑熱情,還要精心組織,政治站位要高,創作水準要高;不能只求藝術效果,要把科學的防疫知識表達準確;不能在象牙塔裡曲高和寡,要學習運用人民大眾的藝術語言,把話說到心坎上;要通過不同專業的藝術設計,使醫學防護知識更直觀,使疫情防控信息更明瞭,使真正鼓舞和支持我們戰勝疫情的高貴品質、精神力量得到進一步傳播和弘揚。所以,學校進行了統一部署,成立了專題工作小組,貫徹我校“為人民而設計”的辦學宗旨,將主題創作與“假期課堂”結合起來,繼續深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創作”與思政教育相結合的機制,發動師生廣泛參與,認真落實疫情防控精神,全面梳理創作題材內容,發動組織專業指導,帶領師生創作講科學、有溫度、增信心的主題創作。

潘鲁生:汇聚文艺创作的正能量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作者:潘魯生

這次主題創作,特別是宣傳畫創作,首先培養鍛鍊了我們的學生,提升了愛國主義的思想覺悟,增強了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校相關專業教研室、工作室教師與學生遠程連線,時時指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上級有關部署,緊跟防控阻擊疫情形勢,把握宣傳內容重點,凝練藝術設計語言,形成了一系列師生共同創作的主題宣傳畫作品。大學生們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了所有衝鋒在前的一線工作者的使命精神,共同反思如何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以及如何嚴格自律服從大局、怎樣為建設美好的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等,這些“00後”大學生經歷了一次專業使命的教育和人生洗禮。當他們用豐富的設計語言去表達和詮釋這一切的時候,也贏得了互聯網上許多年輕人的共鳴。比如,學校師生團隊最近創作發佈了以鍾南山院士形象為原型製作的微信表情包《鍾老說》,經《人民日報》、“學習強國”等轉載推送,網上一片好評。“鍾南山說動我才動!” 表情包《鍾老說》有鍾老的叮嚀與教誨,格外親切。青年一代師生團隊用新的設計語言和形式詮釋表達了人們對堅持真理、堅守使命、心繫蒼生、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的英雄的信任,表達了對民族之脊樑的景仰。最近,學校的師生團隊又創作推出了微信表情包《防疫三字經》,以朗朗上口的三字形式、孔子形象宣傳防控疫情的健康生活方式。大道至簡,很多規範和道理可以用樸素的話、活潑親切的形式表達好、傳播好。

不斷豐富和創新藝術語言,服務增強信心和振奮精神,也是我們這次主題創作的一個特點。特別是隨著新型冠狀病毒防疫工作進入關鍵期,引導群眾正確理性看待疫情更加重要,不僅要傳播正能量,消除恐慌,還應避免幾天來可能由於“信息過載”造成的麻木,杜絕麻痺心理。這要求我們在主題創作上有創新、有亮點、有吸引力和傳播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做到防範防護不懈怠。就此學校拓展傳統宣傳畫的視野和媒介,加強漫畫、攝影、動畫、插畫、影視等設計,形成了微視頻、短視頻、手機交互作品等一系列新媒體設計。比如,我校師生和校友創作了一系列宣傳畫、漫畫、插畫作品,緊扣疫情防控的工作和生活,有感想抒懷、哲理沉思,也有諷刺和幽默。因為面對疫情,消極惶恐無益,漫畫就是一面鏡子,反映生活,也窺見自己,讓我們在詼諧幽默、誇張諷刺之間,多一些深思,多一些樂觀,築牢心理防線,保持積極狀態,科學客觀地去面對,最大程度凝心聚力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一系列防疫主題的動畫短片、微視頻設計也緊鑼密鼓地製作完成了,我們必須適應網絡信息、手機通訊的傳播與接收方式,把防控阻擊疫情的正能量傳播好。只要疫情一天沒有徹底戰勝,我們就一刻也不能鬆懈。

作為一所以藝術設計見長的專業院校,我們深知,設計要服務社會民生,不只要以藝術與美為社會錦上添花,更要以有溫度、有力量的作品在關鍵時刻鼓舞鬥志、共克時艱。主題創作活動啟動以來,我校工業設計專業師生也積極行動,圍繞公共衛生防護展開設計,形成了包括家庭防護包在內的一系列產品設計。設計要應對需求、求解問題,要增加生活的便利和安全,設計要有最真摯深沉的愛心。這次主題創作也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大學教育的使命和方法,在藝術設計教育裡,我們的師生不僅要能創作、會設計,更要有設計服務民生的使命感以及設計如何服務民生的實踐能力,要有深刻的社會責任感,要有家國情懷,要有與大眾文藝息息相通的創作熱情和樂觀向上的創作精神,這是教育教學更深層次的追求。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強調,“要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統籌網上網下、國內國際、大事小事,更好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要深入宣傳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充分報道各地區各部門聯防聯控的措施成效,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蹟,講好中國抗擊疫情故事,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這是我們開展主題創作的指導和遵循,廣大師生仍在推進相關創作,努力從藝術設計專業出發擔當社會責任,以畫傳神,傳遞那些最重要的防護知識、最樸素的道理,服務營造積極健康的疫情防控輿論生態。我們相信,只要積極面對,科學防治,彼此關愛,團結協作,一定能取得阻擊疫情的最後勝利!作為文藝工作者,我要立足專業、立足崗位繼續推進主題創作,服務做好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努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人民網文化,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