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試題之少兒美術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產生興趣


教師招聘考試試題之少兒美術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產生興趣

(一)運用簡筆畫的簡單易成培養興趣

簡筆畫是少兒美術中最容易掌握和令學生喜愛的繪畫種類之一,簡筆畫簡單、容易上手。用簡單易學的一些線條和幾何圖形就能表現出所描繪對象的輪廓。例如,畫一個熊貓的頭部,先畫一個橢圓形隨後在這個橢圓形的左右上方各畫半個橢圓形。這樣,一隻熊貓的臉部外形輪廓就大致完成了,接著,在橢圓形的臉裡用兩個小橢圓表現眼睛,這樣,一個憨態可掬的簡筆畫大熊貓卡通頭像就基本完成了,還可以讓學生自行發揮想象力,畫上熊貓的鼻子和嘴巴,表達出不同的神態。簡筆畫對於剛開始學習少兒美術的學生能激發其美術學習的興趣。由於這些都是剛起步的沒有什麼美術基礎的學生,對他們運用簡筆畫的教學方法也讓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減輕負擔。簡筆畫線條簡練,容易完成,便於讓(學生)少兒產生自我成就感,從而引導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

(二)通過繪畫工具的特性培養興趣

油畫棒手感細膩、滑爽、鋪展性好、疊色、混色性能優異。一盒油畫棒中顏色數量多,大多顏色鮮豔明亮,深受少兒喜愛。除此之外,油畫棒的技法也是豐富有趣的。例如:油水分離法(用具:調色板、水彩、油畫棒)在油畫棒繪製的畫面上刷上水彩,產生明顯的油水分離效果。由於油畫棒以油和蠟為基料,水彩“抗拒”與之混合,一種獨特的油水分離效果達到了。

酒精的使用法(用具:酒精、畫筆、針、棉布)酒精可以用來擦去油畫棒色或溶解油畫棒使之像油漆一樣刷寫。一塊酒精浸透的棉布用於擦去油畫棒色,或混合多種油畫棒顏色,用針刮油畫棒色覆蓋的表面,再用酒精擦拭可以產生蝕刻效果。

遮擋法(用具:不透明膠帶、美工刀)這種技法能產生有趣的圖形和層次。把模面或制好的膠帶置於紙上,然後用油畫棒在膠帶和紙面上上色,移去膠帶,就產生輪廓清晰的線條。要畫曲線,先用美工刀把膠帶切成曲狀,依照上面的程序即可製作彎曲的線條和圖案。

由於油畫棒具備特殊性能,所以它能和多種工具材料結合使用,其產生出來的各種不同的神奇效果,讓學生在少兒美術學習過程中對美術產生好奇心理,激發學習興趣。

(三)開發新的教學方法與模式培養興趣

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從課本上、幻燈片中、影片中學習知識,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古板。少兒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喜歡玩。所以應該從少兒的興趣點出發與美術學習相結合,產生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美術課本中《標誌設計》一課為例,課堂開始的時候,佈置一個小遊戲。我將30個不同的標誌放置在同一張幻燈片裡,選3位學生,給他們1分鐘的記憶時間,一分鐘過後,關閉幻燈片。請3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或畫出標誌的名字或圖案。看誰記的多、記的準。學生寫完之後,提問準確率最高的學生,是如何在一分鐘內把標誌記的又多又準確。這時就可以導入這節課的知識點標誌的三大類的記憶特點:1.文字構成(該類的標誌特點是沒有圖案,文字就是標誌。例如:Nikon尼康 CASIO卡西歐)圖形構成(該類的標誌特點是隻有圖案,沒有文字的標誌。例如:iphone蘋果 奔馳轎車)圖文組合構成(該類的標誌特點是既有文字又有圖案。例如:百事可樂 麥當勞)於是在遊戲中,既能讓孩子解放天性,滿足了孩子愛“玩”的天性,又在“玩”中學習了課程知識,對美術產生興趣。

大多數美術教學都是以學習教科書為主的教學模式,主要的課程和安排都是來自教科書,範圍比較侷限,受到很多的限制。然而想要把趣味性和美術教學相結合,就應該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要將趣味性方法帶入美術教學的過程,既學習了美術課程,又讓課堂增添些許趣味性。

根據班級人數,由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多個小組,每小組成員4至5人。組成小組後討論決定小組名字,所有小組上報名字,做成表格。上課前小組討論,可以對本節課任何環節提出問題。上課剛開始的時候就依次提問題,上課過程中就以問題為主線,一邊回答問題,一邊講授新的知識。上課回答問題採用積分制。老師上課提問後每個小組舉手,由老師點小組名字回答問題,每次回答完增加積分,期末可計入平時成績。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增添了親切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