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

<article>
陝西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

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 黨田野 攝

中新網西安3月31日電 (黨田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研究提出了推動‘三個經濟’發展的10大行動計劃共25項重點工作,進一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31日表示。

當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介紹該省聚力發展“三個經濟”,助推穩增長促投資有關情況。

據介紹,陝西2019年開通19條國際航線,全省完成旅客量5109萬人次、貨郵量39.3萬噸。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全年開行2133列,運送貨物180.2萬噸,分別增長70%和50%。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25.96萬戶,同比增長39.14%。

李雄斌認為,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顯示了“三個經濟”發展的帶動和引領作用。近日,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印發《陝西省推動“三個經濟”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對實施民航發展提質增效、實施鐵路樞紐建設擴能、實施數字經濟培育發展工程、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進行規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經濟衝擊較大,尤其是對交通運輸行業的影響,特別是對民航業影響衝擊更大。”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基礎設施發展處處長王嶽稱,民航在保障醫務人員和防疫物資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強的運輸保障。

王嶽表示,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加大交通運輸形勢研判,提前儲備政策工具,為重大項目多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推進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再上新臺階,為全省“三個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逐步顯現,我省經濟指標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如前兩個月,規上工業下降7.1%,消費下降32%。”陝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李雄斌表示,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是全省發展的一項核心重要工作。要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釋放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優質產能,促進供應鏈與產業鏈良性互動,暢通經濟循環,把疫情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據悉,下一步,陝西省發展改革委將加大工作力度,紮實推動《行動計劃》任務落實,推動“三個經濟”重大項目加快復工復產,降低疫情不利影響,努力完成各項既定目標任務,為全省“十三五”規劃順利收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加快“追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