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西昌大火:草木灰像下雪一樣 已致19人遇難


(3月30日晚,“開順救援隊”的無人機飛手汪洋從空中拍下過火區域、火勢等火場情況。汪洋介紹,飛機接近120米才看清遠處的火線。山上每一處明亮的地方都是起火點,火勢嚴重。視頻由汪洋提供)

摘要:3月30日,是木裡火災一週年。這一天,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再度發生猛烈火災,火線直逼城區,煙雲蔽日,火光沖天。數千人上山救援,數個社區的居民迅速撤離。無人機飛手看到了火場全貌,民兵救援隊在一線冒險,彝族姑娘歐其爾色很擔心她的家。3月31日上午,據新華社報道,四川涼山西昌突發森林火災造成19人遇難,其中有18人是前來支援救火的寧南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員,1人是西昌當地帶路的林場職工。據瞭解,31日凌晨一兩點鐘他們在趕往火場的路上,風向忽變,一行人被大火包圍,不幸遇難。

文 | 汪婷婷 陳怡含 蔡家欣

“最擔心的是爆燃”

接到待命通知是在下午4點多,殷開順與他的救援隊立即出發。

開順應急救援隊在去年成立,編入涼山州民兵應急營森林(草原)滅火連,殷開順是救援隊隊長。

此時,火勢從經九鄉附近向東北方向蔓延,他隨同西昌市市長馬廷貴等人先去了西昌學院南校區附近,疏散了山火可能蔓延路徑上的居民。5點多,回到距起火點直線距離300多米的火災指揮部——煙雨鷺洲溼地公園門口。

汪洋是開順救援隊的無人機飛手。按理,他應該第一時間到現場,放出無人機,從空中拍下過火區域、火勢等火場整體情況,提供給現場指揮救援的領導,以便決策。

在前一天,他剛參與了另一場發生在西昌佑君的森林火災,無人機沒電了。下午5點多,無人機在西昌市區充電,此時,他看到了可怕的一幕。瀘山方向的火光沖天,滾滾濃煙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了橘色。城區裡的能見度瞬間降低,黑色的灰燼在整個城區飄揚,“遮天蔽日的,感覺特別恐怖。”

三個小時後,汪洋到了火災指揮部。飛機搖搖晃晃地起飛,汪洋才意識到,空中俯視的畫面更為可怕。無人機的畫面裡都是黑色的濃煙,夾著飄飛的黑色灰燼,能見度幾乎為零,“像電影裡的世界末日一樣。”汪洋說。

飛機升到120米左右才看清遠處的火線。從遠處看起來,黑色的山脊上臥著一道明亮、細窄的亮光,偶爾有一兩處突起,像結著疙瘩。拉近了鏡頭看,山上每一處明亮的地方都是起火點,疙瘩似的地方火勢嚴重,汪洋聽指揮部的人說,那些地方火焰可以高到10多米。

黃昏時分,火勢自西往東蔓延到了瀘山山腳。久經火場的殷開順也未見過這種場面。西面是迎風坡,火苗突然躥得老高,像瘋了似的從山腳往山頂爬。他估摸著沒幾分鐘,瀘山的西坡就燒完了。等到八點多,汪洋再升上無人機,瀘山的西坡只剩一片焦黑色,夾著一些暗紅色的火點。

這場火災已經是汪洋這10天來參加救援的第3場大規模森林火災。清明節前後,全國普遍多雨,這卻一直是西昌的火災高發季。大涼山本就乾燥少雨,這個季節的風又尤其大。去年的木裡火災造成的巨大悲劇還未從公眾的記憶中散去。

據“西昌發佈”公眾號顯示,凌晨時分,西昌市組織了1000餘名救火人員進行處置,四川消防救援總隊調度了885名消防員支援。

開順救援隊上火線的有56個人,都是參加過好幾次救援的老民兵。並非是專業的救援人員,救援隊是跟在森林消防員身後走。“專業隊伍把燒得猛烈的、連成片的火撲完,零星的餘火就由我們打下來。”殷開順說。

一線救援人員傳回的視頻顯示,他們舉著風力滅火器在撲火,聲音像工作中的伐木機,眼前的火苗並不比人低。殷開順說:“我們肯定還是有風險的。”

航拍西昌大火:草木灰像下雪一樣 已致19人遇難

開順救援隊隊員正在撲滅餘火。受訪者供圖。

在森林火場,手機信號不穩定。因此,56個人帶走了2部衛星電話。接近31日的凌晨,山腳的殷開順用這2部電話確認了一個信息——他們都還安全。殷開順又派了20多位後勤人員上山,給他們送水和食物。“因為山上有火情的點,海拔都比較高,爬山都要花費接近兩個小時,如果換班頻繁就很浪費人力。所以第一批人員上前,至少要到明天早上才會換班。”殷開順說。

現在,指揮部以及殷開順“最擔心的是爆燃。”去年的這一天,木裡火災,正因山火爆燃,涼山州消失了31條年輕的生命,舉國悲痛。一整晚,瀘山的山風都很亂,方向不定。“因為瀘山也是一個森林保護區,植被特別好,就怕遇到氧氣稀薄,風向突變,一下子爆燃。”殷開順說。

每隔幾十分鐘,汪洋的無人機就要升空一次。31日零點時分,此時距離第一批救援人員上山已過了6個小時。

汪洋又飛了一次:“好消息是火線短了些,明火估計2到3公里,加上零星的火點,三公里多吧。”半小時後,汪洋又給指揮領導做了場無人機火場直播,數千人救火,風又小了些,能明顯看到火線進一步被壓縮,並分成了三段。

就在十二個小時前,西昌還天氣晴朗。

草木灰像雪一樣飄

3月30日,西昌城的最高溫度達到了32攝氏度,下午兩點的能見度達到24千米。在過去的30天,它的空氣質量指數有26天為優,4天為良。對“太陽城”西昌來說,不過是平常的一天。

下午2點半,西昌人蕭雲察覺到了異常。坐在前往單位的公交車上,她感覺眼睛像蒙上了一層灰:“沿途倒退的建築物、行人、車輛,好像都加上了復古濾鏡。”

蕭雲感覺“不太對勁了”。足夠熟悉西昌城的人,會對城市的天色敏感。她從公交車下來後,平日裡湛藍透徹的天空“變成灰濛濛的”。她一下警惕起來,“在西昌看到這種天氣,就知道附近有火災。”

航拍西昌大火:草木灰像下雪一樣 已致19人遇難

晚上8點多,汪洋在指揮部附近操作無人機升空時拍到的火場。受訪者供圖。

根據公開資料,西昌市所在的涼山州火災頻發。西昌的森林覆蓋率高達近49%,日照充足,春季乾燥。2014年西昌曾1個月發生5次火災,而2019年3月30日,涼山木裡森林火災,27名消防員和4名地方幹部群眾在撲救中犧牲。

這一天,恰好是木裡火災一週年。局勢在朝著蕭雲所擔心的方向發展。根據西昌市政府官方通報,3月30日15時51分,西昌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接到電話報警馬鞍山方向發生森林火災,初步判定,起火位置位於涼山州大營農場,由於風勢較大,山火迅速漫延至瀘山。

差不多是這個時候,蕭雲所在的辦公室傳來濃郁的焦味。因受到疫情影響,蕭雲與同事們戴著口罩上班,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一陣又一陣“木材被燒的味道。”蕭雲和同事們判斷,火離這裡很近。他們位於西昌市南山國際社區,按照官方通報推算,這裡距離火源點14公里,起火片區7公里。

下午5點鐘,火越來越旺。天氣播報,這一天西昌風力3級,風向不定——憑藉這股風,火開始向西昌城蔓延。

黃色濃煙在緩緩吞噬西昌城區。首先,陽光被遮住了,抬頭只看得到天上一輪紅日,驚起的鳥群在城市上空慌張逃竄。正值下班時間,西昌城區主幹道上的摩托車、汽車逐漸增多,全都籠罩在鏽色凝重的黃煙中,令人感覺透不過氣來。

除了這股黃煙,襲捲城區的還有山那頭被燒盡的草木灰。蕭雲記得剛一走出單位門口,黃煙漫天,燒過的草木灰嘩啦啦飄下來,“像下雪一樣”。在公交車上,蕭雲本想打開車窗透氣,結果大大小小的草木灰片吹得她渾身都是。

從北京到西昌出差的孫博,從未見過這樣的火勢。從下午4點到6點,她看到“(山上的火光)從最開始的3個點狀,到最後連成一片。”下午7點鐘,她驅車回西昌城區,空氣裡瀰漫著煙塵粉末,一輛又一輛的汽車往城外湧出去,“很多人都在離開西昌,身體受不了”,她說。

城市的脈絡正在被這場山火打斷。18點52分,西昌市公安局發佈了5條路段實行緊急交通管制。2個小時後,距離起火片區5公里內的馬道液化氣站、西昌學院南校區人員也緊急撤離了。彝族姑娘歐其爾色的家所在的新村街道南山社區就在此範圍中。

最早發現火情的是在院子裡玩耍的弟弟。下午5點多,他跑回來告訴歐其爾色,外面濃煙滾滾,好像是著火了。歐其爾色出門望向身後的瀘山,一時沒有看到火光,但天色灰濛濛的,風聲很大,呼哧呼哧地響,把附近樹枝上的葉子吹了下來,也把大火燒過之後的灰燼吹了過來。警車、消防車的鳴笛聲不時響起,一陣強,一陣弱,由遠及近。

6點左右,歐其爾色的媽媽接到社區電話。“要我們注意周圍的情況,準備撤離。”在班級群裡,老師也通知大家注意安全。

下午5點,西昌城區陸續斷電斷網,天色漸沉,但沖天的火光將城市映如白晝。市民的目光吸引到山的那頭,熊熊烈火正在吞噬瀘山森林,包圍著這座置於幽暗河谷中的狹長城市。

航拍西昌大火:草木灰像下雪一樣 已致19人遇難

開順救援隊隊員在一線撲火,他手上拿著風力滅火器。受訪者供圖。

迅速撤離!

在社區電話結束的幾分鐘內,社區幹部跑到歐其爾色家門口,大聲呼喊著歐其爾色的媽媽,叫她趕緊把全家人帶出來,到附近的一座橋上集合。歐其爾色觀察到,社區幹部的臉上已經滲出汗珠。

一家人離開了飯桌,歐其爾色抓起平日裡經常背的帆布袋,裡面裝著身份證、學生證、鑰匙和手機充電器,她沒再放進其他東西,迅速離開。門外警車駛過,一個幾乎破音的男聲用高音喇叭循環播報著:“有火災災情,迅速撤離到指定地點!”

歐其爾色和家人趕往集合地點,此時,附近的一戶人家剛歸來,打算再回家取些東西,被社區幹部阻止了:“不要管了!趕緊走。”

幾百米外,是社區的集合地點——海河橋,這座橋由社區門前的南山大道延伸至主城區,歐其爾色一家到達的時候,橋面的行車道已封閉,只允許警車、消防車等救援車輛通行。人行道上聚集了四五十個人,“沒有一個人拿著大包小包的”。很快,社區幹部又來電話確認了歐其爾色一家的位置,另一些幹部開始清點人數。

歐其爾色望向瀘山,山上的火光已經十分清晰。她估計,火勢最猛烈的時候,著火的位置距離自己的家只有五六百米的距離。山上的樹影被大風吹得搖搖晃晃,甚至出現30度左右的擺動。天空被映紅了一大片,灰褐色的煙塵越來越多,平時一眼就能望到的三、四座橋,只有最近的一座若隱若現。

每隔十幾分鍾,就有一批救援車輛呼嘯經過。人群在橋上等了4個多小時,入夜後天氣漸冷,歐其爾色的家人出門倉促,只穿了短袖,歐其爾色原想回家幫他們取外套,她聽到警察告誡一位想要回家的老者:“不要往裡走了,裡面那些東西都沒有命重要。”

晚上11點,社區幹部發來通知:“雖然火勢有所控制,但不知道晚上風會不會吹過來,火會不會再燒過來,住在家裡還是有點危險。”接著,他們開始為橋上的人群分配免費住宿地點。

航拍西昌大火:草木灰像下雪一樣 已致19人遇難

瀘山上的非專業消防人員在撲滅餘火。撲滅了火,他們還得注意那些深紅色的火點,一旦起風,火點很容易復燃。

火災發生後,西昌市民宿協會發起倡議,呼籲有空房間的民宿允許撤離群眾免費入住,幾小時內,有超過30多家民宿響應,還包括一些大型酒店。歐其爾色一家被分配到大約3公里外的一家客棧。

歐其爾色的媽媽和阿姨開著兩輛家裡用來拉貨的電動三輪車。拉上住在附近的十幾號人,駛向客棧,他們將社區安排的車輛留給了其他人。

歐其爾色坐在車斗裡,看著山上大片通紅的火光已經縮小成山頂的一點點,“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路過山腳的一個救援集合點,她看到有數十人在那裡等候。“他們有穿迷彩服的,應該是民兵,有穿綠色熒光服的,應該是志願者,還有穿著橙色消防服的消防員和穿著黑色警服的警察。” 此外,路上少有行人。

接待歐其爾色一行人的客棧老闆娘名為楊婕,包括歐其爾色在內的12位都是彝族人,只有兩三個年輕人能說普通話,楊婕看得出來,他們很緊張。

歐其爾色詢問了兩次需不需要給錢,並表示自己的母親是環衛工人,父親多年臥床在家,楊婕告知入住是免費的,他們才放心。他們從未住過客棧,不知道需要插電卡才能開燈,以為還在停電。隔壁超市老闆也免費送來了礦泉水。歐其爾色的奶奶65歲了,她連聲對這些幫助的人說道:“卡莎莎,卡莎莎……”在彝族語言裡,這是謝謝的意思。

楊婕客棧的15間客房住滿了前來疏散的人。最後一批在夜裡1點到達的,其中有一位高齡老人。“老人不太能走路,也不太能講話,而且需要吸氧。”剩餘的客房都是內窗,空氣不太流通,楊婕把房間讓給了老人,自己搬到了前臺的沙發上。

此時,已經是夜裡2點,她從客棧望過去,幾乎已經看不到火光了,朝向客棧一側的山火已被撲滅,蔓延到另一側的還在燃燒。

楊婕沒有睡著,又過了一個小時。她看到歐其爾色的媽媽走出客棧,換上了環衛工作服,她有一些疲憊,也不怎麼認識路,讓女兒替她指出來,很快就走了。“她說外面燒火了,灰塵肯定大得很,她要早點開始工作,把地掃乾淨。”

(文中蕭云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