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不灭的精神薪火相传

疫情防控期间,

我们闭馆不停展;

清明祭祖时节,

我们致敬英雄!

兰州解放,陇原新生,仁人志士,莫不有功!今天,就让我们带大家穿过历史的云烟,回望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身影,他们的故事,满怀一腔真诚向他们致敬。

今天的【致敬英雄】,张馨丹为您讲述兰州战役营盘岭战场上的爆破英雄曹德荣——

【致敬英雄】不灭的精神薪火相传

“首长,这里面是我最后一次的党费,请你转交给党组织。”这是兰州战役中指挥战斗的五十团副团长杨怀年与三营七连指导员曹德荣的最后一次对话。杨怀年接下对方递过来的小布包,紧盯着曹德荣那张布满泥土和汗水的脸,唯有那双透着坚定信念的眼神,和那副宽厚结实的肩膀仿佛主动诉说着要一人抗下所有的重担。

【致敬英雄】不灭的精神薪火相传

1949年的8月,马家军把兰州以南的“天然城墙”——营盘岭阵地变成了一座“攻不破的堡垒”,构筑四座钢筋水泥碉堡,用明暗交通壕链接,将碉堡前沿削成七八米高的峭壁,并在外壕布设雷群。25日凌晨6点,总攻开始不久,四个连的战士在冲向敌人前沿阵地时,被高大的峭壁挡住了前进的步伐,峭壁上碉堡里的敌人从高处向下进行疯狂扫射,部队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火力之下。面对这样的情况,曹德荣立刻组织了两队爆破组对峭壁进行轮番爆破,但都未成功,战士们一个个牺牲在峭壁之下。不能再等待了,此时,心急如焚的曹德荣从身上掏出一个小布包向杨怀年缴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党费,没等到副团长发话,他就已经抱起三个炸药包,对身旁的两名战士大喊一声“跟我来!”便冲了出去。冲出不远,曹德荣腹部中弹,身上的衣物被鲜血染得通红,他立马连扔出几个手榴弹,在爆炸的浓烟中,忍着痛一路匍匐到了峭壁下。

但此处的峭壁表面光滑,土质坚硬,无法安放炸药包。危急关头,每延迟一分钟就会有更大的伤亡。曹德荣咬着牙用双手托举起25公斤重的炸药包紧贴在峭壁上,最后深情地望了一眼硝烟中的战友们,毫不犹豫地拉开了导火线。一秒、两秒、三秒......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峭壁被炸成一个斜坡。战士们高呼着曹德荣的名字,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冲上峭壁,杀向敌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夺,我军终于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营盘岭的主峰。战斗结束后,杨怀年和战友们去寻找曹德荣的遗体时,只发现了他那缠满拉火环的手指......

在以往的战役中,上阵前战士们总会交代一番自己对家人的嘱托,可当时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曹德荣多说,而那个交给杨怀年的小布包里,已装的不仅仅是党费,还是一颗年轻生命英勇无畏的赤忱之心,更是无数战士们为了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如今,我们一遍遍传颂着兰州战役留下来的精神信念和英雄故事时,眼中总是常含泪水。

讲述人张馨丹

【致敬英雄】不灭的精神薪火相传

作为一名95后的年轻人,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对自己国家深深的热爱,自从我成为纪念馆的讲解员,这份工作不仅使我的知识积累不断增多,也激发了我对红色文化的热情。我很喜欢讲解时那种能牵动听众情绪,与他们一起共情的感觉,也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大家讲述兰州战役中的红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