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在安徽省宣城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不同崗位,卻有著同樣義無反顧的選擇:衝鋒在一線。他們就是“夫妻檔”。

  我們走近其中的幾個“夫妻檔”,記錄下這樣一組“執子之手,共抗疫情”群像。

  默契“戰友”並肩作戰

   “夫妻檔”信息:丈夫姚基勤、妻子胡國燕

  一個是村醫,一個是村幹。在疫情防控戰中,這對80後恩愛小夫妻又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

  2月1日上午9時,郎溪縣姚村鄉夏橋村村醫姚基勤戴好口罩,帶上體溫測試一體機,依次去給5名武漢、黃岡返鄉村民及2名與確診病例同乘車的老夫妻測量體溫。

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姚基勤的妻子胡國燕也隨行。沿途,她不斷向村民發放宣傳單,耐心做好防控知識宣傳,並勸導提醒村民不要串門,搞好家庭衛生和個人衛生。

  “這7個人,天天要測量體溫,有幾個下午還要測量,一天兩遍。”姚基勤說,自己每天還要按時間節點,上報這些返鄉村民的訪視、測量體溫等信息。

  夏橋村有21個村民組,人口3075人,村裡的衛生室僅有包括姚基勤在內兩名醫生,常規門診、簽約服務、“老高糖”隨訪等工作讓兩人忙得不可開交,這下又遇上了疫情防控,兩人更是分身乏術。“我忙,我們家的‘大書記’更忙。”姚基勤口中的“大書記”,正是擔任夏橋村黨總支書記一職的妻子胡國燕。

  村裡的事務繁雜,又遇疫情防控,胡國燕也忙得夠嗆。1月26日上午,姚村鄉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胡國燕回村立即召開村兩委會,實行網格包保,隨即,8名村幹部協同包片鄉幹部分赴全村7個片區……“累!哪個不累?但黨員幹部必須走在前頭、衝在前頭。”胡國燕說。

  翻開胡國燕工作日誌的一頁,有這樣一段話:1月28日,正月初四。冷雨飄飄,但阻擋不了防控工作的腳步。下午,我請了石崇高、鄭勤發兩村民幫忙把夏橋集鎮沿線的垃圾往卡車車廂裡裝。我也參加裝垃圾勞動,多個人手,加快進度……

  年輕伉儷護航生命

  “夫妻檔”信息:丈夫洪趙佳、妻子譚幼嗣

  在廣德市,一對奮戰在防疫前線的年輕伉儷讓人不由地豎起大拇指。丈夫名叫洪趙佳,今年32歲,是四合鄉市監所副所長;妻子名叫譚幼嗣,今年30歲,是柏墊鎮衛計辦主任,數日來,他們一同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生命保駕護航。

  “本來還想趁假好好陪陪女兒的,沒想到成了一種奢望。”今年春節對洪趙佳、譚幼嗣來說,註定不一樣。原本都是正月初七正式上班的,疫情發生後,小夫妻第一時間各自奔赴防控一線,8個多月的女兒只得留給了家中老人。

  作為四合鄉市場監管隊伍的一員,為做好防控工作,洪趙佳與同事們向轄區飯店、藥店、食品店等營業場所發放宣傳單,嚴禁銷售活禽“野味”,護好百姓“菜籃子”,同時開展防疫用品價格監管,確保市場有序穩民心。由於工作任務重,洪趙佳每天都不能趕回家吃飯,只能靠泡麵充飢。

  妻子譚幼嗣的工作量也很大,柏墊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組辦公室就設在鎮衛計辦,各類數據摸排統計、工作動態報送、防疫物資領取發放等都需要紮實做好。

  每天經常加班到很晚,由於還在哺乳期,譚幼嗣只能把女兒帶到鎮上租房子住。白天,女兒跟著奶奶待在不到60平米的小平房裡等待餵奶,可是由於防控工作繁忙,她連抽空回家哺乳的時間都沒有,每次回家都是晚上八九點以後。

  “累是累了點,但是大家都在崗位上堅守著呢。”譚幼嗣說,自己和好好在崗位值守,為防疫工作貢獻力量。

  退休夫婦義務宣傳

  “夫妻檔”信息:丈夫張大國、妻子羅愛琴

  “市民朋友們為了您及家人親朋的健康,我們倡議網絡拜年……”從大年初二開始,寧國市南山街道白雲社區退休黨員張大國和羅愛琴夫妻用小喇叭播放著疫情防控知識,同時消毒液對垃圾桶、樓道、衛生死角進行消毒。

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2020年春節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節日生活,在這場阻擊戰中,南山街道白雲社區黨員志願者們紛紛通過“一呼百應”綜合服務平臺踴躍報名參加,張大國和羅愛琴夫妻就是其中兩員。

  工作中,這對年過六旬的老夫妻腰間掛著宣傳喇叭,手上拿著消毒液,手凍得通紅,一絲不苟地對垃圾桶、樓道、衛生死角進行消毒。

  白雲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慶紅告訴記者,這次疫情處於春節假期,排摸、宣傳、消毒等工作任務特別重,本想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看能否招到志願者,誰知道消息一發,微信群裡報名的聲音響個不停。“特別是張大國和羅愛琴夫妻,第一時間趕到社區,協助我們開展工作。”

  “我們是共產黨員,必須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當問及家人是否支持時,張大國說,自己還沒有告訴兒女,但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只要還能幹得動,就應該為大夥兒盡份力。

  敬業搭檔同心協力

  

“夫妻檔“信息:丈夫魯蒙、妻子彭蓓蓓

  “爸爸媽媽,過年了,你們在外面上ban辛ku了。現在外面gan mao hen嚴zhong,你們要多xi手,要dai口zhao。爸爸媽媽,你們忙好了,下ban要陪wo一qi玩o。爸爸媽媽,wo ai你們!”

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1月29日,大年初五,工作在高速公路收費站一線的魯蒙和彭蓓蓓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6歲的兒子小睿睿寫的這封稚嫩卻飽含暖意的“情書”。兒子請求奶奶用手機拍照後,發給了正戰鬥在防控工作一線的爸爸媽媽,為爸爸媽媽加油鼓勁。

  魯蒙和彭蓓蓓是宣廣公司的雙職工。今年春節,本該回老家巢湖過年的他們接到一項重要任務——做好收費道口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兩人商量後毅然決定雙雙取消回老家過年的計劃,兒子由奶奶帶回老家,自己和同事們一起並肩戰鬥抗疫情,待勝利後再回老家和兒子、父母團聚。

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身在老家的小睿睿十分牽掛爸爸媽媽,而且也從電視上得知近期“感冒”的人很多,就經常打電話給魯蒙和彭蓓蓓,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但由於工作繁忙,小睿睿打的很多電話,爸爸媽媽大多都沒有接到,於是小睿睿就想起用寫信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思念和關心。

  一線工作,本就和家人聚少離多,看到兒子寫的這封“情書”,魯蒙心裡滿是愧疚。“堅守崗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回家,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司乘人員安全回家。”

  抗疫“俠侶” 一線作戰

  “夫妻檔”信息:丈夫劉煒、妻子姚寧

  “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視頻這邊,涇縣一位年僅6歲的女兒劉姚藝稚嫩地問道。

執子之手 共抗疫情——安徽宣城抗擊疫情中的“夫妻檔”群像

  “姚藝乖,爸爸完成任務很快就會回來。”視頻那邊,剛剛奔赴武漢的劉煒溫暖地笑著,希望妻子女兒可以安心。

  劉煒是涇縣醫院呼吸內科的主治醫師,他的妻子姚寧也是涇縣醫院一名醫務工作者。

  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戰場。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劉煒的心,他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參加安徽省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於1月27日奔赴了武漢戰“疫”前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我縣防控工作啟動後,他就一直堅守在崗位上,查看病人、診斷用藥,直到出發前一天,也是工作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姚寧說。在得知丈夫馳援武漢的決定後,她很快由最初的不安轉為理解、感動、支持。

  “劉煒平時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為人幽默風趣,工作中嚴謹細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得到了患者和家屬、同事的一致好評,是我們醫院一位優秀的臨床醫生。”涇縣醫院辦公室主任萬濤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