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鬢邊不是海棠紅》上週三天播完,會員一口氣刷出12集,餘音繞樑,挺有意思。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起初擔心改編劇會受困於小說格局,現在明顯於正在這方面下了狠勁。同時,原著最出彩的部分,也一分未減地呈現了出來——商細蕊和程鳳台,兩位老闆的軌跡交錯,愛恨交疊,僅八集就亮了人物弧光。

其中,長生殿這出戏無疑立下根本。

商細蕊的楊貴妃把程鳳台牽進馬嵬坡,看著她熾熱地選擇著,他不由得面對了自己那不清不楚、求而不得、步步退讓的一生。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一場戲越過時空,程鳳台當年為時局所迫,未曾細想的不甘被千絲萬縷地剝開。黃粱一夢,他醒了。

-你本可以不死,只要你懂得放棄。

-放棄什麼?

-有些人,有些事,學會認命。

-那活著多沒滋味。

-等等。

-等不了了,再慢一點,就被後悔追上了。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演的人痴了,看的人醉了。”

而臺上人的“痴”是哪兒來的,怎麼就把臺下人的魂兒給唱飛了?

商細蕊咬下一口膩得發慌的蛋糕,“因為我是用魂兒在演啊。”

這時,才又看清這位“為了師姐我死都願意”的名角和楊貴妃無異,二者的魂兒確確實實疊到了一起。

商細蕊恨那李隆基言而無信,就像他永遠原諒不了蔣夢萍轉眼間踩碎兒時承諾,半路殺出個“腸子腥”,她竟就走了。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商老闆一根筋戳到底,種田似的雷區一片又一片,程鳳台成長路上風吹雨打,他這兒是摔破了一個角就要命,要爆炸,不受這委屈。

就是這又脆弱又執拗的勁,讓商細蕊覺得世上的戲唱的都是他,魂兒自然坐進了角色裡。

商細蕊唱貴妃,尹正演商郎,從這個角度說,其實是用了一個道理。

尹正講,我們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無數個自己,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把跟他最像的那個拿出來,把他無限地放大,就是了。

他沒什麼宣傳,或者說宣傳得總不在點上。《鬢邊》播到現在,如果問觀眾商細蕊和他本人最相似的點是什麼?估計超半數都會答——

愛吃

又或者如王勁松所說:“很少有演員能集陰陽於一體,他身上兩面都有,可以演陽剛,也可以演陰柔。他是一把雙刃劍,兩面都能砍。”

尹正留給大眾的角色印象總是漂亮陰鬱的,放文裡叫病嬌。而他私下直得可以,直播內容是吃捲餅,吃著吃著跑去看動畫片了,自我定位肥宅。

男兒本色與百媚千嬌,不正是商細蕊?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錯了,這不是他的【魂兒】。

王勁松說他是“天才的戲瘋子,天生的不緊張”。其實吧,戲瘋子確實,不緊張真沒有。

認識我的人有時候會發現我皺眉,眼睛瞪得很大,嘴巴很緊張,因為我本來就是一個很緊張的人。所以我覺得平時就把所有事情放掉,別想那麼多,這樣就會舒服。

尹正對錶演的依賴多於他人,別的演員談電視劇拍攝進度快,結論無異於是不夠精緻、來不及打磨。而尹正說的是,這讓他患得患失。

我們看尹正對他以前角色的解讀。《原生之罪》的陸離是“一半驕陽一半陰雨”,沒安全感到極限,非常討厭自己,很累,有很多自我審視、自我糾結。

《麻雀》的蘇三省同樣是分裂的,“心理有缺陷,人格不完整,極端不正常”。他暴虐,唯把心愛的女人捧成月光,在她面前不止溫柔,甚至靦腆。

不禁好奇,尹正演這些人物時,放大了什麼?

這些人物南轅北轍的矛盾性格你在他那兒全看不見,他信奉平順,娶妻生女,安穩一生,若能一直演下去,便是最大的快樂。

如今我們看到的,是他唯有在戲裡才能放出來的邊緣性格,愛與不得。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和尹正合作過兩檔真人秀的徐崢講起尹正很不客氣,說他特會拍馬屁。

話傳到本人這兒被他自己圓了回來:“我只是比較擅於發現人身上的優點,這樣相處才會更融洽,自己也就活得愉快。”

“顏藝高、能搞笑、沒什麼脾氣”是尹正在綜藝裡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撿好聽的說是團欺,其實就是幹苦活累活的工具人。

綜藝《二十四個小時》開播前很受關注,徐崢和陳坤常駐,再不好看也能看個熱鬧。排在兩位後頭的有韓庚、大鵬、吳磊,流量,皮囊,笑點全在了。

尹正的名字擠在這個陣容中自動透明,人人都能欺負,連熱鬧都看不上。換個作點的主說不定還能撂挑子不幹,黑紅也是紅,那可是影帝邊上的作精。

但尹正只和年紀相差了一輪的吳磊稱兄道弟,老老實實承包了所有枯燥乏味沒鏡頭的體力活。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他講求“想讓自己幸福起來,別人首先要幸福起來”,所以他朋友多。

翻翻尹正的微博,朋友的宣傳他基本不落。要說愛組局,黃子韜在這塊絕對是有名有姓,但有尹正在他基本就熄火了。

待劇組的時候,尹正是“全組的男保姆”,好張羅,張羅半天大家都到了,他又總是第一個趴下。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碎碎叨叨地給朋友發語音,一條三四十秒宛如唐僧唸經。昨天《鬢邊》主創在愛奇藝有個雲見面,聊到尹正吃飯的那個“大缸”,於正說他是為了一次性吃三四包泡麵,說著可唬人,他才解釋:

是總想給朋友吃,吃完一份再煮一份太麻煩,才下單了個能一起泡的缸。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翟天臨說尹正適合做朋友,“很容易讓人相信他,很善良。”

但也只有他這種最好的朋友才能看出來:

“尹正像水,善於忍耐,比我更敏感。可能這事兒他傷心了,但他不會表達,面上依然溫和。”

有些人是冰川,堅硬,抗造,惹急了砸出一窟窿,大家一起完蛋。

而尹正是水,風一吹便波瀾一片,丟下顆石子卻悶聲吞了。哪是真的平靜不驚,忍慣了而已。

這一切能回溯到他從小對錶演的嚮往——想得厲害,但不好意思說,因為“自己在內心深處就把它否掉了”。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尹正在內蒙包頭青山區出生,8歲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去了廣東做生意。這人糾結,愛琢磨,這段南下的經歷加上瀋陽的祖籍夠他想上好幾天,我到底算哪裡人?後來想明白了, “你在哪兒落地你就是哪兒人,哪怕你只待了一天。”所以北方的爽朗和好客在他潛意識裡不斷加深。

北方人過年,一定得有魚,但那魚不能吃,要年年有餘。一窩人圍一塊兒嗑瓜子吃花生,熱熱鬧鬧地看春晚。在《鬢邊》他把這告訴演佘詩曼,二奶奶從北方下嫁到上海程家,嗑瓜子就是她的地域特徵。

他也並非從小就什麼都往心裡塞,也皮。在院子裡玩土,下菜窖,鑽煤池子,然後被打。

愛玩遊戲。幼兒園時外公給他買了臺任天堂的紅白機,長大後愛起“大型”,也就是街機。有天聽說遊戲裡這些拳腳招式能學,擅自報名了跆拳道班,常把家裡門板踢爛,然後被打。

每每要挨訓,天神般的姨夫就降臨了。姨夫騎著“幸福125”摩托車帶他遛彎兒、吃烤羊肉串,尹正戴著頭盔坐在油缸上,加速度感受著出逃的叛逆和自由。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和摩托、遊戲、動漫比起來,表演遠在天邊,就不該出現在普通小男孩兒的清單裡。但慾望總是掐不滅地亂竄,於是好好的追夢總能被尹正作成孤注一擲,硬生生蒙上傳奇色彩。

高考只填一個志願,如若沒考上,要麼重讀要麼不讀。你以為他報的表演?

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2006年本科。之後對口去演音樂劇,《媽媽咪呀》,那時候他還叫譚峻鵬。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所以尹正的唱跳功底是有的,《幻樂之城》就是極適合他的節目。但他總說自己單線條,接著電話煎蛋,要麼蛋糊要麼電話扔鍋裡。唱歌跳舞的技能點和演戲沒辦法同時發育,不要說這節目了,就連自己生日會上唱首歌都緊張個半死。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後來抓到機會演上話劇,還是慫,憋著一股氣,暗自觀察學習其他演員。與他搭戲的恰巧是位導演,看中了這股勁,尹正才正式繞進演藝圈。

有個採訪寫他是個害羞的行動派。他不好意思,他怕,但他還是會去做。

尹正說自己是個很慫的人,學了唱歌沒練好會慫,壓根沒學過演戲就去演也會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只能不停琢磨不停練習,才能在真正開拍之時放下包袱。

典型非科班演員心理,他們得用十倍的努力去掩蓋出身的心虛。對外是好欺負的,因為脾氣全轉內銷了。《極品家丁》是部喜劇,尹正飾演的人物是冷麵的,就容易笑場。越笑場,他越生氣,氣到在現場發飆。

這聽起來相當詭異。

“我很討厭笑場,這是一個跳戲的行為,我覺得更多的注意力應該在角色的演繹方面。如果好笑,那應該是觀眾來笑,而不是你笑。”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即使是《夏洛特煩惱》裡的袁華,這個全片看下來只有“雪花飄飄”與用力一跪留在觀眾心裡的搞笑人物,尹正也認認真真分析了角色:

從角色設定上來看,“袁華”家裡有錢、愛打小報告、很猥瑣,還插足別人的婚姻,屬於“最讓人討厭”的角色。

考慮如何表演:

飾演這類角色時,我不會想著怎麼讓人討厭怎麼演,而是要展現出這個角色也有真誠和可愛的一面。我想要讓觀眾學會去原諒,而不是去憎恨。

以及對《一剪梅》產生了PTSD。

倒不是被cue多了覺得煩躁,原因很讓人意外——儘管這首歌對觀眾來說是笑點,可袁華在梅花樹邊每一次的傷心不是假的。尹正立在角色裡,《一剪梅》是痛苦的,是失去心愛,他害怕這首歌。

他在多個採訪裡強調這一點,說朋友要是放或者拱他唱他就翻臉。但上節目時,戰歌一起,他還是那個“自帶BGM的BOY”,笑眯眯地配合消費。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就像他們一票人在北歐吃飯,尹正用英式發音問服務員要水,反倒被連口音概念都無的黃子韜嘲笑,你這什麼發音?他也不惱,也不解釋,任由節目組的後期都被黃子韜帶了節奏嘲諷他。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而整件事的華點在於,尹正並沒有留過學,他的英語水平其實一般,空有一腔英音,全是跟著錄音帶練的。練得渾然天成,別說在北歐要water,就連在B站問手辦,都問得英倫氣息濃郁,恨不得給他端上一杯Tea聊聊小夥子哪裡留的洋。

娛樂圈數數誰偶像最多尹正絕對能排上號,本命張國榮,黃曉明山田孝之鄭伊健一水的牆頭。這是什麼,蹭熱度嗎?最有發言權的張國榮粉絲並不答應。知乎用戶蓮仙字講:

一直覺得,尹正的致敬與模仿,是難得觀感舒適的一位。他很清醒,表演中有取捨,知道哪些是可以模仿,哪些卻是不可能再複製的。他對港片也好,對張國榮也好,都是心知道式微與消逝,但在致敬與緬懷時,仍存有骨氣和風度。他是真心喜歡,也真為其驕傲的。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他瞧得見別人的好,這話真不是對徐崢的奉承,是一個把演員這一職業捧成天,抬於頂的珍視。

臺詞裡白首不相離他總唸錯成白首不相老,完了補一句,沒文化真可怕。

尹正太踏實了,他踩在泥地裡誓要把路走成大理石,不叫喚也不嚷嚷,任由泥點子沾滿褲腿,也不扯寫假模假樣的“勳章”,就說:“踏實可能會慢,但一定不會錯。”

這些不好意思說出口、細軟的努力鋪成了他的低姿態。而當一切反哺,他說陸離的眼睛總是暗淡,該劇導演卻說,尹正眼裡有一道火。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可那商細蕊是什麼人?

“人情倫常在商細蕊這裡都是個空,從來沒有說通過,沒有明白過。他只知道顧著自己的心。開膛破肚把整顆心赤裸裸熱烘烘地交給一個人,倘若那人沒捧住,摔碎了,他就要發瘋。”

仗著自己的本事,仗著有人買單,商細蕊活得憨直痛快。任誰挑釁他都應,一頓揍回去,留下個錯別字,誰管誰?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連告白都非得百分百確定姑娘喜歡他才敢宣之於口的尹正是哪兒找著的切入點——

“我一直追求真誠、善良、勇敢,誠善勇這三個字在商細蕊身上,淋漓盡致。”

尹正的魂兒在這兒,他的基石,他的座標。

他在那些瘋魔偏執的角色裡用缺點塑造完整,對他而言,這就是真誠與直面。

演戲可以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感情,不用隱藏自己的內心。當然,即使有藏著掖著那也是角色需要,而我自己是很真誠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真正的真誠是很難的。

不是遮掩或收縮哪一部分自己,是面對自身的不足,錯漏,缺陷。和朋友聊他的矛盾,她說他既要表現出自己強烈的感情,又希望別人不要過多關注。撓你一下,給你看看,但終究沒做好攤開給你的準備。

於是他依賴戲劇,一聲開機,他便不懼光了。

林奕華說看戲是二手人生,提供經驗,但還得自己去經歷。尹正則相反,他在戲裡經歷,那些他追逐的惶恐的無幸體驗無處發洩的,全撒在戲中,成全他自認認真、無趣的人生。

這一款的戲瘋子頭一回見,在《鬢邊不是海棠紅》裡,在商細蕊瘋瘋癲癲瀟瀟灑灑的魂中。

商細蕊,尹正的魂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