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安,是否來源於缺失的安全感?

girl甜


一個人的不安感可以有很多的原因,主要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判斷。個人理解來看,大部分的不安感都來自於安全感的缺失。短時間的不安感可能和當下的環境和人際關係有關,通過適當的調整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但是如果一個人長期以來都有一種不安感,這種情況就需要重視了。我所能想到的安全感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童年安全感缺失帶來的不安感

我有個女性朋友,她本身就屬於非常容易感到不安的人。據她自己講述,她的不安感來自於童年時安全感的缺失。小時候父母工作比較忙,老人又去世的早,來自城市的她沒有什麼玩的太好的朋友導致了童年的她不可避免的要自己獨處。

一天傍晚她自己在家看電視的時候門外響起了敲門聲,門外似乎能聽到男人的腳步聲。她開始以為是父親回家了,但是走到門口才想起來,父親昨天就和她說今天要出差。她和我說,當時她非常惶恐,門外的敲門聲越來越急促,持續了很久才停下來。現在想想或許只是誰走錯了門,但是卻給她留下了非常深的心理陰影。十幾年過去她依然不敢獨自在家,只要一個人在家獨處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不安感。好像只要靜下來就能聽到門外傳來的急促的敲門聲。


匱乏感帶來的不安

還有一種類型的不安來自於長期以來的匱乏感。舉個比較好理解的例子,很多經歷過饑荒的人在饑荒結束後會出現大量囤積食物甚至過量進食的行為。雖然他們理智上知道饑荒已經結束,但是心理上的匱乏感是比身體上的飢餓更難以恢復的痛。

許多童年過的清貧的孩子長大後出現了大量囤貨的習慣。他們也許並不是購物狂,但是對於生活必須品的需要遠超過他們的合理需求。這種囤貨式的購買正是源於童年的匱乏感。這也是一種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那麼對於不安感,我們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1. 區分自己的不安感

不安感和恐懼比較難以區分,甚至有些恐懼也來自於心靈深處的不安感。但是一般而言,恐懼由特定事件喚醒,比如恐懼開車是因為害怕發生車禍;恐懼給暗戀對象發消息是怕被拒絕。恐懼感相比不安感更加的容易被溯源,區分恐懼感和不安感,進一步解決恐懼感有助於提高我們內心的穩定性。


2. 通過媒介描述你的不安感

如果你是一個善於用文字表達情感的人,不妨用筆寫下你的不安感。你可以仔細描述當下的感受,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仔細的感受你的不安,接受你的不安。不要將你的不安感進一步轉化為恐懼感。如果你是一個善於用言語表達的人,你也可以找朋友或者是家人傾訴你的不安。他人的陪伴也能緩解突如其來的不安感。


3. 通過心理暗示降低不安感

心理學上有一種操作技術叫做著陸技術,幫助人專注當下,克服現實中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你可以將意識更多的帶到當下,感受當下你的感受。無論這種感受是感官上的,又或者是心理上的;告訴自己,當下的你是客觀安全的,沒有人能夠傷害你。用柔和的方式與自己溝通,每次當自己感到不安的時候及時開始,長此以往 ,有利於減輕不安感的產生。著陸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在以往的文章裡有提及,需要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國民心理服務站

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


國民心理服務站


不安的緣由有方方面面,可以說其中是包括安全感缺乏這一個原因,除此之外的話,也有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因素。

一、一個人時的不安,多是來自缺乏安全感的戰戰兢兢

我們通過生活經驗可以看到,安全感缺乏,最常見的外在表現就是不願意甚至恐懼獨自一人。

無法安然享受獨處,對某人有依賴性,看不到會出現患得患失心理,最好時刻伴在身邊,在自己掌控範圍內,才能讓自己得到片刻心安。這既是對自己的不自信,也是對他人的不相信,會在無形中給人一種巨大的壓力,傷害雙方感情,這種情況常見於伴侶之間。

二、犯錯後的不安,多是來自害怕被責罵的恐懼

這種情況多見於子女對父母、學生對老師、下屬對上司。

在做錯了事,自己理虧時會出現情緒不安的表現。因為害怕會被責罰或辜負所愛之人的期望,讓他們傷心,失望,於是一邊埋怨自己,一邊在惶恐不安中度過。

第二種不安一般都是伴隨著意外的發生才會出現,若之後得到了安慰與原諒的話,不安情緒也很快會消退,並不會形成心理陰影,屬於短暫性不安。相比較來說,第一種不安要更難以把控,若是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它可能會一直存在,甚至變本加厲,給人更多的心理壓力或帶來更多的痛苦與傷害。

總的來說,我們之所以會出現不安心理,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心裡承受力不夠強大,這其中既有對自己的不夠自信、缺乏足夠的勇氣和膽量,企圖通過依賴別人來得到安全感,也夾雜著對他人的不夠信任,因此把自己帶入患得患失、神經緊張的氛圍中,無形中也給其他人帶來壓力。當然也有因為害怕、恐懼,迷茫,在沒有方向的道路上越走越偏遠而產生的心理不安。

每一份不安的背後,都隱藏著一份對人對事的在意。這種愛是一把雙刃劍,若是控制得當,自然會被理解與包容,而若是失了控,過了度,則會給大家都帶來傷害。


Jia小殼


現代心理學說的安全感,傳統文化講的是未竟之事,只有模擬訓練才可以


這孫子


你的不安全感來源於對未來的迷茫和現在的彷徨,更是餘額不足帶來的恐懼!


@烽


不安,是當前的心理活動,是具體的心理狀態。

不安全感,是一段時期的大致的心理特徵。

如果勉強用邏輯概括:不安是“點”,不安全感是“面”。點和麵的關係,不是誰來源於誰的關係。


情感軍師


不一定,短暫的比如有外界隱患、比如因心動而心亂,比如有什麼事不妥,都會不安

長久持久的也會因沒正確方向、沒希望、沒價值感、太孤單、孤立無援等


天地之間


來源於自己落後思維意識,境界木有到自己想要的那種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