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移動方便的直臂車,車動人不動,通過升降臂讓工人上上下下,代替了佔地的滿堂架;隨著“智慧工地”的打造,通過“手機APP+多設備數據採集+雲端大屏集成”形式,就可以對施工安全、質量、進度進行監測和管控……


在位於龍泉驛區的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現場,一系列現代建造和管理方式,確保了施工的高效率,讓施工更快進入加速狀態。


高空作業“神器”

不僅“顏值”高 而且功能強


走到“三館”中的多功能體育館前,只見建築已經完成主體施工,幾臺“高大”的綠色直臂車以灰色的建築為背景,顯得特別醒目。不僅“顏值”高,而且功能強。“假如採用傳統的施工方式,這種建築外面需要搭設滿堂架,工人需要在上面爬上爬下地作業,佔地,耗材,效率更低。”中建三局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項目生產經理萬玉功表示。


靠著高空作業“神器”直臂車可長可短的“手臂”,可以迅速而方便地把工人送到想到的高度進行作業。“現場一共有10臺直臂車,每臺的臂長都可以達到30米左右;此外還有80臺可以方便地直上直下的剪刀車。”萬玉功說。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在多功能體育館進行作業的直臂車


除了有大量機械化設備的“神操作”助力施工,面對游泳跳水館基礎結構標高多、多功能體育館旋風樓梯各分區之間穿插施工較多等困難,項目實施全過程採用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充分發揮三維模型優勢,採取從初步設計到施工圖階段搭建全專業三維信息模型。“模型與設計圖紙無縫對接,為各專業配合提供最優解;對機電管線、機房佈局等進行優化,生成相應管線深化及預留預埋圖紙,減少材料損耗;通過動態方式進行施工交底,演示施工過程,提高施工方案的可靠性,保障施工質量和安全。”萬玉功表示。


同時,項目積極打造“智慧工地”,通過“手機APP+多設備數據採集+雲端大屏集成”形式,對施工安全、質量、進度進行監測和管控,開展建築工人實名制管理,對現場生產設備進行物聯監測,全面、及時、準確地反映設備使用狀態、現場運行信息及預警情況。


多工種的“協奏曲”

譜出三月滿產“交響樂”


“多功能體育館的鋼屋面一共有9層,在3月12日就實現了斷水,斷水層之後還有7層。整個金屬屋面施工要在月底全部完成。”中建三局東安湖體育公園三館項目金屬屋面項目經理楊楊向記者介紹。


作為大型運動場館的屋面,多功能體育館的屋面內可吸音,外可降噪一一在進行比賽時,場內的歡呼聲等聲音,會被吸音層消減;而就算下大雨,靠著降噪層,屋頂也不會有啪啪啪的巨大聲音影響到場館比賽,確保了觀眾的舒適感。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多功能體育館現場


複雜的屋面僅僅是場館建設中眾多專業的一個。三館包括承擔大運會體操比賽功能的、1.8萬座的甲級多功能體育館,4500座的甲級游泳跳水館以及承擔賽時體操比賽訓練館功能的小球館一一總建築面積約19.7萬平米;涉及到體育工藝、幕牆、機電、防水、裝飾等等,大大小小一百多個專業。時間緊、任務重、專業多的現場施工,彷彿一臺複雜的大型交響樂演奏,如何科學統籌,協同推進,這非常考驗“總指揮”的功力。


“在施工中,按照工程特點,結合現場情況,我們研究確定出‘優先保證屋面施工’的戰略一一因為只有在雨季來臨前把屋面完成了,才能確保下一步室內機電安裝、精裝作業等工序不受影響。”萬玉功說。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施工“交響樂”


以三月滿產為目標的三館項目,工期壓力大,交叉施工難,各專業之間的“打架”在所難免。作為現場施工的“總指揮”,萬玉功在每天晚上都要召開的專業分包協調會上,不僅要追綜當天每個專業的進度完成情況,還要解決專業之間的錯綜複雜的各種“扯皮”,並對第二天的具體推進內容“佈置作業”。


“在整體施工中,需要抓住‘牛鼻子’,在每個階段,也需要清晰明確地找準關鍵點,然後圍繞這個關鍵點‘排兵佈陣’,合理設計各專業的推進工序。”對於這種工程而言,他坦言真跟指揮打仗差不多,千頭萬緒,細碎繁瑣,既要講戰略又要講戰術。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各專業管理人員現場解決施工問題


牆上的“花瓣圖”

助力3月份目標100%完成


多功能體育館已全面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4月底前完成所有的二次結構;玻璃幕牆局部已經開始安裝龍骨;機電安裝正在同步進行,管線預埋也已經在場館內鋪開……


跳水游泳館裡,預製看臺板正在兩臺大吊車的忙碌操作中一個個落位,1315塊看臺板在4月5日前要全部吊裝完……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跳水游泳館內部施工場景


進度最快的小球館已經完成了機電安裝、二次結構、金屬屋面等,緊接著就要啟動幕牆施工、精裝修……帶著記者在施工現場一路走,萬玉功一路介紹著。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小球館現場


2月10日工程正式復工;2月20日,現場工人達到500人;現在近2000工人在三館現場奮戰一一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羅霜向記者介紹。


來到項目部萬玉功的辦公室,牆上貼著的各種圖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一張“花瓣圖”尤其扯眼球。只見一個一個圓環如花瓣一樣排列著,上面寫著一些番號和數字。原來,這是隻有內行才看得懂的“作戰圖”,上面的每個環,都代表了一個施工分區,而其中又特別標註出了材料房、塔吊等重要點位和設備的位置。


“這張圖一方面可以方便掌握工作面移交情況,保證形成流水作業,一方面又能清晰地排布穿插作業,滾動推進。”而“花瓣圖”旁邊,還有一張沒有標題的圖,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仔細一看,內容包括名稱、基層材料及做法……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萬玉功向記者介紹他的“花瓣圖”


“主要是一些建築做法,梳理出來上牆,記不住的時候看一眼就清楚了。”牆上還有幾幅外行看上去完全一頭霧水的圖,又有字又有圖形,還有用各種顏色熒光筆標註的數字,猶如一個個密碼……“這就好比你們記者採訪有題綱,這就是我的‘工作大綱’,工作內容的重點、重要節點、安全關注點……都在上面了。”萬玉功說。


他的電腦下方,張貼著寫滿了字的便利貼;桌子上一本週總結,翻開一看,又是圖片、文字,又是表格,不僅有周工作進度完成情況,還有問題分析、解決舉措、下週工作安排……全面,清晰,明確。“不僅每週都有,每月也有”……


大運會東安湖“三館”3月實現“雙100%”!

便利貼提示重要事項


正是靠著一系列現代建造和管理方式,確保了大運會三館項目施工的高效率,讓工程更快進入加速狀態。“疫情對工程進度有影響,但目前滯後進度已經全部追回來了,原定3月底完成的多功能體育館屋面斷水,還提前了半個月。進入3月,施工已經全部跟著原計劃在走了,本月可以100%完成施工任務量,100%完成當月產值。”萬玉功肯定地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供圖 袁弘

校對 何凡

審核 張婷婷 李影 莊偉偉

監製 沈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