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如何能無限放大孩子的特點?

睿盈讀繪本


成功父母與失敗父母的區別是,前者將孩子對的東西挑出來,把他的優點挑出來,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點。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有慢,學習成績也有高有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只取決於一個方面。作為家長,不能只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面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而是應該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積極地讚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有信心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楊振寧在美國讀書時,動手能力很差。很多同學都在開玩笑說:“實驗室哪裡發生爆炸,哪裡就有楊振寧。”要知道,作為一個學物理的,特別是學實驗物理的研究生,如果實驗能力很差,通常意味著這個學生沒有前途。

但是,一位物理學大師卻從中看到了楊振寧的長處——實驗能力很差,但分析能力是一流的。於是,這位大師悉心培養楊振寧,指導他研究理論物理。後來楊振寧果然在物理領域裡取得了傑出的成果,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人都是有優點的,只要父母願意以一雙愛的眼睛去欣賞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值得父母驕傲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是將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也許父母這樣做的出發點是好的,是想給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可事實上卻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因此影響孩子的一生。

更重要的是,孩子往往對父母的評價十分敏感。如果父母愛他、喜歡他,孩子通過父母的眼神就能感受得到。一旦孩子接受到這些愛的信息,父母說什麼他都能聽到心裡去。這時,教育也變得輕鬆和容易得多了。

但是在生活中,父母總是慣於尋找、放大孩子的缺點,慣於拿孩子的缺點同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較,常常說別人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這樣好,那樣好。而自己的孩子,總是“千瘡百孔”,一無是處。

還有很多父母希望子成龍,總想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因此,他們要求自己的孩子什麼都好,什麼都比別人的孩子強,對孩子表現出來的一些優點熟視無睹,對孩子的缺點卻是不依不饒。比如,當遇到孩子回答問題,對孩子答對的部分不在意,而對答錯的部分則非常敏感,甚至對孩子進行責罵。

美國成功教育學家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每個孩子都有許多優點,而父母恰恰相反,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認為,管好孩子的缺點,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其實,這樣做就像蹩腳的工匠,是不可能造出完美瓷器的。”

其實,每個父母都應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面對“壞”孩子,更需要竭力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沙裡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出自真心地去讚揚、鼓勵和引導。

父母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在自信中成長。充分發揮賞識正面、有效的教育作用。面對孩子,竭力發現和放大他們的優點、閃光點,並進行真心地讚揚,引導其成為改掉不良行為的動力,使孩子建立自信,邁向成功。

每一個漸漸長大的孩子,如果父母愛她,他也會認為自己是可愛的。他會感覺到自己是天地間的寶貝,他的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個大優點。假若父母打他,奚落他,那脆弱的生靈,就會被利剪截斷雙翅,從此萎靡不振,或許跌落塵埃一蹶不振。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年輕的父母往往錯誤地認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訓導與懲罰,對孩子的優點、長處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不動聲色,而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動輒批評、指責、甚至懲罰。他們沒有認識到,沒有肯定和賞識,孩子就會在抱怨與批評中喪失自尊與自信,就會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可能產生一些不良行為。

其實,孩童時期的一次表揚,很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成長軌跡。讓我們不再吝惜讚美之詞,肯定孩子的長處,放大孩子的優點,樹立孩子的自信,讓肯定和賞識成為開發孩子創造力、加速孩子成長的催化劑,使孩子在肯定和賞識中變得越來越好。沒有問題的孩子,只有問題父母。每個孩子都有他的長處,做家長的要善於發現和放大孩子身上的優點、亮色。

渴望贊同、渴望賞識,是每一個人深層的精神需要,家長應該學會“賞識”孩子。“賞識”是個人精神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分,“賞識”理念下的教育強調的是接納,是寬容,是和諧,是幸福。

家長善於放大孩子的優點,就能有效促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不斷髮展各種能力,成為生活中的成功者。孩子樹立了自信心,對自己有了正確的認識,就不會終日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家長善於放大孩子的優點,就是讓孩子確信他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自行選擇、決定,使之看到正確結果,這才是培養和鍛鍊孩子成長成才的正確方法。

善於放大孩子的優點有一種無窮的力量。它催人奮進,能開闊失敗者前進的空間,不斷激勵勝利者昂揚的鬥志。它往往在給人信心的同時也就會催生一個人才,創造一個奇蹟。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也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庸才。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

當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比別人做得好,就是他的優點。比如,你家的孩子語文不如別的孩子,但數學可能比別的孩子好;你家的孩子在學習上可能成績平平,但體育卻出類拔萃;你家的孩子繪畫笨手笨腳,但卻有著驚人的音樂天賦。

在如何讓孩子樹立自信,發現放大孩子優點的繪本中,德國兒童文學作家維爾納·霍爾茨瓦特所著的《我要是別人就好了》就生動地展示了孩子複雜的心態。堪稱幫助孩子發現自身優點、找到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大師級暢銷繪本。

《我要是別人就好了》繪本中,小狐獴總是希望自己能變成別人,它羨慕黑猩猩的幽默風趣,羨慕大棕熊的力大無窮,還羨慕獅子的高大威嚴,雖然它的“殺手鐧”能讓同伴們化險為夷,然而它並不知道其實自己也在被別人羨慕著。

這裡有可愛的小狐獴、有趣兒的黑猩猩、強壯的大棕熊,還有威武的獅子!如果你細心,還會發現小螞蟻、小蜜蜂……他們都在羨慕別人,都想成為別人。

《我要是別人就好了》是一本很懂小朋友內心的書。這個時期的孩子,正在熱衷複習上下左右裡裡外外這些方位詞,剛剛懂得辨認顏色,也正是動物的狂熱愛好者。這個時候的他們也開始從全知全能的嬰兒認識走出來,發現自己並不是樣樣都最厲害的。狐獴萌萌的小故事,很輕鬆地解開了孩子最大的心結。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自己。與其惆悵地羨慕別人,不如多發揮自己的長處。讚歎欣賞同伴,這才是幸福快樂的童年。

告訴孩子:你應該瞭解自己、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愛上自己並且能最大發揮自我才能的人。

★讓孩子發現自身優點、找到自信,提高社交能力的大師級暢銷繪本

★轟動27個國家,影響2500000讀者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得主維爾納·霍爾茨瓦特繼《是誰嗯嗯在我頭上》後又一力作

★啟發孩子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多發揮自己的長處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優點,父母的天職是幫孩子瞭解自己、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愛上自己並且能發揮自我才能的人


澤謙堂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只是盯著學習成績一個方面。孩子的性格,孩子的文明禮貌,孩子的勞動表現,孩子的交往情況,孩子的文體才能,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的衛生習慣等等,當然還有孩子的學習,都是評價孩子的因素。父母考慮的面寬了,就不難找到值得有表揚的內容。

即使對學習本身也應全面地去分析,不能只看分數。學習認真程度,預習複習情況,各門功課情況,寫字是否工整,卷面是否乾淨,會不會使用工具書,願不願向老師請教,有沒有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等等,都應思考一下,也會找出優點。總之,父母不可對孩子“只攻其一點,不計其餘”。

2)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要把孩子看“死”了。只要細心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有進步的地方。可能對問題的認識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增強,可能某方面科學文化知識增加,可能一次作業進步或者一次考試進步,可能在勞動或公益活動方面表現較好,可能文藝、體育取得好成績,可能有什麼小發明、小製作等等。

關鍵的總是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哪怕發現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不應該由於橫著比或高標準要求而看著不起眼兒,認為不值得一提就把點滴進步漠視、忽略過去。應該想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優點是一步步發展的。

3)對孩子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事物都是多因素的,看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應從儘可能多的角度去了解分析,避免以偏概全,籠統否定。

比如說孩子的某次作業沒做好,錯誤較多,應該看看哪些題錯了,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因為馬虎不認真,還是根本不懂。如果不懂,是老師講解時沒聽清楚,還是做作業前沒有複習。還有的孩子抄錯了題,抄錯了答案。這樣從不同角度、不同因素一分析,就會找到問題的根兒,也就有了解決的辦法。在分析過程中,該肯定什麼,就肯定什麼,該否定什麼,就否定什麼。表揚與批評是從實際發出的,孩子服氣。

4)誇孩子優點要講究科學方法

關於表揚,父母應該注意要中肯、適度,不過分誇大,也不無端縮小;要有分析地表揚,不能太籠統,讓孩子清楚表揚的是哪一點,為什麼表揚;要注意時間、場合,根據孩子個性特點和年齡特點,宜及時講的及時講,宜階段講的階段講;宜當面表揚的當面表揚,宜採用暗示的就採用暗示,該向老師彙報的就告訴老師;對有驕傲情緒的孩子應適當減少表揚的頻度,提高要求;對缺乏自信、有自卑感的孩子要通過肯定點滴進步培養孩子的自信;要講究表揚的方式、方法,口頭表揚,手勢動作表揚,書信表揚,慶賀式表揚,物質鼓勵,外出遊玩,依孩子特點和該表揚內容而定。


心聲天使


個人觀點

一、陪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成長階段的孩子,需要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因此需要家長的陪伴。

二、互動

人類具有社會性這一特點,將來需要社交。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需要與孩子多進行互動,從中發現孩子的優缺點,並幫助他們去努力完善。

三、鼓勵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對於毫無經驗的孩子而言,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因此需要父母適當地引導、鼓勵,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與面對困難的勇氣,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