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菜鳥在用的物流智能倉庫為什麼沒有普及?給你分享3個角度

85後,前央企物流總監,深耕物流13年,天津大學MBA,馬拉松跑者,物流培訓師,專注物流和職場。

全文總計1922字,建議閱讀5分鐘。


前幾天,一位小夥伴,找我諮詢,他的疑惑是:

感覺各大電商的智能倉庫都做得非常棒,也確實能省很多成本,提高效率,那為什麼這種智能倉庫沒有普及開啊?

以下內容是我基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困惑,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你所說的這個問題,非常典型,恰好之前也思考過,給你分享3點智能倉庫大面積普及的條件:

京東、菜鳥在用的物流智能倉庫為什麼沒有普及?給你分享3個角度

01 資金實力雄厚

相信,你也看到了各大電商智能倉庫,在秀的那些“肌肉”,各種先進的流水線,分揀線,智能機器人等等。

這種智能倉庫全套建造下來,可不是一般的企業的實力所能支持得了的。筆者之前,曾經參與過一個佔地10萬平米,倉庫面積6萬平米的丙二類倉庫的規劃建設工作。

一個丙二類倉庫,在不考慮安裝貨架的情況下,從拿地到倉庫建成,花費近2.2億元人民幣。單純的這個數字,很多物流企業就拿不出手了,更別提倉庫內的那些智能設備的資金投入了。

所以,你會看到,物流行業中,有專門的“物流地產”企業,專門為那些資金實力不夠,卻也需要倉庫的物流公司提供倉庫租賃服務。

物流地產企業,其背後基本上都有一個或者幾個大財團或者基金公司提供資金支持,比如普洛斯、嘉民、豐樹等等,而我們普通的物流公司根本就跟基金公司搭不上話。

所以,整個物流行業,是存在物流生態的,大家相互合作,共生、共贏!

京東、菜鳥在用的物流智能倉庫為什麼沒有普及?給你分享3個角度

02 合同期足夠長

除了第一部分講到的資金因素之外,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因素,那就是,假設物流企業的資金實力還算不錯,智能倉庫有沒有普及的可能?那就要看跟物流企業跟甲方以及物流地產商簽訂的合同週期了。

以三方物流企業為例,很多時候,甲方會把物流業務外包給三方物流公司,業務範圍包括: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配送管理、二次包裝管理等等。

目前,甲方跟三方企業的合同週期,我所瞭解的,一年期的是常態,五年期的就算是很長了,而且五年期的這種通常會設計成3+2的合同。三方物流企業,要承擔第4至5年的合同撤銷風險。

假設,甲方跟三方商量了一下,保證合同期五年,想要讓三方企業建設一個智能倉庫。那麼,在設計階段,三方物流企業肯定是會基於目前合作的這個甲方的物料情況以及訂單情況進行設計,因為考慮到五年以後,合同到期,業務存在丟掉的風險,再加上智能設施設備的通用性考慮。

大部分三方物流企業會選擇保守策略,那就是,將所有的投資的回報週期設定為5年期。大家做個對比,電商企業因為倉庫是自己建的,智能設施設備也是自己花錢採購,所以也是自己的固定資產,那麼,其財務上的折舊時間,至少是10年以上(我只說那些大件兒,肯定有部分設施的折舊是3-5年的那種),攤銷到每年的成本上,三方物流企業最後核算出來的價格肯定是非常之高的。

即使說,甲方把合同週期延長至10年,三方物流企業這邊,也會擔心,如果甲方的生意出現了風險,三方物流企業豈不就跟著遭殃了嘛!

京東、菜鳥在用的物流智能倉庫為什麼沒有普及?給你分享3個角度

03 普及需要時間

未來,我覺得大部分倉庫是會陸續加入一些智能化的設施設備,這個條件在不斷成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3.1技術因素

一項技術從誕生開始,到最後在市場上普及,通常是有一個過程的。舉個例子,計算機誕生於1946年,它由18000多個電子管組成,體重達30多噸,造價48萬美元,現在的一臺筆記本電腦,性能比那個時候好太多,更加輕便,最主要的是,價格也更加平民化,幾千塊錢就能買到。

物流行業的先進技術也是如此,也要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只有技術成熟,成本降到一定程度以後,才會被推廣普及。

3.2人力因素

都知道物流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物流裝卸工師傅,大部分都是我們的父輩們,隨著90後,00後逐漸走向工作崗位。相信用不了幾年,就會出現用工荒,尤其是那些依靠體力的崗位,怎麼辦?

所以,現在很多科技企業,都在研發一些智能設施設備,來替代物流行業中那些重複性的、重體力的工作。

此外,人工成本也在逐年上漲,對物流企業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個時候,企業就要算一筆漲,使用人工作業,還是採購設備(費用折舊到每個月)?肯定是哪個更划算用哪個!這叫市場倒逼。

小結:

物流智能倉庫,之所以還未普及是存在各種原因的,資金實力、合同週期長短、市場大環境、成本等等,但先進的物流智能技術,已經在慢慢滲透到物流倉儲作業中。

未來,是人機互聯的時代,基於物聯網技術,物流行業也會不斷地升級,給社會帶來更大的便利!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祝近安!

物流者說,實戰物流人的聚集地。關注我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