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迴應來了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疫情依舊牽動著諸多人的心!


3月27日,鍾南山院士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估計國內疫情不會出現第二波高峰。在中國群防群控的基礎上,新增病例可能就侷限在很小的人群中。我不相信在我們這麼強有力的措施下,會出現大的暴發。”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在全國人民2個多月的共同努力下,國內疫情好消息頻傳!

進入3月以來,不僅大規模復工復產提上了議程,就連湖北新增確診病例、武漢新增確診病例首次實現雙雙清零。

但這並不意味著抗疫已經完全勝利,鍾南山院士在採訪中也強調:“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仍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

同日,張文宏教授也通過科技日報發聲:“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但是方向與第一階段有不同。”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兩位重量級專家的發聲,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疫情還沒結束,只是進入了“下半場”。

正如網友的高贊評論:別忘了,新冠病毒讀過《孫子兵法》,狡猾著呢!

01

真的有人不以為然

前天,國家衛健委發佈了《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首次提出“普通公眾在居家、戶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

同時,《指引》中也明確了工作生活中,一些特定場合或人員密集、近距離接觸時,必須戴口罩。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然而,很多人眼裡只看到了“不戴口罩”四個字,在其他提醒面前“選擇性失明”,完全把疫情拋在了腦後。

在陝西西安,城市運動公園籃球場打球的人越來越多,極少有人戴口罩。


籃球場旁邊的大喇叭循環播放告誡大家注意防護,但大家並不在意;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浙江金華,理髮店紛紛復工,Tony 老師和顧客們親密接觸,不戴口罩相談甚歡,被質疑了還不以為然;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黑龍江愛輝,最繁華的中央街人頭攢動,大爺大媽們扎堆下棋、打牌、嘮嗑,不少人直接把口罩拉到了嘴巴下面……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還有更過分的。

3月23日,上海黃浦復興公園門口,一名中年女子覺得疫情都快過去了,並且戴口罩、測體溫、管制進出實在太麻煩,就想硬闖入園。

被保安攔下後,她覺得保安針對她,一邊大聲辱罵保安,並把測溫槍扔在地上,一邊向眾人吐口水。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或許是過去兩個月,大家被“禁錮”得太久,對“隨心所欲”的渴望,到達了頂峰,以至於喪失了應有的警惕。

所以,很多人覺得,“報復性”消費和隨便玩耍的時刻已經到來。

黑格爾曾說過,歷史給人的唯一教訓,就是人們從未在歷史中吸取過任何教訓。

實際上,抗疫之路遠未結束,在全球疫情爆發、輸入性病例增加、關聯性病例出現的情況下,現在的麻痺大意,很可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大家回到1月中下旬的至暗時刻,讓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中國有句古話:好了傷疤忘了疼。

傷疤還沒好,大家不能輕易忘記。對自己生命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

02

低風險不是沒風險

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已是低風險區域,人們持低風險綠碼就可以在各省市間順暢通行。

但低風險就等於沒風險了嗎?不等於。

中國抗疫初戰告捷,國外的疫情卻開始出現爆增。

目前為止,已有180多個國家受到波及,全球累計確診更是超70萬人。


在美國,新冠感染確診病例超過10萬,死亡病例接近1300人,並且連續4天單日確診病例破萬,連超中國和意大利,躍居世界第一;

在英國,繼英國王子查爾斯確診後,英國首相鮑里斯也不幸感染,英國政府、王室、貴族紛紛敗下陣來;

在意大利,正在演繹真實版“死神來了”,教堂內堆滿的不是隔離床,而是密密麻麻的棺材。


受國外疫情影響,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23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

而根據3月27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透露的消息,隨著境外輸入病例增加,相比3月19日,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增幅78%,已經連續7日上升了。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這使得我國國內疫情再次出現小範圍反彈。

在上海,首例關聯性病例,因出差廣東,在廣東跟輸入性確診病例有接觸而感染;

在廣東,首例關聯性病例,是土耳其輸入性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

在河南郟縣,更是發現了2例新冠肺炎陽性檢測者;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他們在有症狀、被疑似前,都如往常一樣在社區內生活,上班下班,超市商場,聊天遛彎兒……

雖然目前國內疫情趨於好轉,但即使如此,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髮文表示:

本場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已基本不可能,中國下階段面臨的是管控輸入性的巨大風險。

然而,防止境外輸入從來不是件容易之事。

根據環球時報的一份數據,以3月3日零時之前的24個小時內,有32個國家共計420個航班往返於中國與海外。

可是,部分人的漠視,無症狀的病例不斷增加,正讓中國國內防疫工作再次面臨重大挑戰!

所以,千萬別忘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人類從沒遇見過的病毒,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它的起源、中間宿主,對它知之甚少,理論上不排除再次變異的可能。

病毒在暗處,我們在明處,尚未做到“知己知彼”,猶如一把“達摩斯之劍”一直高懸,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03

別讓他們的犧牲和辛苦白費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護人員千里馳援,出征湖北。

戰“疫”路險,他們勇往直前,救死扶傷。

有人的生命,因為抗擊新冠,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

據統計,截至3月15日,全國至少已有46名醫護人員為疫情防控獻出了生命。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他們是醫護人員,也是父親、母親、兒子、女兒、丈夫、妻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存在!

如今,仍有149支醫療隊、近18000名醫護人員繼續在湖北支援救治工作,每天都在拼命和死神搶時間。

在救治重症病例的“紅區”,他們依然廢寢忘食,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為了任何一個生的可能,仍在拼盡全力。

一位3月26日進入“紅區”採訪的記者,在採訪手記中寫道: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曾經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正逐漸恢復煙火氣。但不要忘了,這裡仍然有著安靜的沒有硝煙的戰場,仍然是和病毒較量的最前線。向你們致敬!”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那些堅守崗位的一線人員,他們放棄的更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我有一個朋友,是某地外事部門派駐上海浦東機場口岸工作組的工作人員,每次看她的朋友圈,都會流淚。

她說,核對入境人員相關信息,“一問、二測、三驗、四引導”,每輛轉運車都安排公安、外辦、衛生工作人員隨行,每個環節都不能馬虎。

6個小時一班崗,隨著入境人員增多,基本都工作到後半夜。

高強度的工作常常讓她在第一個小時就覺得“悶得不行”,但“這就是工作,是職責”,毫無怨言。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網友@龍微環遊記,也記錄了他從德黑蘭飛抵長沙黃花機場再進入隔離酒店全過程。

從飛機落地的那一刻起,測量體溫、更換口罩、給護照消毒、坐上隔離大巴、進入隔離酒店……

環環相扣,內部運轉,溫暖貼心,獲得了無數好評。


全球確診超70萬,國內會不會二次爆發? 鍾南山最新回應來了


這些背後,都是國家為應對疫情付出了巨大代價換來的。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1月26日湖北封省到3月28日“封國”,當災難來臨時,是國家在背後默默抗下了一切。

看過一組關於一名普通新冠肺炎治療費用的數據:


每天輸液2瓶白蛋白,每瓶價格為425元;

“丙球蛋白”每天8瓶,每瓶600元;

ECMO“人工肺”開機5萬元,用一天2萬元;

再加上林林總總的藥物,合計下來整個療程需要71萬9575元。


而這,只是普通患者的保守數據,重症患者的治療費用更是達到天價!

不敢想象,如果沒有國家為我們買單,那該有多少普通家庭,因承擔不起費用在絕望中消逝…

正是因為有了國家的力舉和一線人員的犧牲,才有了我們現在可以相對放鬆的心情。

但如果放鬆心情變成了放鬆警惕和放鬆防護,則是對他們最大的傷害。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不要忘記已經有多少人在這場戰役裡付出了生命,只要不獲全勝,絕不輕言成功。

我們可能沒有辦法為戰勝疫情做出巨大貢獻,但我們能做好自己的防護,提醒身邊人做好防護,不給社會添亂。

就像1918年大流感的倖存者給2020年提醒的那樣:


“我們都需要一根柺杖,你是我的柺杖,我成為你的柺杖。


回過頭看每一次危機,我們會發現這就是使我們渡過難關的原因。”


再熬一熬,期待大獲全勝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