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祕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臟和腦血管狹窄或梗塞,導致心臟和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相應臨床症狀的一組疾病,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每5個人中就有2人因ASCVD去世,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疾病負擔。

心血管病的一級預防措施是根據心血管病風險,採取不同的預防措施。很多人每年會做體檢,大多數只是做了體檢而已,並沒有對健康起到多少指導意義,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這些身體數據背後的意義。今天李醫生就告訴你如何挖掘體檢數據背後隱藏的秘密,通過一個工具,簡單幾個參數就可以預測心血管病發生風險,適用於20歲-85歲人群,強烈建議收藏。

ASCVD發病風險評估是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的基礎

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健康中國2030明確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針對全人群和高危個體開展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防控是最有效的預防策略。而做好ASCVD發病風險評估和預測,是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的基礎。

目前的風險評估工具多由歐美國家依據本國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開發,如美國的Framingham模型、歐洲的SCORE模型、英國的QRISK模型,這些模型不適合中國人,因此,迫切需要根據國內人群的流行病學數據,研發適合國人的心血管病風險預測模型。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中國人自己的ASCVD風險評估模型——China-PAR模型

在科技部八五、九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的重點支持下,誕生了中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研究(Prediction for ASCVD Risk in China,China-PAR),整合了最新的中國人群前瞻性隊列隨訪數據,獲得了全國15個省市,40多個協作點,共計12.7萬人的數據。

2016年,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醫院顧東風院士團隊基於China-PAR研究,開發了適用於國人10年ASCVD(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致死性及非致死性腦卒中)發病風險評估的China-PAR模型。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心腦血管評估網站,可輸入自己身體參數,進行評估。網站鏈接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China-PAR模型需要輸入的參數

China-PAR模型不僅綜合考慮了傳統的危險因素,如:年齡、收縮壓、是否服用降壓藥物、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吸菸和糖尿病,還結合中國國情,充分考慮中國實際情況和疾病譜的特點,納入腰圍、南北方、城鄉和ASCVD家族史。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李醫生自己的身體數據

終生ASCVD風險評估

對於10年心血管病風險高危個體,已經有規範的預防措施積極進行干預。而中低危個體、年輕個體,尚沒有合理的預防措施,關鍵是無法預知其10年後發病風險。因此2018年,阜外醫院在China-PAR 10年ASCVD風險評估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了適合於我國年輕個體(60歲以下)或者10年ASCVD風險為中低危個體的終生風險(至85歲)評估模型。該模型通過輸入個體的年齡、收縮壓、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糖尿病等指標數據,綜合評估個體ASCVD的終生髮病風險。

風險劃分標準:10年風險:低危(<5%)、中危(5%-9.9%)或高危(≥10%);終生風險:低危(<32.8%)或高危(≥32.8%)

必須要強調的是,預測結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預測模型數據採用的是當前數據,如果數據發生改變,那麼ASCVD發生風險也會相應改變,因此,每年做完體檢後均需要重新評估一次,也就是需要動態評估ASCVD風險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李醫生的評估結果,10年和終生心血管病風險均為低危

高危人群的ASCVD發病年齡將明顯提前

研究還發現,10年風險高危(≥10%)和終生風險高危(≥32.8%)人群的ASCVD發病年齡將明顯提前。與10年風險和終生風險均為低危的35歲男性相比,僅10年風險高危、僅終生風險高危以及10年風險和終生風險均高危的35歲男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時間分別提前3.0、4.6和8.6年。因此,終生風險評估在10年風險中低危人群中尤為重要。

個體化的健康指導

風險評估結果出來之後,系統會自動根據您的危險分層,提供相應的指導建議,例如我是低危個體,但腰圍超標,屬於腹型肥胖,應該積極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和腰圍。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系統給李醫生的健康指導建議

再比如若評估結果為高危個體,其給出的指導建議為: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高危患者指導建議

危險因素控制在何種水平?

你肯定經常聽到醫生說要控制危險因素達標,那麼理想危險因素狀態應控制在何種水平?

  1. 總膽固醇 < 200 mg/dl(5.1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40 mg/dl(1.04 mmol/L)
  2. 未治療的收縮壓 < 120 mmHg,舒張壓 < 80mmHg
  3. 腰圍男性 < 90cm、女性 < 85cm
  4. 不吸菸
  5. 沒有糖尿病
  6. 無心腦血管病家族史。

當然有些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例如遺傳因素、家族史,這些因素影響有限,更關鍵的還是那些可以改變的因素,如膽固醇、血壓、血糖、吸菸。


揭開體檢數據背後的秘密—醫生教你預測心血管病風險(建議收藏)

總結

ASCVD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但它是可以預防的疾病,通過體檢數據,儘早知曉發病風險,及時控制危險因素是預防ASCVD的基礎。中國人自己的ASCVD風險評估模型——China-PAR模型,不僅可以預測10年ASCVD風險,針對年輕人和中低風險個體,還可以預測終生ASCVD風險,並提供個體化的健康指導意見。每個人每年都應該進行一次評估,動態觀察ASCVD風險,並進行危險因素控制。

加入圈子,每日獲取健康信息,也歡迎圈友們分享成功經驗,幫助更多的圈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