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以文字紀實,以對話啟發。


這裡是《建築檔案》對話現場!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博導


楊宇振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少年只能遙想


1990年我離開福建漳州到重慶讀書,在重慶一待就是13年。學習中深覺學海無涯,不同知識的交融,正如吳良鏞先生講的“融貫的綜合研究”,能夠使人更整體地思考存在的世界。專業領域的精深與向外的交叉和融貫,就像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往往只有更寬的視野,才能夠在具體某一方向有所推進。


2003年初我到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研究所,跟著吳良鏞先生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中國博士後的設置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李政道先生向鄧小平提出的建議,目的是使得剛畢業不久的博士,有一個相對良好的科研環境,有一定的學科交叉,促進科學研究的推進。這在1980年代到2000年左右博士還不多的時候很有效。如今博士後多少成為各高校學術績效激烈競爭的工具。這很大程度上異化了設置博士後的本義,不是一種好的方向和實踐。在清華時吳先生給了我比較寬鬆自由的研究環境,使我可以在城市歷史、人文地理、政治經濟學、空間研究等領域有所涉及。


我經常和學生說,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應該像摁釘一樣,有一個寬的面,搭配一個尖的頭,才能有受力面將釘子摁進物體當中。如果只有尖的頂,很難推進去(尤其是,方向本身也是個問題);寬面給的是用力面,用來理解社會、更廣泛地瞭解各種相關知識;尖的部分就是專業構成,是具體應用的部分。寬廣的知識面和深的專業實踐,融貫的綜合研究與認識和處理真實問題,兩者相輔相成。


2007年以來和學生們一起,每個月舉辦一次讀書會。讀書會上同學講說各自閱讀的書,大家一起研討和分析,涉及有哲學、社會學、文學批評、藝術理論、城市研究、建築理論、政治經濟學、歷史、人文地理等。大家在討論中共同學習和成長。


離開漳州已經30年,少年只能遙想。從學校裡的求學到主動去認知存在的世界,我對自己的期待,是去認識真實問題,在認識的基礎上創造性實踐;在抽象與具體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感性與理性之間、在廣大與精深之間、在外在與內在之間、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建立某種積極的平衡。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2016年出版《資本空間化:資本積累、城鎮化與空間生產》(左圖)

2018年出版《歷史與空間:晚清重慶城及其轉變》(右圖)


細微處觀察

與超越定見


建築不單是一個技術邏輯的生成過程,是各種不同因素共同構成的複雜矩陣影響著事物發展。首先是人自身對於這個世界、這個城市的認知。城市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場所,是認知世界的重要空間載體,進而也影響著我們對於世界、對於我們自身的認知。


我寫過一篇《一公里城市》的文章,記錄的是幾年間在從家到學校往來的街道上看到的變化、感受和思考。“一公里”(是個概數,對一些人來講可能是幾公里、幾十公里)是從工作到生活的軌線。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每天的生活就是這一條線。初看起來是一條時空的線,但時空線背後是由各種規矩、規定(Regulations)決定的。比如我是老師,我就必須按時來上課。這些規矩、規定生產了每個人的時空軌跡,而絕大多數人都在時空裡面很難突破這種既有的、被限定的軌跡。


還寫過一篇《在其中與不在其中》的文章。一公里城市的日常生活就是“在其中”,作為一個人,在城市裡的生活會變成一種日常狀態,對這種日常狀態不夠警惕,人的思想就會固化,變成只“在其中”。但當我們還可以“不在其中”,以一種俯視的視角來看,就能看出在這一公里的日常生活環境裡,人的狀態與新的可能。也就是說,一方面你必須“在其中”,這是任何人都躲不開的,但這並不是全部,你還要“靈魂出竅”般地看看自己的狀態,尋找新的可能。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貴州柏芷山接待中心


在讀書會中,我們經常談到如何警惕“定見”、消除“定見”。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往往使人麻木,人只“在其中”,從而形成慣有的成見或偏見,進而成為一種“定見”。如何能夠擺脫成見是人生的關鍵,要不斷地突破已經形成的“定見”,開拓觀察生活的視界。


“一公里城市”是我日常生活的樣本,也是我接觸世界的方式之一。在來回之間發現空間不斷髮生著變化,比如門面變得越來越窄,但是進深卻越來越深。對現象的感知就是一種經驗,而對於感受的看法、思考和分析則取決於知識構成、人生的經歷。日常現象的觀察某種程度上講是“在其中”,如何超越這“一公里城市”的現象觀察,抽身反觀這一公里城市裡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是“不在其中”。需要把“在其中”與“不在其中”結合起來,把具體和抽象、經驗與思辨結合起來。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設中的遊客接待中心


“人”的狀態與專業


對城市的感知可以被歸納成一些普遍性的要素。但每一個個體對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有差異的。比如街道尺度的變化、水的變化、迎面吹來的風的變化以及溫度都會對人的認知產生影響。比如與某個人在某個茶館或咖啡館有過一次深入的交談,雖然很可能這個茶館或小咖啡館很不起眼,但對在這裡共處深談過的人來說,這個不起眼的空間是在這座城市裡對於他們而言重要的地方。這是普遍性與個體差別的關係。


也就是說,需要從普遍性和個體性的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作為一個現代建築師,眾多造物者中的一類,在具體工作中往往應對的是普遍性、抽象性的內容。但如果考慮各種不同的個體,他們的具體需要,就會產生不同的思考方向和實踐方向。


專業知識會加深一個人對某個具體方面的理解,但如果不警惕,專業將限制他對其他方面的認知和思考,將使得他缺乏總體性的認知。對於建築師來說,在具體工作中的實踐應該是從“人”的狀態為出發點,而不僅是一種專業人的角度去觀察。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設中的便民服務中心室內


感性與理性


建築師是狹義層面的造物者,除了做好自己專業的事情,應對“公共”的意義、形態及其生產有所思考。


我曾帶孩子去過悉尼歌劇院以及挪威的國家歌劇院。在參觀挪威的國家歌劇院時,孩子對我說:“我覺得這裡比悉尼歌劇院好”。我對他說,這種比對的感受很有意思。兩個劇院的設計來自於不同的時代需求,悉尼歌劇院是貝殼的形狀,是以形取勝。挪威國家歌劇院呢,建築師追求的不僅是建築造型對人產生的吸引力,更多的是社會公共性思考,讓歌劇院成為了一個可供人交流的公共空間(不僅僅是“歌劇”的功能本身),這也是公共建築之為“公共”的地方。


設計的形成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建築師需要在變化的過程中做出決定,就像寫書法一般,不是每一幅書法都可以寫出自己想要的感覺。建築師也會出現這樣的狀態,不是每一次設計都能成為自己滿意的作品。其中有著理性和感性共構的交互關係。


舉個例子。柯布西耶設計朗香教堂,到現場後不久,通過對於環境的感知、任務的理解等,應有的教堂狀態很快在腦海中呈現,設計方案很快就出來。他認為這樣的方案是這塊場地應該擁有的狀態,他不需要通過一步一步的理性解析、剖析得來。

當然邏輯推演是一種設計方法,但一塊場地上的建築設計通常不是純理性可以解決的。但通過理性的解剖、解析後羅列在人們的面前,對一般人是有效的(比如BIG事務所的一些工作方法)。我不認為哪一種好或者哪一種壞,這只是兩種工作方式(而且往往是交疊共用的方法),和建築師本人的狀態、素養有關,也和他面對的對象有關。


感性當中有理性,理性當中有感性,一個人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過程,人的一生也是如此,這是感性與理性不斷交疊的一個過程。現在的建築師往往更多受到理性支配,如何能夠使得建築更加溫潤、能夠給人以更感性的經驗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民族文化中心


建築語言

與建築師的樂趣


當形成一種固定語言的時候,一方面是建築師可能成功了,另一方面是建築師“死”了,就像喪失了生命力一樣。雖然被社會所認可,但創造力也會隨之消退或消失。建築語言的使用是建築師理解世界的外在顯現。


正如文學作品一樣,比如周作人跟魯迅的文字,周作人寫“雨天吃茶”的狀態,寫“入廁讀書”、文字平和沖淡,是一種日常生活的感受和領悟;魯迅的文字則比較犀利,與魯迅文風相近的還有如張承志的文字,都有一種戰鬥的精神,周作人、林語堂是另外一派。這是一種狀態的顯現,人的性格會影響體現出來的文字,就如同是生命的延伸。


建築過程中,應該對不同物質的表情進行探索,比如對材料的認知,混凝土、鋼、玻璃等各種不同的材料之間的組合,這方面總體上在中國建築教育裡是比較薄弱的。早期的張永和、王澍、劉家坤等建築師,都是從材料屬性的認知開始。在過程當中,需要去摸索這些材料組合的不同表情,就像文字的組合一樣,文字人們都認識,可是當把字挪到不同的位置,其中傳達的情緒就會發生變化。而建築師手裡能用的“字”,就是材料,組合成的空間以及空間傳達的意味都在其中。


去探索未知的建築形式,發現建築中不同的物質、不同的材料,去感知它們的多元化豐富表情,是建築師之為建築師的一種樂趣。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民族文化中心


每個人的困境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困境,永遠都是這樣。孩子也是一樣,雖然你會面對他的焦慮,可是最後他的焦慮只有他自己來解決。孩子要從小學升到初中,要找一個好的學校,父母肯定會很焦慮,可是我覺得最後還是要孩子自己去面對。又比如說,地區的不均衡發展是一個現實,而且是一個強制性的力量。在計劃經濟時期,人才和資金的分配是計劃性的,畢業生必須聽從國家的分配,所以那個時候是一種相對的均衡。在40年發展過程當中,東部地區有大量的人才、豐厚的辦學經費以及觀念的開放、相對靈活的機制,經由時間的沉澱,就逐漸就體現出東西部的區別來。這些處於西部的人難道不會焦慮嗎?(儘管處於東部的人也有他不一樣的困境與焦慮)東部地區很多的院校在知識結構、教學類型上出現了新的變化,西部大部分的地區基本上還是舊式的知識結構等。作為個體,面對這樣的結構性問題,幾乎無能為力。


齊美爾在《貨幣哲學》裡談到,過去的100年間可以看出,整個社會機制越來越龐大,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物質越來越豐富。外在世界在不斷地擴大的同時,人卻被切割得越來越小,你成為一個某方面的“專業人”,專業再往下又被切成更細的碎片。外界越來越豐富,個體卻越來越萎縮,這就是當代社會城市的一種狀況。馬克思曾經談到過:我們每個人貢獻我們的生命,去建造一個異化的世界。這個世界由我們的生命和勞動時間所轉換成,可是這個世界卻回過頭來擠壓我們,使得我們成為社會分工中的一個部分,我們只是一個社會分工,而不是一個完整的人。這些事情在所有專業領域裡面都存在,無論是建築師規劃師,還是媒體工作者或者導演,或者其他的職業,一樣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外部世界越來越龐大,你必須受制於外部世界的法則。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談到需要“努力超越這種社會異化”。一方面你必然是這樣的社會角色,另一方面你怎麼才能夠掙脫出來,有一定的思辨意識,這是現在的一個難點。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816核工業洞入口


差異性的價值


我對孩子說,要意識到學校教育是一種同化的教育,要有自身的差異性,才能更深刻理解存在的世界。要把書本里的知識與現實結合一塊。學生學了很多抽象的知識,卻往往不正視現實的世界和現實的問題,不能把抽象與具體關聯在一起。然後就是對不同文化的經驗、感知和思考。就如一個人要身體健康成長,要吃各種不同的東西,心智上的發展也是一樣的。


要試圖去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書,心智的發展才會比較完善,能體會到思考的樂趣。


教育要讓孩子培養成思考獨立思考的習慣,現在主要的方式是灌輸知識。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習慣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人生是個長跑,用力在獨立思考的教育一開始好像落後了,可是到後面總會有發力的時候;就如在森林中,要去敏感感知周圍的變化和找出一條可能的路,而不是既有的路上走尋常的路。這才是孩子的未來。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和學生們在一起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和家人去旅行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愉快的交談

文中提供的所有建築案例為楊宇振、覃琳建築作品



建築檔案對話楊宇振 | 造物者的樂趣與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