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搞藝術的人大多數比較敏感、多情,對生活的感悟能力特別強?

心依舊夢依然3


藝術是創作者感性的體驗性行為,藝術家的眼裡所看到的事與物,與常人有著極大的差別。

中國有句古詩這樣寫到:“感時花濺淚,恨別鳥盡心”。詩人對國破家亡的現狀唏噓不已,流淚傷感;甚至一聲鳥鳴都觸動詩人的心絃,離愁別恨都湧上心頭。

這是詩人的體驗,要是換個理性的人,腦子裡想的應該是另外一番場景,國破家亡時想的是如何應對,如何生存,對於外面的鳥叫聲,那不過是一些自然界的噪音而已。

這就是藝術家與常人的區別,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不是每一個人可以成為藝術家,藝術家是需要獨特的稟賦和能力的。

換句話說,藝術家甚至是不能培養的,只能發掘有藝術才能的人之後,才能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這裡舉一個例子,好比那些偉大的作家,幾乎沒有幾個是正宗的大學中文系教育出來的,絕大多數是銀行家,律師,醫生,在中國更多地還出身農民。

如果我們的大學中文系能夠培養作家的話,應該作家遍地都是了吧。

不論是文學還是藝術,都需要擁有細膩的情感,敏銳的心靈,豐富的想象力,看待事物獨特的視角和超強的感悟能力等,這些事需要天賦來支撐的。

藝術與敏感的觸覺之間有著神秘的聯繫。

藝術家具有豐富的觸覺神經,可以無限延伸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在藝術的空間裡自由想象。

由於藝術家的天賦與生俱來,他們的創作也是自然而然的體驗性行為,所有的藝術創作都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達芬奇只有一幅《蒙娜麗莎》、一幅《最後的晚餐》的原因。

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作品是不可複製的,靈感的迸發只存在於那一剎那,同一個靈感只能賦予唯一的作品以獨特的個性與靈魂。

所以,藝術家的每一件作品都那麼獨一無二。

也只有藝術家們才能繪製賞心悅目的畫作,譜寫優美動聽的旋律,彈奏扣人心絃的鋼琴。

有人甚至還這樣來讚美藝術的未來:“未來社會,當人類都意識到科學的侷限的時候,藝術必然成為人類的主體追求”。


名師巨典


的確,搞藝術的人對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較強,當然這種感悟能力是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講的。藝術家最重要稟賦不是專業技法如何嫻熟,而是有著超常的生活感悟能力。支撐藝術家藝術生命的正是這一點。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生活形形色色包羅萬象。藝術家只有具備從人們司空見慣熟視無睹的現象中發現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創作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描繪的是《聖經》裡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流傳了近兩千年。但是還沒有人像達芬奇這樣以油畫的形式栩栩如生的將它表現出來。畫面中,從耶穌基督到他的十二門徒個個表情不同,每個人心裡都有想法,特別是那個猶大,心虛卑瑣的樣子讓人不難看出他可能就是出賣耶穌的叛徒。


同樣,《蒙娜麗莎》的微笑讓無數的人們產生共鳴。人們既覺得這微笑很美很熟悉,又覺得這微笑帶著一些神秘。然後按照各自的理解,對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含意做出這樣那樣的猜測和說法,等等。這些正是達芬奇對生活的感悟能力在創作中的體現,而且成就了達芬奇的“神來之筆”。

很多藝術家敏感、多情,一些行為超乎尋常甚至荒唐怪異,令人匪夷所思。如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達利就是個很有意思的藝術家。達利畫畫雕塑木刻做工藝品做木工還導演電影,樣樣都行,才華橫溢,但是他卻常常在一些公共活動中搞一些莫名其妙的“惡作劇”,讓人啼笑皆非。因為大家知道他是藝術家,不然可能會將他送到精神病院。達利還有個“嗜好”,就是站著睡覺,頭上還頂個盤子。為什麼這樣呢,達利說是為了獲得靈感,因為他喜歡把夢中情景融入藝術創作中。達利的作品充滿了魔幻般的想象,而這想象中包含著他對生活超乎尋常的感悟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