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不可擋!成都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勢不可擋!成都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中訪網財經(李子琪)“場景營城 產品賦能 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佈會於今日(3月31日)召開,47家成都新經濟企業將發佈100餘款新產品。

同時,由行業專家代表組成的觀察團與成都發佈會現場進行雲上對話,為成都新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此次發佈會採取一個主會場加三個分會場的形式,主會場設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水晶廳;白鷺灣新經濟總部功能區、成都新經濟活力區、成都科學城三個新經濟產業功能區為三個直播分會場,設置不同主題——智慧城市、智能生產和智能生活。

2017年,是成都新經濟元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確定為推動城市戰略轉型的重大抉擇,聚焦“六大新經濟形態”、構建“七大應用場景”,加快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經過3年的努力,2019年全市新經濟企業從18萬到36.6萬家,增長1倍;獲得風險投資從40億元到520億元、增長13倍;獨角獸企業從0到6(新潮傳媒、醫雲科技、1919酒類直供、駒馬物流、準時達、華微電子),新經濟活力指數、新職業人群規模均居全國第三位。

新經濟百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5.5億元,同比增長20%;淨入庫稅收13.1億元,同比增長18.4%;新經濟企業獲得風險投資總額193.6億元。可以看出,新經濟正在成為城市轉型發展的新增長極。

勢不可擋!成都新經濟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政策加碼助推新經濟

主會場上,成都市發佈《供場景給機會加快新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三大板塊9條政策。

政策一:支持硬核技術攻關催生新場景。支持企業獨立或牽頭組建“創新應用實驗室”,圍繞人工智能、網絡協同製造、雲計算和大數據、生物技術、區塊鏈等硬核技術和接口標準,開展市場化應用攻關,為場景突破提供技術支撐。對承擔“創新應用實驗室”項目的牽頭企業,新經濟天使投資基金聯合社會資本可予首投;對已獲得A輪融資的,新經濟天使投資基金和科技創業天使投資基金可予跟投。

政策二:加快佈局新型基礎設施支撐新場景。適度超前建設智能感知、邊緣計算、通信網絡等硬件設施,探索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條件的土地供應制度,為構建應用場景提供感知、傳輸、運算等基礎支撐。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受投資規模限制,優先納入成都市重點項目計劃,給予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政策三:匯聚關鍵數據賦能新場景。支持在蓉企業獲取導航電子地圖測繪製作甲級資質、互聯網支付許可、電子發票服務平臺、互聯網網絡視聽許可證等基礎數據類資質,提升行業級數據的整合歸集和應用能力。對已具有相關資質、行業級數據的企業在蓉設立全國總部,共同發掘數據應用價值,採取“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支持新經濟平臺類企業將業務數據接入成都市公共數據運營服務平臺,以市場化方式促進數據“共建共享共用”,開展城市協同治理、產業功能區建設等應用場景創新。探索建立以“數據應用滲透率論英雄”、“數據質量論英雄”、“數據價值轉化論英雄”為導向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

政策四:支持應用場景市場驗證。鼓勵企業獨立或牽頭組建“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圍繞智慧醫養、數字文娛、在線教育、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智慧社區等領域,開展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融合創新的場景實測,驗證商業模型,評估市場前景。對承擔“城市未來場景實驗室”項目的企業,根據股權融資、市場訂單、營收規模等績效目標分階段給予項目成本的15%、最高200萬元資助。

政策五:發佈城市機會清單落地應用場景。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公園城市、東部新區、國際門戶樞紐建設等城市戰略,統籌政府資源和企業能力,編制“7+N”應用場景規劃和年度供給計劃。定期發佈政府公共服務、政府需求和企業能力、企業協同“四張清單”,促進城市資源和發展需求有效匹配。按場景細分領域舉辦場景沙龍、對接會等主題活動,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將應用場景轉化為市場機會。

政策六:加大示範推廣打造應用場景“IP”。舉辦“場景營城 產品賦能——新經濟創造美好生活”系列發佈會,每月推出100個應用場景和100個創新產品。實施“十百千”場景示範工程,面向“人工智能+”“大數據+”“5G+”“清潔能源+”“現代供應鏈+”以及區塊鏈應用等領域,在全市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評選10大應用場景示範區;在智能生產、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等細分領域樹立100個示範應用場景並推出1000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化價值的示範產品(服務)。對入選十大應用場景示範區的產業功能區專業化運營機構,給予最高20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承擔示範場景項目的企業,給予最高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將示範產品(服務)優先納入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目錄,接入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交易平臺予以推廣應用。

政策七:支持新產品推廣拓展應用場景。制定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目錄,將應用場景建設中驗證成功的創新產品(服務)納入目錄範圍。建設成都新經濟創新產品交易平臺,構建創新產品(服務)推廣應用新通道。建設創新產品“線上發佈大廳”,推動新經濟創新產品供需對接。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採購中的份額,向中小企業預留的政府採購份額應當佔本部門年度採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其中預留給小型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探索開展新經濟創新產品推廣應用保險補償,對目錄內產品給予保費補貼。

政策八:支持資本聯動發掘應用場景價值。實施“城市投資合夥人計劃”,鼓勵知名投資機構及龍頭企業聯合市級國有投資平臺對在蓉新經濟企業進行戰略投資。鼓勵知名投資機構在蓉設立全國總部,以資帶產、以資促產培育引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經濟企業。鼓勵第三方機構牽頭建立投貸保互認互通的關鍵風控數據共享平臺,縮短融資週期,降低融資成本,對關鍵風控數據共享平臺運營服務機構給予最高100萬元一次性獎勵。設立新經濟專業支行,開發以經營發展數據為核心的“新易貸”純信用金融產品和以產業供應鏈關係為核心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建設基於應用場景價值轉化的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政策九:支持組建企業聯盟鏈接應用場景生態。鼓勵具有行業資源和專業化運營能力的企業或機構牽頭組建企業生態聯盟,圍繞人才鏈、創新鏈、供應鏈、資本鏈、產業鏈,以線上集群註冊、線下集中入駐、股權合作、技術聯合攻關、產業資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應用場景,促進企業抱團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對創新生態聯盟運營企業或機構,根據項目孵化、企業引進、地方貢獻等方面績效,給予每年最高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疫後先行 破土萌芽

發佈會的第一篇章展現了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技術,未來這些技術將給日常生活帶來更多便利,促進生活方式的智慧化發展。

成都博奧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華西醫院等聯合,通過一個月發明出了全球首款能夠在一個半小時內對19種病毒進行檢測的系統。該系統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獲得了15項發明專利,獲得了7個重要的省部級獎項。

成都奧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汪劍超在進行新產品發佈時表示,藉助物聯網技術,我們有機會提出完全智能化新的垃圾分類解決方案,重新定義垃圾分類管理渠道,讓中國垃圾管理水平走向世界。通過在源頭把垃圾分類知識經過專業梳理,按嚴格求證後搬上手機平臺,用戶只要用手機就會快速瞭解到怎麼樣進行準確垃圾分類。

觀察團專家《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首席顧問陳序,對成都新經濟企業和產品給予了高度評價,“2020年對所有人都是永生難忘的一年,2020年不能重啟也不能暫停,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重啟自己,所以今天發佈會非常有意義,一方面我們看到成都政府對於新經濟重啟強烈決心。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優秀企業家快速重構商業模型為疫情之後的新業態推出了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逆勢而上 中堅力量

危機總是與機遇並存,成都的新經濟企業已經給出了答案。

去年以來,芯片國產化和5G商業化一直是業界熱議的話題,隨著新基建的逐步落地,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G基站芯片產業必將快速崛起。

5G基站芯片代表企業——成都海威華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5G網聯無人機產品及其大規模應用示範的場景,和5G無人機融合人工智能新的發展模式三大板塊。

5G賦能無人機,可以帶來空管透明,避免黑飛的優勢,還可以雲儲存,邊緣計算,讓無人機具有智能化。

影像與VR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是邁入人性化醫療的關鍵一步,智能醫療領域的“硬核企業”成都中創五聯科技有限公司的新技術讓患者更有尊嚴。

從5G網聯無人機,到結合了VR技術的醫學影像三維重建技術,“逆勢而上”主題發佈了順應全球形勢、時代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打破國際巨頭技術壟斷、擁有全球市場的“硬核”新經濟產品。

PWC普華永道創智中心總監林榕在點評時談到,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市場帶來很大沖擊,對於創業公司更是一個全方位大考,考驗企業的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條件下進行市場應對和快速調整商業戰略能力,相信在此次危與機之中優創公司會脫穎而出。

硬核技術 賦能共生

傳統制造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在這次疫情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而運用數字工具推動生產無人化、協同化、智能化的企業則獲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這也凸顯了加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在這個篇章,與會公司發佈了體現成都新經濟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全能力”的產品:多層次的智能門店系統,安全穩定的雲計算平臺解決方案等,皆是體現。

新經濟企業“戰疫”榜發佈

為表彰企業社會責任精神、鼓勵新動能加速成長,新經濟企業“戰疫”榜也在會場上進行了發佈。

該榜單由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與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成都市大數據協會、成都電子商務協會等24家行業協會聯合發佈,基於疫情防控、疫情檢測、疫情診療等四個維度,對在戰“疫”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新經濟企業進行篩選,最後選出50家成都新經濟企業進入榜單。

本次發佈會的召開,既展示了成都新經濟企業在抗疫復工時期的階段性成果,也表達了成都將場景營城理念加速落地的決心。據悉,成都從今起將每個月向社會發布100個全球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新經濟產品,繼續加大治理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創新,不斷地為各類企業提供實惠性更強的應用場景,為創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新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