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成都新经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势不可挡!成都新经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中访网财经(李子琪)“场景营城 产品赋能 新经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首场发布会于今日(3月31日)召开,47家成都新经济企业将发布100余款新产品。

同时,由行业专家代表组成的观察团与成都发布会现场进行云上对话,为成都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此次发布会采取一个主会场加三个分会场的形式,主会场设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水晶厅;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科学城三个新经济产业功能区为三个直播分会场,设置不同主题——智慧城市、智能生产和智能生活。

2017年,是成都新经济元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确定为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聚焦“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

经过3年的努力,2019年全市新经济企业从18万到36.6万家,增长1倍;获得风险投资从40亿元到520亿元、增长13倍;独角兽企业从0到6(新潮传媒、医云科技、1919酒类直供、驹马物流、准时达、华微电子),新经济活力指数、新职业人群规模均居全国第三位。

新经济百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5.5亿元,同比增长20%;净入库税收13.1亿元,同比增长18.4%;新经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总额193.6亿元。可以看出,新经济正在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增长极。

势不可挡!成都新经济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政策加码助推新经济

主会场上,成都市发布《供场景给机会加快新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三大板块9条政策。

政策一:支持硬核技术攻关催生新场景。支持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创新应用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生物技术、区块链等硬核技术和接口标准,开展市场化应用攻关,为场景突破提供技术支撑。对承担“创新应用实验室”项目的牵头企业,新经济天使投资基金联合社会资本可予首投;对已获得A轮融资的,新经济天使投资基金和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可予跟投。

政策二: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新场景。适度超前建设智能感知、边缘计算、通信网络等硬件设施,探索建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土地供应制度,为构建应用场景提供感知、传输、运算等基础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受投资规模限制,优先纳入成都市重点项目计划,给予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

政策三:汇聚关键数据赋能新场景。支持在蓉企业获取导航电子地图测绘制作甲级资质、互联网支付许可、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互联网网络视听许可证等基础数据类资质,提升行业级数据的整合归集和应用能力。对已具有相关资质、行业级数据的企业在蓉设立全国总部,共同发掘数据应用价值,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支持新经济平台类企业将业务数据接入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开展城市协同治理、产业功能区建设等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建立以“数据应用渗透率论英雄”、“数据质量论英雄”、“数据价值转化论英雄”为导向的指标体系、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

政策四:支持应用场景市场验证。鼓励企业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围绕智慧医养、数字文娱、在线教育、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社区等领域,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的场景实测,验证商业模型,评估市场前景。对承担“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项目的企业,根据股权融资、市场订单、营收规模等绩效目标分阶段给予项目成本的15%、最高200万元资助。

政策五: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落地应用场景。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公园城市、东部新区、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等城市战略,统筹政府资源和企业能力,编制“7+N”应用场景规划和年度供给计划。定期发布政府公共服务、政府需求和企业能力、企业协同“四张清单”,促进城市资源和发展需求有效匹配。按场景细分领域举办场景沙龙、对接会等主题活动,促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将应用场景转化为市场机会。

政策六:加大示范推广打造应用场景“IP”。举办“场景营城 产品赋能——新经济创造美好生活”系列发布会,每月推出100个应用场景和100个创新产品。实施“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以及区块链应用等领域,在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评选10大应用场景示范区;在智能生产、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等细分领域树立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并推出100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化价值的示范产品(服务)。对入选十大应用场景示范区的产业功能区专业化运营机构,给予最高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承担示范场景项目的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将示范产品(服务)优先纳入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目录,接入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交易平台予以推广应用。

政策七:支持新产品推广拓展应用场景。制定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目录,将应用场景建设中验证成功的创新产品(服务)纳入目录范围。建设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交易平台,构建创新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新通道。建设创新产品“线上发布大厅”,推动新经济创新产品供需对接。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向中小企业预留的政府采购份额应当占本部门年度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其中预留给小型微型企业的比例不低于60%。探索开展新经济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保险补偿,对目录内产品给予保费补贴。

政策八:支持资本联动发掘应用场景价值。实施“城市投资合伙人计划”,鼓励知名投资机构及龙头企业联合市级国有投资平台对在蓉新经济企业进行战略投资。鼓励知名投资机构在蓉设立全国总部,以资带产、以资促产培育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经济企业。鼓励第三方机构牵头建立投贷保互认互通的关键风控数据共享平台,缩短融资周期,降低融资成本,对关键风控数据共享平台运营服务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设立新经济专业支行,开发以经营发展数据为核心的“新易贷”纯信用金融产品和以产业供应链关系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建设基于应用场景价值转化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政策九:支持组建企业联盟链接应用场景生态。鼓励具有行业资源和专业化运营能力的企业或机构牵头组建企业生态联盟,围绕人才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产业链,以线上集群注册、线下集中入驻、股权合作、技术联合攻关、产业资源共享等方式,共同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应用场景,促进企业抱团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对创新生态联盟运营企业或机构,根据项目孵化、企业引进、地方贡献等方面绩效,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资金支持。

疫后先行 破土萌芽

发布会的第一篇章展现了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未来这些技术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促进生活方式的智慧化发展。

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华西医院等联合,通过一个月发明出了全球首款能够在一个半小时内对19种病毒进行检测的系统。该系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了15项发明专利,获得了7个重要的省部级奖项。

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汪剑超在进行新产品发布时表示,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有机会提出完全智能化新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垃圾分类管理渠道,让中国垃圾管理水平走向世界。通过在源头把垃圾分类知识经过专业梳理,按严格求证后搬上手机平台,用户只要用手机就会快速了解到怎么样进行准确垃圾分类。

观察团专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首席顾问陈序,对成都新经济企业和产品给予了高度评价,“2020年对所有人都是永生难忘的一年,2020年不能重启也不能暂停,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重启自己,所以今天发布会非常有意义,一方面我们看到成都政府对于新经济重启强烈决心。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优秀企业家快速重构商业模型为疫情之后的新业态推出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逆势而上 中坚力量

危机总是与机遇并存,成都的新经济企业已经给出了答案。

去年以来,芯片国产化和5G商业化一直是业界热议的话题,随着新基建的逐步落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基站芯片产业必将快速崛起。

5G基站芯片代表企业——成都海威华芯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5G网联无人机产品及其大规模应用示范的场景,和5G无人机融合人工智能新的发展模式三大板块。

5G赋能无人机,可以带来空管透明,避免黑飞的优势,还可以云储存,边缘计算,让无人机具有智能化。

影像与VR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是迈入人性化医疗的关键一步,智能医疗领域的“硬核企业”成都中创五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新技术让患者更有尊严。

从5G网联无人机,到结合了VR技术的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技术,“逆势而上”主题发布了顺应全球形势、时代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打破国际巨头技术垄断、拥有全球市场的“硬核”新经济产品。

PWC普华永道创智中心总监林榕在点评时谈到,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和市场带来很大冲击,对于创业公司更是一个全方位大考,考验企业的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条件下进行市场应对和快速调整商业战略能力,相信在此次危与机之中优创公司会脱颖而出。

硬核技术 赋能共生

传统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次疫情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运用数字工具推动生产无人化、协同化、智能化的企业则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这也凸显了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这个篇章,与会公司发布了体现成都新经济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全能力”的产品:多层次的智能门店系统,安全稳定的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等,皆是体现。

新经济企业“战疫”榜发布

为表彰企业社会责任精神、鼓励新动能加速成长,新经济企业“战疫”榜也在会场上进行了发布。

该榜单由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与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成都市大数据协会、成都电子商务协会等24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基于疫情防控、疫情检测、疫情诊疗等四个维度,对在战“疫”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新经济企业进行筛选,最后选出50家成都新经济企业进入榜单。

本次发布会的召开,既展示了成都新经济企业在抗疫复工时期的阶段性成果,也表达了成都将场景营城理念加速落地的决心。据悉,成都从今起将每个月向社会发布100个全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经济产品,继续加大治理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创新,不断地为各类企业提供实惠性更强的应用场景,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新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