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本文的男主,本名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因童年時期飾演「哈利·波特」一角火遍全球;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同期出道的艾瑪·沃森如今擁有學霸、精英、A到爆、拒絕王子求婚等超級tag;


不幸的是,丹尼爾的顏值路線卻越走越窄;


如今提到他,要麼是“曾經的哈利·波特”;要麼是長殘的小正太。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對於不願止步不前的他來說,演員才是職業,角色只是成績;


89年出生的他,轉型、戲路突破、擺脫哈利波特,是最想做的事。


這時,丹尼爾身邊的一個前輩,給他做了榜樣。


雷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早在拿到影帝之前,小李也是出了名的美少年;


也是從小就拍片,且從不接爛片子,演啥都用力過猛;


用觀眾的話來說,雖然看著過癮,但他演啥都像他自己;


直到《荒野獵人》,小李子一頓自殘式操作後,終於拿下影帝。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被母熊強暴”“鑽進馬肚子”“亮出腸子給你看”


這如彈幕一樣飄過的玩笑話,網友當個樂呵;


卻深深地啟發了丹尼爾——


所謂不破不立,想新生?


必須把原來的自己打成碎渣、碾壓粉末、排列組合、一點點二次拼湊。


不就是自我作踐嘛?


小爺我也會!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於是我們看到,又一個美少年,走上了「重口」的不歸路。


2016年,重口喜劇《瑞士軍刀男》橫空出世;


雖然第一男主是保羅·達諾,但整部片的賣點,毫無疑問是丹尼爾。


因為...


他演了一具屍體...


這具屍體,從開場、到結尾,全程處於僵死狀態;


靛白的膚色、雜亂的毛髮、以及七竅流出的不明體液


著實把觀眾噁心了一番。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雖是死屍,卻有“瑞士軍刀”般的多功能;


軀體摺疊、擠眉弄眼、危險的時候替你擋子彈、安逸的時候陪你逗悶子;


流落荒島,還能放P當船劃,實乃家庭必備幫手。


片子口碑不錯,票房賣的也還好;


或許是電影裡鬆軟的泥土味道太清香,或許死屍的膚色跟哈利波特差別巨大;


丹尼爾一下被重口打通了任督二脈。


次年,在冒險片《叢林》中,繼續邋遢著裝、踏上油膩之旅。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所有你能想到的,關於亞馬遜叢林的光怪陸離、潮溼膩乎,都寫在了丹尼爾這張臉上了。


就在觀眾都在疑惑當年的翩翩少年獨愛重口的時候


他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打算,繼續接了一部黑科技血漿亂鬥《腰間持槍》


在這片裡,丹尼爾則飾演了一個荷爾蒙過剩、血漿橫飛的“作大死”少年。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故事設定在當年信息時代;


鍵盤俠邁爾斯打死也不會想到,前一晚被自己罵得狗血淋頭的網友,竟然順著網線找到了自己的住址;


捱了一頓暴打還不算;


醒來後,自己的雙手,竟然被電焊上了兩把手槍——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手機不離手的年代,可想而知這兩把槍意味著多大的不便;


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得小心翼翼;


一個不小心,搶走了火,自己小命就玩完。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邁爾斯這才意識到惹了惹不起的人;


對方通過暗網,黑進了自己的資料庫,並下達命令:


在一款殺人遊戲中殺掉制定玩兒家,就可以取下這兩把槍。


同樣的,對方為了遊戲勝利,也在捕殺邁爾斯。


接下來的故事,如貓鼠遊戲般歡快。


不得不說,丹尼爾把這個油膩的死肥宅演得很出色;


一個四體不勤大腦短路的廢柴,捲進一個分秒必爭你死我活的爭鬥中,這本身就足以讓人笑掉大牙。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槍、是暗網的人給自己焊上的;


人、是在現實生活中;


邁爾斯只能把槍藏在腰間的衣兜裡,這才成了“腰間槍神”


在大逃殺的過程中,邁爾斯領略了這座光線大城市藏汙納垢的能力。


鑽垃圾桶、吃剩熱狗,惡趣味各種往丹尼爾身上招呼——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隨著劇情推進,爆頭、撞車,各種血漿迸射;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整部電影看完,觀眾肉眼可見證,邁爾斯的衛衣從灰色,染成紅色。


這名屌絲最後一定會擺脫追殺、並端掉暗網;


但整個過程,卻是噁心地讓人慾罷不能。


時間邁入2020年,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倡導真善美、反對強權的影片《逃離比勒陀利亞》上映。


丹尼爾扮演的蒂姆·詹金,是兩名南非白人中的一員。


1978年,他因參加非洲人民大會,秘密反種族隔離行動,而被視為恐怖分子併入獄,並策劃越獄活動。


聽上去跟“重口”沒什麼關係


直到看見海報,粉絲虎軀一震,丹尼爾又要挨虐了——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1978年的南非監獄,可不像電視劇《越獄》裡那麼幹淨有序;電影裡的人事物,也沒有《肖申克》那樣被賦予標籤。


監獄看守就是法西斯的走狗,是壞人;


入獄的蒂姆就是種族鬥士,是好人。


兩種理念水火不容,男主少不了受罪。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牢房陰暗逼仄、整日見不得陽光;


犯人們像活著的機器一樣,每天重複著沒有生機的勞改;


希望,在這裡是最危險的;


隔著鐵柵欄,就能看著警衛手裡上膛的步槍。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影片前半部,雖沒有斷肢、血漿等鏡頭,但給觀眾的觀感,是壓抑死氣沉沉的。


監獄裡每個人每個毫不起眼的出格的動作,都讓人內心感到巨大壓力。


到中半段峰迴路轉,男主上演了一出“憑記憶力成功越獄”的刺激戲碼。


每當警衛經過,看似漫不經心的蒂姆,兩隻眼睛都在死死地盯著那掛在腰間的鑰匙;


然後通過記憶力,利用在勞改時的便利,手動做出了打開牢房的鑰匙。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影片中“測試鑰匙”一段尤為驚險。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被支架驅動的鑰匙,一下子脫離控制,掉到了地上;


身在牢房,手臂不夠長;


支架雖長,卻沒有抓手。


偏偏又傳來警衛查房的腳步聲。


九死一生的情況下,蒂姆一招“口香糖”大法,成功化解危機;


這段鏡頭給人的壓力,不僅在於危險度,也有那粉色口香糖帶來的粘稠感。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男主和他的小夥伴們,終於逃出昇天。


《逃離比勒陀利亞》雖然沒有火爆全網,但屬實算越獄電影的範本。


核心就在於不斷壓縮主人公的生存空間,製造緊張懸疑。


好的越獄片,永遠會把器具做減法做到極致,以此突出主角生存的逼仄和人格的龐大,片尾處開門後那道光,射進了每個觀眾的情緒中。


在「重口」路上一去不返的哈利波特

全球疫情下,不知道下次見到丹尼爾是什麼時候了;


也不知道,他會否把這種不修邊幅、邋遢粗糙的角色保持下去;


但喜歡他的朋友,能從這些年的作品中看到他為轉型做的努力,這比國內某些“吃老本,拍爛片”的童星,已經強過很多。


不破不立,敢豁得出,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祝願丹尼爾早日拿下A類電影節影帝。


鬧片荒的朋友,文中的幾部影片,也足夠填滿閒暇。



銳影Vanguard特約作者 | 碗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

註明來源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