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漢承秦制,漢朝繼承了什麼,又做出了哪些修改?

芬芳杜若


漢設立中朝和外朝,繼承了秦朝三公九卿的政治制度,但漢朝在繼承的同時也進行了創新。秦統一後,建立了一套以丞相為核心的中央官僚體制。西漢建立後,承襲秦制,雖略有所改,但在漢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體制,基本上沒有突破秦代模式。

1秦朝三公九卿制

建立:秦統一六國後,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鞏固統—,在確立皇權至高無上的基礎上,在中央設立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建立起了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太尉(負責管理軍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召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

九卿:衛尉(掌管皇宮保衛)、郎中令(掌管警衛事務)、太僕(掌管宮廷車馬)、廷尉(掌管司法訴訟)、典客(掌管外交事宜)、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宗正(掌管皇室內部事務)、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稅收和製造業)、治粟內史(掌管財政稅收)。

2漢朝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

漢朝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而在漢朝,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即必須做御史大夫後才能做丞相。


胡亂看一點東西


秦朝在中央設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實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嚴刑峻法,株連三族,沉重的賦稅徭役。秦朝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邦建立的西漢王朝也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同樣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在地方上實行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諸侯王有自己經濟,軍事,賦稅獨立的特權。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劉邦讓蕭何建立律法,韓信建立軍法,叔孫通建立禮法。廢除秦時的嚴苛峻法,廢除株連三族,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使兵員歸家,解放生產力,經過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四代君主的不斷努力,漢朝的經濟得以快速的恢復發展,為後來的擊敗匈奴打下了堅定的經濟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